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成為議論的焦點,說明我們在思考課堂教學如何更有效、高效、吸引兒童。當下教育類刊物都刊載有談?wù)摗皩搿奔挤ǖ奈恼拢惺占懊麕煂爰\”以饗讀者的書籍,從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不管是普通教師還是名師,其“導入”教學都在沿著“刪繁就簡”之路演變:借助姓名諧音談話、播放相關(guān)視頻、繞著老遠的彎子后看似不經(jīng)意地扯到正題、互相認識、小規(guī)模互動等熱鬧型導入正在逐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師生平等談話、板書課題、檢查預(yù)習、接力誦讀、直接入課這些樸素且?guī)в絮r明語用色彩的“笨拙”手法。
筆者以為,教師的課堂導入功夫可分為三個層次:最低層面的,可稱為“器”,這是看得見的技法,有套路可循,照搬即可,但往往容易僵化;第二個層面的,可稱為“度”,就是心中依存的章法制度,章法不亂,方式可以多變,這是漸入佳境的表現(xiàn);第三個層面的,可稱為“道”,即“大道無痕”的本然,是一種以不變應(yīng)萬變的靈動,筆者將其理解為亙古恒常但樸實有效的談話法。
舉個筆者親見的趣例:一位青年教師參加賽課活動,主辦方特別安排課前三分鐘為師生見面,讓師生相互熟悉。這原本是善意,然而這“臺上的三分鐘”卻讓該教師無比糾結(jié)。他設(shè)計了數(shù)套方案,力求了無痕跡地導入新課,但總覺得不妥。顯然,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下的功夫甚至可等同于備好40分鐘的課。更有意思的是,課上最終呈現(xiàn)的導入依舊是師生之間平等、輕松、自然的談話,課堂效果很好,自然而真實。
我們不妨從文字訓詁的角度探討課堂導入的本義。《說文》中的“導”,形聲,從寸,道聲。繁體更接近本義(如右圖)。其下的“寸”與手的意思相近,而“道”即路也,合起來就是“以手牽引、引導,指明道路”之意。課堂導入,目的就是開宗明義為教學指明方向,牽引兒童,一起進入學習之妙境,這也就是課堂導入的本義。而作為通過語言表達實踐以提升言語表達能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指明方向最為本原的方法正是談話,其本身就是交際、表達、言語實踐,就是語文,就是課程。語文教師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何必舍近求遠呢?
談話法是最古老的教學方法。無論是孔子教授三千弟子時的循循善誘,還是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對話個別青年的“產(chǎn)婆術(shù)”,亦或是僧侶們的講經(jīng)與辯經(jīng),以及左岸藝術(shù)家們的下午茶,即便是童言兒戲中的爭論與辯斗,無不是在頻繁密集、你來我往的對話中,在思想的相互碰撞與交融中,讓談話的雙方都有收益。將其運用于課堂教學,更易于集中兒童的注意力,激勵并指引兒童積極地思考、表達,在有限的教學時空提高教學效果。通過與兒童平等對話,交流已有的經(jīng)驗,回顧過往的知識,提出新的問題,往往可以鞏固舊知、探索新知、獲得進步。下面是筆者設(shè)計的五個不同類型的談話導入課例。
例1: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課文《夸父追日》,談話內(nèi)容為“認識神話”。
師:請大家看看這些詞,讀一讀?!净脽舫鍪荆汗补ぷ蔡?女媧補天 精衛(wèi)填海 大禹治水 后羿射日 夸父追日】
生:讀詞。
師:這些詞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動人的神話故事。【板書:神話】它們都來自一部古書《山海經(jīng)》,這是一本集中收錄中國古典神話故事的書。其中有一個短小的“夸父追日”的故事,經(jīng)過改寫,成了我們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課文。希望通過本次學習,大家能喜歡上充滿神奇色彩的神話故事。
解析:導入的談話從詞到故事,由學生相對熟悉的簡單詞匯切入,意在讓學生輕松、自在,同時又能粗淺、模糊地感受到神話故事的存在,對新知的學習隨即展開。
例2: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課文《玩具柜臺前的孩子》,談話內(nèi)容為“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
師:這篇課文中有不少需要大家認識的生字,小朋友們都能認識它們了么?字不離詞,請大家念出這些字詞寶寶的名字吧。【幻燈出示:看玩具汽車、售貨、買藥、阿姨、媽媽、小兵、搶著、拉著、閃著、媽媽的手、光芒】
生:認讀字詞。
師:真好,大家認得又快又好。請大家看,我把它們按照不同的類分成四列,大家還認識它們么?請一列一列地讀?!净脽舫鍪尽?/p>
生:認讀字詞。
師:請大家默讀課文,然后借助這張詞語表,你能說一句和課文中的人物有關(guān)的話么?說的時候,選用詞語的順序可以變化,也可以從課文中選用這個表中沒有的詞,還可以自己添加其他的詞語,讓句子變得通順。老師說一句給大家示范:售貨員阿姨拉著媽媽的手說話。
生1:買藥的媽媽眼睛里閃著光芒。
生2:看玩具的小兵拉著媽媽的手。
生3:售貨員阿姨的眼睛里也閃著淚光。
生4:小兵看著玩具,眼睛里閃著光芒。
生5:買藥的媽媽拉著小兵的手說話。
生6:小兵搶著和售貨員說話。
解析:通過談話,教師檢查了學生課前預(yù)習情況,了解了部分學情。同時,此部分的認讀生字詞、連字成詞與默讀后連詞成句形成關(guān)聯(lián),共同為學生感知課文內(nèi)容服務(wù)。
例3: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課文《普羅米修斯》,談話內(nèi)容為“講述奧運圣火傳說”。
師:大家都知道奧運會的圣火傳遞吧。1936年,奧林匹克歷史上首次舉行了激動人心的圣火傳遞儀式?;鹁娲┰搅讼ED、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匈牙利、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德國7個國家,全程3 050公里,共有3 000多人參加。聲勢浩大的火炬?zhèn)鬟f活動獲得極大的成功,不僅喚起了世人對奧林匹克的熱情,傳播了奧林匹克的精神,也為后來的奧運會樹立了典范。這是多么神圣?。∧敲矗銈冎缞W運圣火的起源么?
生:不知道。
師:圣火起源于古希臘神話《普羅米修斯盜火》。在希臘神話故事中,天神宙斯統(tǒng)領(lǐng)一切,它是眾神之王,此外還有太陽神阿波羅、海神波塞東、冥王神哈得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等,每個神都有許多動人的故事。那么,古希臘神話跟圣火有什么聯(lián)系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根據(jù)神話故事改編的課文《普羅米修斯》。
解析:講述與新課關(guān)聯(lián)的信息——奧運圣火故事,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讓課堂的外延一開始就顯得廣泛。
例4: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課文《自然之道》,談話內(nèi)容為“解讀課題”。
師:【板書課題:自然之道】請大家讀讀課題,這個題目有點文言的味道,“之”就是“的”的意思。什么是“自然之道”呢?請說說你的理解。
生:自然之道就是大自然中蘊含的道理。
師:好。這個“道”除了可以理解為“道理”,還可以怎么理解?
生1:我覺得是大自然的秘密。
師:有意思,大自然的秘密,好像看不見,摸不著,但卻真實存在著。
生2:我覺得是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發(fā),我是讀了課文后感覺到這個意思的。
生3:是大自然要我們明白的道理或者是要我們遵守的規(guī)則,不遵守就要受到懲罰。
師:說得都不錯。這個單元是“大自然的啟示”,開篇第一課《自然之道》很有代表性,我們一起來學習。
解析:談話通過引導學生解讀課題,開門見山地導入課文學習,在解讀課題的同時也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主題。
例5: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課文《冬陽 童年 駱駝隊》,談話內(nèi)容為“回憶童年”:
師:【播放背景音樂:《童年》】請大家回憶,小時候最讓你難忘的是什么?
生:捉螃蟹;捉知了;褲襠開叉;吃冰糖葫蘆;口香糖黏住了頭發(fā)……
師:每當大家回憶童年時,腦海中一定能夠浮現(xiàn)一幅幅美好的畫面,一個個和童年相關(guān)的詞語就會躍然出現(xiàn)。本課作者——臺灣作家林海音回憶童年時,腦海里就出現(xiàn)了三個關(guān)鍵詞,請大家一起讀讀課題。【解讀課題關(guān)鍵詞,板書:冬陽 童年 駱駝隊】
解析:回憶童年能激起兒童表達的欲望,啟動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為學習文本中作者類似的經(jīng)歷服務(wù)。
縱觀以上案例不難發(fā)現(xiàn),優(yōu)質(zhì)且有針對性的談話幾乎能涵蓋時興的課堂導入方法,因此它又是最為年輕時尚的方法。談話的內(nèi)容可以是講述一個故事(故事導入),可以是描述一個情境(情境導入),或提出若干學習目標(目標導入)、拋出一個懸念(設(shè)疑導入)、吟誦一段詩詞(文化導入)、回顧一段過往(復(fù)習導入)……無疑,這樣的談話看似按部就班,實則隨學情變化,教師既需準備好導課說辭,也要應(yīng)對來自學生的信息反饋。談話導入,對教師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文化積淀都是相當大的考驗與檢測,因而也是教師通往教學妙境的修行之途。
追求教學藝術(shù)本無可厚非,而若一味追求花哨,刻意雕琢,難免會脫離學情而無功。既然語文課堂是語言實踐的主要陣地,是話語表達的訓練場,不如就讓簡單、真實的對話交流成為課堂教學的最美樂章吧。
(人物小檔案:何捷,福建省語文學會小學專委會秘書長,福建省作協(xié)成員,全國新作文聯(lián)盟盟主,專項研究小學作文教學二十年,為福建地區(qū)“游戲作文”“百字作文”創(chuàng)始人和倡導者;“第八屆全國閱讀教學觀摩賽”與“第三屆全國作文教學擂臺賽”特等獎獲得者;先后撰寫文章一千余篇發(fā)表于《人民教育》等各級各類刊物,已出版《作文真經(jīng)》等個人專著、專輯十余部。其教育專題博客——“何捷的教學世界”為基礎(chǔ)教育陣營關(guān)注的焦點。)(責編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