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敏
腹部外傷致病變腎破裂損傷鑒定1例
DamageIdentificationofPathologicalChangesKidneybyAbdominalTraumainOneCase
徐志敏
腹部外傷;病變腎;損傷鑒定
法醫(yī)鑒定中確定腎破裂并不難,但是當損傷與疾病并存時,傷后原有腎疾患病情惡化,要判斷損傷者應承擔多大責任,是法醫(yī)鑒定中的難點之一,它還涉及到刑事責任的裁定、民事賠償、人身保險等[1]。現報道外傷致病變腎破裂1例如下。
張某,男,53歲。2014年4月16日被人用腳跺傷腹部,傷后即在某醫(yī)院治療。主訴2 h前被人打傷腹部及背部,感上腹部疼痛,疼痛呈持續(xù)性,伴陣發(fā)性加劇,惡心、無嘔吐。受傷1月前曾發(fā)現“右腎囊腫”。查體:T 36.2°C,P 96次/min,R 21次/min,BP 140/85 mmHg,神志清,仰臥位,觸診腹肌緊張,全腹壓痛,反跳痛陽性,尤以右側腹為劇,叩診呈鼓音,無移動性濁音,腸鳴音減弱,腹腔穿刺陰性。右腎區(qū)叩擊痛陽性,導尿后引出淡紅色血性液體及凝血塊。CT示:右腎結石,腎積水伴腎破裂;左腎結石。2014年4月17日行剖腹探查及右腎摘除術。剖腹檢查見腹腔內積血較多,右側腹膜后巨大血腫,小腸系膜根部挫傷、淤血,術中腹膜后血腫逐漸增大,切開右側腎筋膜,見腎臟明顯增大,腎皮質明顯變薄,下極前內側有一約5 cm破裂口,局部及腎內有約400 mL血凝塊,腎內可觸及大小不一多發(fā)結石,清除血腫,行切除右腎術。
病理檢查結果:右側腎臟呈囊狀,大小約13 cm×11 cm×7 cm,在腎臟下極有一長約5 cm破裂口,切開見腎門區(qū)組織呈暗紅色,腎盂擴張,腎皮質變薄呈囊袋狀,囊內含血性液體和多枚大小不等的不規(guī)則結石。顯微鏡下檢驗見腎皮質萎縮,腎小球纖維化,部分腎小管內可見蛋白管型,腎組織內小動脈管壁增厚,管腔狹窄,間質內纖維組織增生,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腎組織內出血。病理診斷:右腎結石,腎盂積水,腎臟破裂并組織內出血。
腎臟位于腰部脊柱兩側后腹膜間隙內,周圍有較厚的脂肪墊,有一定的活動度,外有脊柱、肋骨、腹內臟器及肌肉的保護,一般情況下不易受傷,但是在腎臟原有疾病基礎上,如腎積水、腎結石、腎囊腫等,即使受較小的外力,也易導致嚴重的腎損傷[2]。
在該案例中,分析認為張某腎臟破裂與以下因素有關:①雙腎結石,右腎囊腫,并且受傷前已存在右腎形態(tài)失常,體積明顯增大,腎皮質明顯變薄,呈囊袋狀;鏡下見腎實質萎縮變薄,腎小球纖維化,腎組織內小動脈管壁增厚,管腔狹窄,其傷前存在腎結石、右腎囊腫,右腎盂擴張情況下由于腎皮質明顯變薄、存在腎囊腫、腎結石,易發(fā)生破裂。②腎臟損傷往往合并有其他損傷,如后腹膜、腸系膜的損傷等,手術記錄證實小腸系膜根部挫傷、淤血。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本例腎破裂。
由于本例損傷的發(fā)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法醫(yī)鑒定中應確證外傷與腎破裂的因果關系及外傷的參與度,不能只憑腎破裂而鑒定為重傷二級。綜合分析認為張某損傷程度參照《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4.3.2及5.7.2之規(guī)定構不成重傷二級,應評定為輕傷一級較為適宜。
[1]原勁楊,閆鵬,劉蘇來,等.自發(fā)性腎破裂的診治分析[J].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46(2):47-48.
[2]張浩浩.腎外傷40例臨床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4):32-33.
2014-07-03
義馬市人民檢察院,河南義馬 472300
徐志敏(1966-),男,河南洛陽人,主檢法醫(yī)師,從事法醫(yī)臨床檢驗鑒定工作。
DF795.4
B
1672-688X(2014)03-02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