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網絡失范現(xiàn)象的危害

      2014-03-07 06:06:15劉玲玲,李鵬
      今傳媒 2014年3期
      關鍵詞:語言規(guī)范

      劉玲玲,李鵬

      摘 要:網絡與新媒體是近些年來新興的工業(yè)文化,它以無形且強有力的形式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美好的世界,但由于“把關人”缺失、政策監(jiān)管不力和網民素質尚待提高等原因,導致網民價值扭曲、誠信缺失,遠離人際、情感淡化,信息泛濫、知識匱乏,語言規(guī)范也遭到破壞等失范現(xiàn)象,對社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惡劣影響。當然,網絡作為一個新生兒,必然會帶來很多成長中的問題,這些問題是短暫性、階段性的,我們大可不必把它當做洪水猛獸,避之遠之,可以通過如切實加強管理部門對網絡傳播的監(jiān)管、創(chuàng)新技術手段、重組傳播結構、增強網民的認知能力等措施,使網絡空間成為一個綠色園地。

      關鍵詞:網絡失范;價值扭曲;情感淡化;知識匱乏;語言規(guī)范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4)03-0043-02

      20世紀,進入了信息時代,信息成為了人類生活重要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離不開互聯(lián)網、微博、MSN、QQ等信息工具。據CNNIC報告指出,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達到5.91億,比2012年底增加了2656萬人[1]。網絡使世界變成了一個地球村,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可是網絡的出現(xiàn)也帶來了“黃毒”、“語言暴力”、“黑客”、“病毒”、“人肉搜索”等諸多失范問題,出現(xiàn)了“UFO驚現(xiàn)”、“教授潛女研究生”、“我爸是市長”等網絡失范行為和現(xiàn)象。

      李一在《網絡行為失范》將網絡行為失范界定為:網絡行為主體違背了一定的社會規(guī)范和所應遵循的行為準則要求,而在“虛擬的電子賽博空間”里出現(xiàn)行為偏差,以及因為不適當?shù)亟佑|和使用互聯(lián)網絡而導致行為偏差的情況[2]。網絡失范現(xiàn)象確確實實是存在于網絡社會生活中,帶來的危害也是巨大的,筆者從關注人的生存狀態(tài)角度來討論網絡失范對人(特別是網民)的影響,分別從價值觀、思想情感、語言規(guī)范、信息知識等方面來論述。

      一、價值扭曲,誠信缺失

      網絡中充斥著色情、暴力等,無意中打開一個網站,邊邊角角都會充斥著“色”與“情”,嚴重侵蝕著人們的心靈,容易使人們的價值觀扭曲,筆者這樣斷言,文字使動物變成了人,而網絡色情、暴力使人變成了動物,特別是對于價值形成期的青少年來說,危害更是不可估量。2009年5月17日,以“保障兒童網上安全”為主題的“世界電信與信息社會日”到來之際,中央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與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聯(lián)合發(fā)布了《青少年網絡傷害問題研究》報告顯示,48.28%的青少年接觸過黃色網站;43.39%的青少年收到過含有暴力、色情、恐嚇、教唆、引誘等內容的電子郵件或電子賀卡[3]。而由“色情”引發(fā)的犯罪案例還在少數(shù)么?“十四少年因色情殺八歲幼女事件”、“高中偉的事件”、“日本十歲兒童色情事件”等已經讓人痛心不已,不禁感慨祖國未來的花朵究竟怎么了。

      不僅是色情,還有網絡暴力。曾經在對青少年犯罪問卷調查中,有一個孩子說過這么一句話:“我要不打他,我接下來的日子肯定不好過。我只有狠狠的揍他,我才有2、3年的好日子”在這些犯罪的孩子當中,大多是受了網絡暴力、色情的影響,沉溺與角色,無法自拔,無意或有意的進行著犯罪。

      網絡中的假新聞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在人類社會中,人都有“模仿”的行為,所謂的“模仿”是指個體自覺不自覺的模仿他人的行為,互聯(lián)網作為傳播渠道,發(fā)布了大量的虛假新聞,這種新聞畢竟也是人為的編造,波及到人際中,就成了“謊言”,謊言泛濫,造成了人與人的不信任,這又成了信任危機,由最開始的“華南虎事件”到今年的深圳“最美女孩”,這些事件真相大白讓人唏噓后,留給人腦際的就是“說謊挺好,起碼可以出名,我不妨可以模仿一下也制造一起假新聞”。網絡黑客的出現(xiàn),也造成了這種“模仿”,網絡黑客最早的定義是“計算機狂人”,他們是正義的代名詞,可以懲治那些不可一世的人,受到人們的追捧,現(xiàn)在的網絡黑客不再是正義,反是破壞,他們隨意的進入你的秘密空間,隨意的進行拷貝,最后再搞點破壞,而這些也被人們進行“模仿”,不以為恥,而以為榮。當自己的秘密被別人揭露時,是否已經仇恨并且已經不再信任了呢?

      二、遠離人際,情感淡化

      網絡沉溺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何為網絡沉溺?中央黨校哲學部科技哲學與現(xiàn)代科技教研室副主任馮志鵬曾給它下過這么一個定義“在網絡行動者進入或沉浸到虛擬化的網絡空間過程中由于不能很好地實現(xiàn)其在現(xiàn)實社會和網絡社會這樣兩個很不相同的生活世界中的角色轉換和行為協(xié)調問題,從而造成的一種行為變異、心理錯位乃至生理失調的狀況”簡而言之就是泡于網上,無法自拔,那不僅要問,網上是什么有那么那大的吸引力,讓人們無法自拔呢,歸根揭底還是上文中的“色”、“情”、“虛擬暴力”,甚至是“網絡游戲”“QQ”、“微博”“微信”等這種正常的非失范的網絡工具也在讓人漸漸遠離群體,現(xiàn)代社會的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沒有存在感,于是大多數(shù)人選擇了在網上發(fā)泄,尋找感官刺激,短暫的歡快后,發(fā)現(xiàn)回到現(xiàn)實社會中還是依舊的孤獨,于是大把大把的時間在網上放縱自己,因而沒有時間與親人聊天,也沒有時間和朋友聯(lián)系,情感淡漠,甚至害怕與人交往,可以這么說,長時間的不說話已經讓他忘記了怎么啟動他的嘴唇,他遠離了現(xiàn)實世界,現(xiàn)實世界也將他拋棄。網絡游戲中的暴力同樣使人們丟失了很多真實的感情,在不停的“殺人世界”中已經讓他們變得血腥、暴躁,安徽合肥市發(fā)生了一起因沉迷網絡游戲而打死對手的事件,事后陳某面對民警的審問時,竟迷茫的說“為什么他沒有游戲中的BOSS那么經打?”他們已經分不清現(xiàn)實的殘酷與虛擬游戲。

      三、信息泛濫,知識匱乏

      互聯(lián)網讓我們由“受者”變成“傳者”之后,讓信息泛濫。但信息泛濫不等于讓信息劇增。相反,因為信息泛濫,泥沙俱下,使得網民無所適從,而且會導致網民知識越來越匱乏。網絡的自由,可以無限制的轉載、復制、粘貼,出現(xiàn)大量同質化的信息,很多新聞網站為了節(jié)約成本,減少風險,總是轉載別人的文章,落腳處也不無風度的標注轉自或來源網,這種情況使人們獲取的社會信息量反而降低,并且網頁大量的廣告布滿了各個角落,一方面分散了受眾吸收信息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會會掩蓋真正有用的信息。筆者認為網絡帶來的是碎片的知識,至少現(xiàn)在來看還缺少深刻和經典。人們通過網絡,只是能夠便利地獲得簡單、短小、易懂的知識,而對原著和經典卻往往淺嘗輒止,不知精華之奧妙和個中滋味,所以必然的導致了知識的匱乏,甚至是整體素養(yǎng)的下降,長此以往,國民乃至整個社會的智力水平就會受到危及。美國紐約大學教授尼爾波茲曼是從媒體的娛樂至死這一方面提到了同樣的問題,他認為現(xiàn)在媒體正以無形但有力的方式指導著這個世界,指引著你的思考,同時卻降低著整個社會的智力水平。雖然尼爾波茲曼教授所指的是電視媒體,但是21世紀的網絡中也不無此問題??梢赃@么說,網絡相對電視,只會有過之而不及。

      四、語言規(guī)范遭到了破壞

      你能想象有一天孩子們在背著“鵝鵝鵝”的時候突然冒出來“曲項用刀割,拔毛加瓢水,點火蓋上鍋”的情景么?這就是網絡失范的威力,現(xiàn)在的網絡用語已經滲入到現(xiàn)實生活中,當然不能全盤否定它,語言專家也告知大眾,這些網絡用語增加了語言的活力,不必過于惶恐,但是這種現(xiàn)象也確實波及到了傳統(tǒng)語言的規(guī)范,如有專家就對網絡用語對青少年漢語的運用進行了調查,調查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喜歡用網絡用語來代替?zhèn)鹘y(tǒng)語言,并將其稱之為“時尚”。2009年掀起了“器皿”熱潮,如用“杯具”代替“悲劇”,用“洗具”代替“喜劇”等,從而產生了同音字混亂,漢語詞匯新造和漢語語法改造等問題,例如,我們都知道“的、地、得”三個字的用法并不同,但是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不去考慮語言特定的語境,并用“滴”或“D”“&”來代替。筆者認為,我們的傳統(tǒng)語言是經過千年締造出來的精華,我們讓子孫后代只記住了“滴”、“嘎”而忘記了“的、地、得”。另外筆者也認為網絡上一些文化現(xiàn)象滲透著西方“娛樂”的價值觀和他們的精神文化,其實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在用網絡這一平臺來施加他們霸權主義,慢慢消解著我們傳統(tǒng)的和平中庸。這些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網絡中的垃圾信息也影響了我們國家在國際上的形象。據新華網報道,在英國某公司,已經阻止了我國新浪、網易、搜狐等主要郵件服務商,并且據相關機構調查,我國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后的第二大郵件垃圾國,而有人認為我國也是垃圾郵件的受害者,是美國的垃圾郵件發(fā)送者選擇我國作為中轉站,破壞我國的國際形象。不管事實如何,都應該值得我們思考。

      網絡作為一個新生兒,必然會帶來很多成長中的問題,這些問題是短暫性、階段性的,我們也大可不必把它當做洪水猛獸,避之遠之,通過適當?shù)拇胧┦强梢员苊獾?,如切實加強管理部門對網絡傳播的監(jiān)管力度;創(chuàng)新技術手段,重組傳播結構;增強網民的認知能力等。相信不久的未來,網絡空間必定會是一個綠色園地。互聯(lián)網被稱為20世紀一項偉大的發(fā)明,它是一場信息的革命,使我們的政治更民主、經濟更發(fā)展、文化更繁榮、人民生活更幸福。至于它帶來的價值、情感、知識、語言的問題雖不容忽視,但也不要過于恐慌,就像李一所言“人們固然要正視網絡行為失范的社會危害,努力尋求防范的策略。但更為關鍵的一點是,人們應當堅定對人類理性和人力文明的信心,畢竟,失范只是人類文明進步過程中的暫時性和階段性的偏差而已”[2]。

      參考文獻:

      [1] 網易科技報道.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互聯(lián)網報告:網民規(guī)模[J/OL].http://tech.163.com/13/0717/13/9407C2 DH00094NSI.html.

      [2] 李一.網絡行為失范[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3] 王慶環(huán).網游給青少年帶來的傷害最大[N].光明日報,2009-05-19.

      [4] 馮鵬志.伸延的世界——網絡化及其限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語言規(guī)范
      中學英語教學語言規(guī)范研究
      求知導刊(2017年20期)2017-10-11 23:21:24
      外國文學作品翻譯的語言規(guī)范化研究
      贏未來(2017年4期)2017-09-05 10:53:44
      論述文學語言的規(guī)范與變異
      中文信息(2016年12期)2017-05-27 10:42:47
      從商務日語函電課程教學談學生語言規(guī)范意識的養(yǎng)成
      網絡語言背景下醫(yī)學生語言規(guī)范化的策略
      高中語文課文《娜塔莎》的語言尚需規(guī)范
      中學體育與健康課堂規(guī)范探析
      社會語言學視角下的公益廣告語言研究
      人間(2016年24期)2016-11-23 18:26:50
      悖論燭照中的順應與規(guī)范
      出版廣角(2016年6期)2016-08-04 22:07:05
      媒體微信平臺新聞標題語言的特點及規(guī)范化探究
      新聞世界(2016年6期)2016-06-20 08:24:56
      池州市| 上杭县| 苍山县| 深水埗区| 永胜县| 嘉祥县| 新河县| 板桥市| 怀集县| 巴彦县| 民勤县| 汝州市| 和平区| 恩平市| 抚顺县| 宁明县| 平山县| 安阳市| 沁源县| 项城市| 城步| 磐石市| 凌云县| 富顺县| 镇宁| 阿尔山市| 郁南县| 萨嘎县| 延寿县| 四会市| 阜平县| 榆社县| 长乐市| 河南省| 卫辉市| 马边| 察哈| 昌江| 塔河县| 康保县| 平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