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紅
摘要:口語交際教學設計要盡力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實際,以學生的主體言語實際活動為重心,精妙創(chuàng)設情境,側重生生互動,讓學生在“說中學”“學中說”“說中創(chuàng)”,大膽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自我發(fā)展,讓學生初步學會“推薦或自我推薦”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交際意識,促進語言能力和交際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為學生今后的社會交往打好基礎。
關鍵詞:語文課堂;口語交際;設計;構想
中圖分類號:G623.2?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3-0101-02
《推薦或自我推薦》是蘇教版小學四年級第二學期“練習1”中的口語訓練課,從課題的內容可以看出,這是屬于“介紹”別人或自己類型的口語交際內容,就教材本身而言,它潛在的互動性因素不多,這就需要教師去細心研磨,深入挖掘,靈活設計,創(chuàng)設活潑、有趣、生動、形象的生活場境,靈活、機動的交際情境,以促進學生的交際互動,分層遞進,逐步提高,從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能力以及年齡特征上來看,四年級的學生大多數是在十歲左右,他們平時缺乏“推薦或自我推薦”的生活經驗與此類形式的知識積累,很難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把推薦的理由表達清晰、明白,更別說相互之間的“對話”和“商議”之類的要求了,這就需要教師的現場指導和語言提示與引導。
一、教學目標設計
1.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互動情境,讓學生在口語交際實踐中領悟體會學習推薦的方法和技能。
2.通過表演、練說、討論、角色體驗、及時評價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傾聽別人說話,靈活與別人應對等交際能力。提高學生敢于表達、善于表達和展示自我的意識和能力。
二、重難點的確定
1.讓學生在多向互動的情境中,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的氛圍中,學習推薦方法,發(fā)展語言能力,拓展語言表達空間,是本課時的學習重點。
2.在學生說話,交際過程中出現的用詞不當,詞不達意,表述不清,邏輯混亂等方面時,教師應做針對性地點撥指導,適時糾正,使語言交際課能上出“語言味道”,同時也能讓學生暢所欲言,言而由衷,這就是本課時教學的難點。
三、教學方法與目的
1.談話鋪設,引入情境。設問:“我們的班級班委的組成有哪些職位?”讓學生了解班委組成人員通常有班長、副班長,學習、勞動、紀律、文體、衛(wèi)生、生活、宣傳委員等職位。再問:“這些職務分別有哪些責任與義務?”讓學生認識每個職務的主要工作職責,為后面的學習提供先前的準備。如此設計的目的:基于“推薦或自我推薦”這一話題對四年級學生來說有相對難度的考慮,為了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采用隨便聊天的導入方式,從貼近學生在班級中實際生活的感受入題,創(chuàng)設一種隨和、愉悅、不拘形式的寬松氛圍,讓學生無拘無束,以愉快的心境在不知不覺中融入課堂教學的情境之中。
2.試試推薦同學,時時進行點撥。(1)思考與交流。啟發(fā):如果你想推薦我們的班委,你準備推薦誰?是什么職務?并說明你推薦的理由。要求:先個人獨立思考,再與同學一起交流一下?;谝陨狭鞒?,師生共同總結推薦的方法:要表達有序,先說推薦誰,推薦他擔任什么職位,為什么要推薦他(她);表述要有“理”,可分幾個方面說清推薦理由,讓人聽得明白,也可舉生活、學習中的事例,讓事實說話,使推薦的理由更具說服力;表達要有“情”。推薦時,富有感情,適當加以動作、表情、語氣以增強語言的感染力,結束時還加上自己的心愿或祈盼,更具誘惑力。(2)模仿推薦,引導評價。在學會了推薦的一般方法后,要引導學生圍繞推薦的理由是否充分,語言表達是否清晰有序,表情是否自然大方、得體等方面進行評價,對出現的不足或不到位的地方加以修正,點撥和指導。同時,也忘不了鼓勵學生根據大膽進行個性化的表達和有創(chuàng)新性的推薦,讓學生能從中領悟,體會和學會多樣化的推薦方法,切實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表達能力。這也是本課所要達到的最高目標。如此設計的目的:“推薦與自我推薦”,迥異于社會上一般的人際交往,要想推薦成功,需要一定的交際技巧和語言表達能力,這對今后學生去工作崗位應聘有一些聯(lián)系,所以教師應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著重指導,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掌握推薦的基本方法,為自主推薦,成功推薦鋪路搭橋。
四、分層遞進,逐步提高
1.現場想模擬,展開多元互動。在學生心中醞釀自己推薦對象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一個模擬競選班委的場景,來個現場考核和述職,要求學生對被推薦的學生有什么要求盡可能大膽提出來,看誰提出的問題最精彩,最有價值,看誰回答得既精又妙,教師著重在如何“應對”方面進行隨機點撥與引導。
2.拓寬交流思路,推進深層次的交流與互動。教師應該預測到:在學生的交流互動中,學生的思路可能比較單一,或者只是提一些比較膚淺的問題,讓人有隔靴搔癢的感覺。此時,教師應拓開學生的思路,引導他們從各種角度去提一些有含金量的問題,引導深層次的互動,進一步提高口語交際中的“應對”能力。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采取模擬班委競選,(上學期初已真實競選過,學生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同學提問、競選人答問的方法,讓全班學生在更高層面上,展開新一輪的口語交際,在步步深入的問答中,訓練學生捕捉信息、準確發(fā)問和隨機應變與應對的能力。
五、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方法,進行課外拓展梳理
1.整理總結:回憶本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說說怎樣才能獲得推薦或自我推薦的成功。
2.拓展延伸:回家后把本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說給父母或其他家人聽。向同學推薦某一部電視劇或一本書或其他,并說明你推薦的理由。此設計的目的:葉圣陶老師曾說過“教就是為了達到不再教”。我的理解是:教學的本質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漁”者,捕魚的方法也??谡Z交際教學亦如此,學生一旦學會了“漁”,何愁今后沒有“魚”吃呢?
六、反思自己的教學構想
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狈此甲约旱倪@一教學設想,目的是力求學生真正掌握口語交際的方法和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口語交際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讓學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所裨益,成功與不足有待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檢驗之后再加以修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