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廣秀
摘 要:漢語拼音是識字、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是學習漢語的基礎(chǔ)。但漢語拼音字母是抽象的符號,再加上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學習時容易感到困難,不易識記。因此,如何使枯燥的拼音符號在學生頭腦中變得具體,讓學生易學、愛學、樂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guān)鍵詞:拼音學習;教學方法;學以致用
就“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這個問題,我將近些年的教學工作作一總結(jié)。
一、教學方法應適合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6~9歲兒童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只能保持20分鐘左右,注意力不能持久。這就需要教師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上課要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巧妙地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上。記得剛擔任一年級語文工作時,我認為學習拼音是比較簡單的,學生都可以學得很好。剛開始學習漢語拼音a、o、e時,每個學生都興致勃勃,興奮地跟著老師熟讀這三個拼音朋友。但是好景不長,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問題:學生在每節(jié)拼音課上,剛開始還能大聲地跟著老師讀拼音,可是讀了兩三遍后,他們似乎感覺累了,聲音越來越小。遇到這種情況,我及時請教學校里經(jīng)驗豐富的范老師。范老師說,一年級的小學生抽象思維還沒有完全發(fā)展,不能光靠“讀”這種教學方法達成“記”的目標,可以通過編順口溜這種簡單有趣的方法來促進學生的興趣,從而使他們更好地記住要學習的拼音。在范老師的指導下,我開始編些順口溜給學生,如:烏鴉做窩u、u、u,一棵水草k、k、k。
編順口溜這種方法是漢語拼音教學里用得最普遍的方法,但我覺得用這種方法時,要注意兩點:第一,雖然它基本上適用于每一個拼音字母,但對于大部分字母來說不是最有效識記的方法。所以,在教學里,我不會教每個字母時都引導學生用這種方法識記。第二,編順口溜時,要引導他們編得簡短、易記,不要太累贅,畢竟他們是小孩子,即使是自己親自編的,但如果時間長了,他們自己也會忘記。
二、教學方法盡可能形式多樣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6~9歲兒童注意力不能持久,教師應巧妙地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上。在45分鐘的課堂上,我通常用一至兩種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我也設(shè)有中堂休息時間。根據(jù)我所教學生的特點,我常用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1.編順口溜
2.“摘蘋果”游戲
把音節(jié)寫在蘋果形狀的卡片上,反貼在早已畫好的“大樹”上,學生隨意取下蘋果,能讀準音節(jié)就把蘋果送給他。
3.“聽音取卡片”游戲
老師把學過的字母或音節(jié)貼在黑板上,聽老師或者同學發(fā)言,把聽到的音從黑板上取下相應的卡片,并帶同學讀。當小老師是兒童夢寐以求的事情,所以,他們的熱情總是特別高。
4.“動起來”游戲
《西方兒童成功教育精彩方案》一書中說:“手是外部的腦髓。人們的一舉一動,雖然沒有語言,但勝于語言?!薄皠悠饋怼庇螒蚓褪歉鶕?jù)字母的形狀,同桌兩人合作,用肢體語言,也可借助學習用品,竭盡所能,擺出字母的樣子。這樣既能讓學生放松身心,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合作能力。這樣,學生能在愉快的學習氣氛中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教無定法,增強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只需教師和學生一起用心去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
三、讓學生當課堂的主角
教師是指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應當讓學生扮演課堂的主角。也許你會擔心一年級的學生太小了,他們怎么能當課堂的主角呢?他們會把課堂教學弄得一團糟吧?各位同行,先讓我來分享自己教學工作中的一件事。
星期二上午第一節(jié),按照教學計劃我要講授的新課是第42頁的韻母表,這節(jié)課是復習課,因為這些韻母都在前面出現(xiàn)過了。我原計劃是自己先教讀三四遍,然后再讓學習成績好的幾個學生領(lǐng)讀。我先是讓小個子班長張×領(lǐng)讀。張×讀得聲音響亮、準確,同學們學習的興趣也很高。隨后我點名李×、賴××領(lǐng)讀。這幾個小老師都表現(xiàn)得十分優(yōu)秀。期間我發(fā)現(xiàn)班里的何××舉起了他的小手。“有事嗎?”我問。“老師,我也想領(lǐng)讀?!编?,不錯的想法。于是我讓何××領(lǐng)讀了一遍。何××領(lǐng)讀完后,我笑著問:“還有誰想做小老師呀?我們班有幾個小老師了?!苯?jīng)我這樣一說,有許多學生都興高采烈地舉起了小手。出乎我的意料,平時不認真聽課的黃××也能舉手,當了一次合格的小老師。
還是那句話“教師是指導者”,這根指揮棒指揮好了,那么課堂舞臺上的主角也會表演得很好的,不會出現(xiàn)一團糟的情況。
四、學以致用,突出教學的激勵性
“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教師應該像蘇霍姆林斯基要求的那樣,應該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及時捕捉到孩子的亮點,搜索到孩子進步,并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教師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的漢語拼音,提高他們學習拼音的興趣。例如,在教學音節(jié)的四聲時,可以用音節(jié)說詞、說句;也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家具、電器貼上標簽,和家人比賽拼讀;鼓勵學生用拼音寫自己的名字,并且念給大家聽。
我經(jīng)常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也能進行拼音訓練。如:每次的作業(yè),我都會用拼音寫在黑板上,然后給他們少量時間認真讀清楚要做什么作業(yè);用拼音寫出每天的值日
生;當看到誰的作業(yè)有進步時,我也會在他的作業(yè)上用拼音寫上一句表揚或鼓勵的話。久而久之,學生不僅越來越喜歡學習拼音,也鞏固了他們的拼音知識。
總之,漢語拼音教學最重要的是需要我們老師去開發(fā)一種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能使學生活潑快樂地學習和運用,能夠讓孩子們體會到成功的樂趣,能把學習拼音當成一種快樂、一種
享受。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