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當那些城市遭遇大客流困擾……
二戰(zhàn)后,受東京城市沿線放射軌道的不斷擴張及市民職住分離等因素影響,東京地鐵早晚高峰長距離出行需求激增。為適應交通需求的變化,東京地鐵采取“飛站”和“越行”方式開行快速列車服務,對緩解高峰擁堵效果明顯。在既有線路運輸能力達到極限的情況下,東京的開行快速列車服務模式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香港地鐵 魚涌站于1989 年8 月開通運營,該站為觀塘線的終點站,并與港島線換乘。受當時該站附近商業(yè)發(fā)展影響,導致魚涌站的客流量不斷增加。為此,香港地鐵進行了 魚涌站換乘通道舒緩工程,并于2001 年將觀塘線終點站由 魚涌站延伸到北角站形成連續(xù)兩站換乘,有效緩解了當時 魚涌站的集中擁堵情況。
紐約每天600趟列車運送乘客約450萬人次。為應對大客流,紐約地鐵在同一條線路上,會有三四條軌道??土鞲叻鍟r,行駛于中間軌道的快車原則上只停轉乘站和終點站,行駛于左右兩側的慢車則每站都停??土髯畲蟮募夥鍟r刻時,部分線路會采取隔站??康姆绞叫旭們闪小?/p>
新加坡地鐵早在2013年6月份,通過高峰前1小時實行免費政策引導市民錯峰出行,緩解高峰擁堵狀況。數據顯示,每天有約3萬人享受免費政策,高峰期8:00~9:00從市區(qū)車站出站的客流量較免費前較少9%。
巴黎地鐵、快速鐵路和郊區(qū)鐵路形成一個整體的軌道交通系統(tǒng)。巴黎地鐵平均日客流量為600萬人次。市內大部分地區(qū)的乘客徒步5分鐘均可到達最近的地鐵站,列車最小運行間隔95秒,部分地鐵站站口規(guī)劃了很大的小客車停車場。巴黎地鐵與巴黎快速鐵路網兩個軌道交通系統(tǒng)會無縫接駁,就像是一個地鐵系統(tǒng)一樣。此外,還有巴黎郊區(qū)鐵路共14條線路,平均日客流量也在300萬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