尋找舌尖上的城市符號武漢特色美食
湖北的省會武漢,簡稱“漢”,亦被稱作“江城”,坐落于江漢平原,是華中地區(qū)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國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素有“九省通衢”的美稱。武漢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年~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而后經(jīng)商朝筑城,歷經(jīng)三國之爭。這里開埠早、歷史長,所以,這座城市的市民氣息與飲食文化相對而言也更為濃厚,流傳下來的美食特別多。
相傳在20世紀初期,漢口一靠賣涼粉和湯面為生的李姓食販,因擔心天熱沒賣完的面條會發(fā)餿變質(zhì),便全都煮熟瀝干,不小心碰翻了油壺,將麻油潑在了面條上。第二天只得將那些拌過油的面條稍燙,拌上調(diào)料,留給自己吃。沒想到這樣處理過的面條爽滑勁道,香味四溢,人們爭相購買。自此,就有了“熱干面”。
而今的武漢,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熱干面攤點。熱干面不僅是武漢人最愛的早點小吃,它還和山西的刀削面、兩廣的伊府面、四川的擔擔面、北方的炸醬面并稱為中國五大名面。
用料:
熱干面(圓堿面)200克,香油20克,芝麻醬45克,醬油5克,醋10克,蔥花5克,辣蘿卜丁10克,酸豆角10克,鹽2克,雞精2克,胡椒粉2克。
做法:
?把生的熱干面煮至八成熟,撈出瀝水拌上香油,吹干抖散,再入沸水鍋焯燙15秒左右后迅速撈出瀝干水分。?芝麻醬加水調(diào)稀,拌入醬油、醋、鹽、雞精、胡椒粉,做成醬料,拌入面條中。
?再撒上辣蘿卜丁、酸豆角和蔥花,拌勻即可。
古人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武漢水資源豐富,良好的淡水環(huán)境中魚鮮當然是上品。在種類繁多的各種淡水魚中,最具名氣的還屬武昌魚。
用料:
武昌魚1條(約500克),姜10克,蔥10克,鹽5克,料酒15克,蒸魚豉油30克,食用油15克,豬油15克。
做法:
?武昌魚洗凈,去鰓、去鱗、去內(nèi)臟,里外抹上鹽和料酒腌15分鐘。
?蔥、姜切絲后分成三份,一份放盤底,一份塞進魚肚子,一份放在魚身表面。
?將魚入開水鍋,蒸5分鐘左右,取出倒掉盤子中蒸出來的汁水,淋上蒸魚豉油,繼續(xù)蒸4分鐘關(guān)火,虛蒸2分鐘。
?熱鍋中放入食用油和豬油,燒到冒煙后均勻澆在蒸好的魚身上即可。
武漢水多土壤好,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孕育出的蓮藕品質(zhì)極佳。在武漢,藕圓子是極為著名的傳統(tǒng)特色小吃之一。這里的藕圓,采用新鮮的蓮藕制成,不添加任何其他的食材。用純凈的高品質(zhì)蓮藕做成的圓子,下鍋炸到金黃,成品外酥里軟,口感清甜。吃的時侯再依自個的喜好蘸上番茄醬或者辣椒醬,別有一番風味。有一說法,說是武漢人凡事都求個圓滿,所以,把丸子也稱作“圓子”,取“放眼四周,圓眼視事”之意。所以,武漢人所說的藕圓也等于藕丸。
用料:
蓮藕2節(jié),鹽5克,蔥3克,姜3克,雞粉5克。
做法:
?蓮藕洗凈去頭去皮,擦出較細的藕蓉。蔥、姜切末兒備用。
?擦好的藕蓉擠去汁水,加蔥末兒、姜末兒、鹽和雞粉拌勻,捏成乒乓球大小的藕圓子。
?熱鍋上油,油溫七成熱時,放入藕圓炸至表面金黃,撈出瀝油即可。
責任編輯/劉思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