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2014-03-18 22:23:07梁錦香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4年4期
      關鍵詞:提出問題任務驅動解決問題

      梁錦香

      摘要:學生的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構建重組而獲得。信息技術課是一門集知識和技能于一體、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既要學好理論知識,又要掌握實際操作技能,還要求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思想。

      關鍵詞:任務驅動;設計任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2-0084

      一、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實施“任務驅動”的重要性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中提出“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庇嬎銠C軟、硬件的發(fā)展速度十分迅猛,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學生現在學到的一些具體的知識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就會過時,這就要求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注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強調學生要在真實情境的驅動下,在探究式完成任務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自主協(xié)作的環(huán)境中,在討論和會話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活動。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經過思考和教師的點撥,自己解決問題。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還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習慣,學會如何去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實施“任務驅動”教學的過程

      1. 結合學生特點,精心設計任務

      在設計“任務”時,必須考慮到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容易讓學生調動原有的智力背景來建構新的知識體系。其認知目標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個層次的學習水平。了解主要指學生能夠記住或復現已學過的知識和操作方法;理解指學生對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及操作方法,能用自己的語言或動作進行表述、判斷和直接運用;掌握指學生能用所學過的知識和操作方法去解決新情況下的簡單問題。操作目標一般可以采用初步學會、學會、熟練三個層次的學習水平。初步學會指學生能進行基本的上機操作;學會指學生能進行連續(xù)的、差錯較少的上機操作;比較熟練指學生能進行效率較高的、習慣性的、有錯誤能立即自我糾正的操作。

      在一個班的學生中,總會有對計算機操作熟練程度不同的學生,我們就應該針對學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布置不同的任務。首先把教材中的每一個單元設計為一個大任務,再將大任務分為若干小任務,每一節(jié)課又由一個或幾個小任務組成。好的學習任務,應該適應不同的學生,并能引發(fā)學生思考,促進學生發(fā)展。從教學內容上來看,教師要做到精心設計好每一個“任務”。因為“任務驅動”教學法是要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掌握知識,“任務”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任務”的設計至關重要。

      例如:在七年級第一冊《信息技術》上冊的第二章《文字處理》時,筆者就發(fā)現有的學生在小學時就已經學過一些相關知識了,而有的學生沒有接觸過這些應用軟件。這一章共五小節(jié),如果按部就班地從第一節(jié)開始這樣順序學習,就會造成一些學生上課時不想聽,上機時無事可干。因此,在設計“任務”時,就要針對不同的學生來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設計出不同的“子任務”,精心組織教學內容,使學生能順利地完成“任務”。具體辦法是:對于一些對計算機操作不熟練的同學,布置的“任務”相對容易些,給他們一段文字素材,讓他們先學會用Word做簡單文字編輯,通過完成這個任務,學生就掌握了文字的字號、字樣、顏色等文字排版。對于那些學過一些基本知識的學生,筆者布置的“任務”難度就稍微大一些,讓他們在文字中處插入自己喜歡的圖片,再進行圖文并茂的排版。通過這樣不同小組有不同任務的活動,使得“兩頭”能吃飽,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致和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每個同學都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2. 引導學生分析任務,提出問題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總是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僅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問題,從新的角度去看舊問題,卻需要創(chuàng)造性想象力,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痹O計的每一個任務中都包含著新、舊知識,學生接受任務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會遇到哪些不能解決的問題。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也是他們想要知道的知識點,此時布置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探索新知識,這就調動了學生主動求知的欲望。

      在課堂上,筆者會引導學生分小組去分析任務,通過討論每小組派代表發(fā)言提出問題。例如在七年級第三章《表格數據處理》第三節(jié)用電子表格自動計算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把月考成績發(fā)送同學后,首先給出任務:(1)在表頭插入“總分”、“最高分”、“最低分”、“名次”等欄目;(2)要求同學們自己探索如何利用公式計算。接著讓學生討論、分析任務,提出完成任務需要做哪些事情。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有一些是以前已學過的,如電子表格的文字錄入及編輯表格等,這些問題學生自己就會給出解決方案;另一些問題是如何輸入公式?如何通過公式計算?

      任務布置下去,同學們很快就把成績的“總分”、每個科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通過函數計算得出了結果。完成這些任務之后,同學們最感興趣的就是自己的“名次”,當同學們提出這個問題時,正是這個任務的難點。

      3. 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同學們發(fā)現問題后,就著手開始如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了,使用RANK函數自動得出“名次”。第一個同學的“名次”很快就計算機出來,同學們迫不及待地運用“填充柄”復制公式的辦法來求其他同學的名次。但當同學們操作結束后,發(fā)現排名的結果是錯誤的。這時,筆者引導同學思考:(1)公式中引用的“排名區(qū)域”是否要變化?(2)“填充柄”在復制公式過程中的特點是什么?各小組圍繞筆者提出的問題紛紛開始討論。最后小組得出的結論,問題所在就是復制的公式中引用“單元格區(qū)域”自動改變,導致函數引用的單元格區(qū)域出錯,所以排名的結果不正確?!澳蔷筒荒苡谩畛浔?,一個一個函數來輸入就行了?!币晃煌瑢W提出解決方案一。接著另一位同學提出方案二:“在‘單元格區(qū)域行號前加上一個‘$符號?!痹谕队吧险故就瑢W提供的兩個方案,讓各個小組自由選擇方案來進行操作。選擇方案二的小組很快就完成了任務,請已經完成的小組把結果展示出來。同時,筆者及時講解“$”等號是表示把所引用的行或列“固定”下來,稱為“絕對引用”。讓同學們嘗試不同的辦法來解決問題,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深刻體會到采取哪種方法解決問題會更快捷。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動手操作的積極性,并且在動手的過程中及時強化了所學的知識,完成任務時又獲得一種成就感。

      4. 學習效果評價,展示學習成果

      一節(jié)課接近結束時,要留5分鐘左右的時間,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作一番梳理,通常筆者會采取提問學生的方式。例如: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操作后能對剛才嘗到的知識有一個較為清晰、全面的認識。學生自學效果的評價以個人任務的完成情況為基礎,在小組內和小組間充分展開,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意識和自主創(chuàng)新、合作探索的精神,引導學生沿著樂學、會學、善學的道路健康全面地發(fā)展。及時將一些完成得出色的學生作業(yè)通過多媒體系統(tǒng)展示給全班學生欣賞,把同學們的作品收集在一起,放在他們課室的多媒體平臺,利用課余時間在班級播放,或者是在開家長會的時候,展示給家長欣賞。這樣使獲得成功的學生倍感驕傲,同時也讓家長對信息技術學科引起重視,激勵同學們更有熱情地學習信息技術知識。

      “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信息技術學科的層次性和實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層深入的學習途徑,便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信息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農村中學信息技術課堂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huán),從而培養(yǎng)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qū)白藤湖中學 519115)

      猜你喜歡
      提出問題任務驅動解決問題
      聯(lián)系實際 解決問題
      助農解決問題增收致富
      在解決問題中理解整式
      化難為易 解決問題
      課堂五環(huán)節(jié)中如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化學教學(2016年11期)2017-01-05 08:25:14
      中考中筆試考查“提出問題”能力的探索實踐
      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提出問題技能訓練初探
      探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在電子技術課程中的應用
      職業(yè)(2016年10期)2016-10-20 22:18:22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網絡應用服務管理》教學中的應用
      青浦区| 谷城县| 金塔县| 十堰市| 沙坪坝区| 揭东县| 会东县| 大新县| 子洲县| 江达县| 原阳县| 南投市| 湖南省| 白玉县| 达州市| 贺兰县| 将乐县| 兴业县| 云林县| 滕州市| 安平县| 阳城县| 盐边县| 武汉市| 收藏| 冷水江市| 略阳县| 苍南县| 南江县| 青阳县| 德格县| 石楼县| 革吉县| 任丘市| 和平区| 准格尔旗| 太谷县| 南宫市| 灌南县| 郑州市| 汉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