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青,姜銀松,姜善紅,孫永躍
(1.濱州醫(yī)學院煙臺附屬醫(yī)院急診科,山東煙臺 764199;2.石河子大學醫(yī)學院,新疆石河子 832002)
間斷口服安乃近致血液系統(tǒng)改變一例
王占青1,姜銀松2,姜善紅1,孫永躍1
(1.濱州醫(yī)學院煙臺附屬醫(yī)院急診科,山東煙臺 764199;2.石河子大學醫(yī)學院,新疆石河子 832002)
安乃近;粒細胞缺乏癥;白細胞減少癥;巨幼細胞貧血
安乃近具有口服吸收完全、起效快、解熱作用顯著、鎮(zhèn)痛作用強等特點,適用于高熱時的緊急退熱,大量臨床報道顯示短期大量使用安乃近可引起泌尿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與造血系統(tǒng)等損害,但關于長期間斷口服安乃近導致血液系統(tǒng)改變的資料尚不多見,筆者就間斷口服安乃近引發(fā)血液系統(tǒng)改變一例報道如下,供臨床安全用藥參考。
患者男性,78歲,2013年6月3日因“心慌15 d、黑褐色樣便10 d”入院?;颊?5 d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心慌,無胸痛、胸悶。10 d前患者發(fā)現(xiàn)稀薄黑褐色樣稀便,1~3 d一次,總量約50 ml,無發(fā)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在當?shù)蒯t(yī)院給予對癥處理,無明顯改善,為進步明確診治于2013年6月3日上午到我院就診,查體:體溫(T)37.2℃,心率(P)110次/min,呼吸(R)15次/min,血壓(BP)112/87 mmHg(1 mmHg= 0.133 kPa)。神志清,精神差,貧血貌,瞼結膜及口唇略蒼白,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雙側扁桃體無腫大,頸軟,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明顯啰音,心音有力,律齊,各瓣膜聽診區(qū)未及雜音,腹軟,肝脾肋下未及,腸鳴音正常,雙側巴氏征陰性。門診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速、心肌缺血,遂以“心慌原因待查、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入院?;颊?011年在當?shù)蒯t(yī)院診斷為胃十二指腸球部息肉,既往無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無肝炎、肺結核等傳染病,無外傷、藥物過敏史。入院后給予抑酸、胃腸道保護、加強營養(yǎng)、完善血尿便檢查等處理。入院后第二天血常規(guī):白細胞2.1×109/L,中性細胞比率48.6,中性粒細胞1.0×109/L,紅細胞1.94×1012/L,血紅蛋白82 g/L,紅細胞壓積22.8 fl,紅細胞平均體積117.0 fl,平均血紅蛋白量42.0 pg,紅細胞分布寬度17.4,血小板123×109/L;大便潛血陽性。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等未見明顯異常。胃鏡顯示胃黏膜散在糜爛、出血,胃十二指腸球部息肉未見異常改變?;颊哐R?guī)提示白細胞減少癥、粒細胞減少癥、嚴重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請血液科會診,追問病史時患者自述近10年來每逢感冒口服安乃近片,每次2片(具體劑量不詳),效果好,由此考慮胃黏膜出血、粒細胞減少癥、貧血與長期間斷服用安乃近有關,遂囑患者停用安乃近,并給予云南白藥治療消化道出血、補充葉酸、維生素B12糾正貧血等治療。入院后一周,心慌明顯減輕,大便潛血陰性。復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3.1×109/L,中性細胞比率52.1,中性粒細胞1.5×109/L,紅細胞(RBC)2.2×1012/L,血紅蛋白87 g/L,紅細胞壓積21.2 fl,紅細胞平均體積107.0,平均血紅蛋白量34.0 pg,紅細胞分布寬度16.2,血小板156×109/L。一個月后門診復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4.2×109/L,中性細胞比率54.2,中性粒細胞1.8×109/L,RBC 3.5×1012/L,血紅蛋白93 g/L,紅細胞平均壓積18.3 fl,紅細胞平均體積96.0,平均血紅蛋白量25.2 pg,紅細胞分布寬度14.2,血小板116×109/L。
臨床上常見安乃近引起急性粒細胞減少癥、貧血、過敏反應甚至死亡的報道[1-2],但少見間斷長期服用安乃近引發(fā)血液系統(tǒng)改變的報道,本案例可以明確患者的粒細胞減少癥、貧血、胃黏膜出血由長期間斷口服安乃近所致,診斷依據(jù)如下:(1)患者有感冒間斷口服安乃近的服藥史,且無服用其他類似解熱鎮(zhèn)痛藥的情況,但每次服用的量不大,沒有發(fā)現(xiàn)急性血液系統(tǒng)改變,當服藥過程中安乃近逐漸加重了對胃黏膜、血液系統(tǒng)的損傷作用,最終出現(xiàn)了粒細胞減少癥、巨幼細胞貧血、胃黏膜出血等并發(fā)癥;(2)患者停用安乃近后粒細胞、白細胞、紅細胞逐漸回升,胃黏膜出血得到較好的修復,消化道出血停止,貧血糾正后紅細胞載氧功能逐漸改善,心肌養(yǎng)供明顯增加,心慌緩解;(3)大量臨床資料顯示,安乃近可以通過抑制骨髓造血、引發(fā)胃潰瘍或出血等機制導致粒細胞減少癥、貧血甚至嚴重感染[3-5],在整個病史中未發(fā)現(xiàn)其他引發(fā)患者血液系統(tǒng)改變的原因,長期口服安乃近是其血液改變的客觀因素。安乃近是氨基比林與亞硫酸鈉相結合的化合物,其解熱和鎮(zhèn)痛作用快而強,還有較強的抗風濕作用,在我國一些地區(qū)使用仍較普遍,由于其能引發(fā)嚴重的不良反應,在發(fā)達國家已限制使用,該案例提示我們安乃近不僅可以引發(fā)急性的粒細胞減少癥、過敏等反應,長期間斷服用同樣能夠引發(fā)嚴重的血液系統(tǒng)改變,甚至影響機體重要臟器功能,因此在臨床上要謹慎使用安乃近,減少安乃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林志強,尹桃.安乃近注射液致粒細胞缺乏1例[J].中國藥物警戒,2010,7(10):630.
[2]陳斌,齊雪嬌.安乃近致全血細胞減少并一過性血尿1例[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3):753.
[3]雷光遠,雷招寶.安乃近致死亡26例分析[J].醫(yī)藥導報,2011,31 (11):1517-1521.
[4]Abu-Kishk I,Goldman M,Mordish Y,et al.Transient renal insufficiency following dipyrone overdose[J].Arch Dis Child, 2010,95(3):233-234.
[5]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1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200.
R55
D
1003—6350(2014)05—0766—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05.0299
2013-09-09)
姜善紅。E-mail:jys12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