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曉強
摘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困生的存在成為制約課堂效率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本文通過對學困生成因進行分析,提出了有效轉化學困生的措施。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困生;成因;轉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8-0008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有這樣一群學生,他們智力水平正常,成績卻總低于同年級學生,他們覺得自己沒有學習數學的天賦,逐漸失去了學習數學的信心。我們通常把這部分學生稱為“數學學困生”。數學學困生的存在嚴重制約著數學課堂效率的提高,阻礙著數學學科教學的發(fā)展。如何有效地轉化高中數學學困生,是擺在每一個高中數學教師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探索學困生的轉化問題,必須分析學困生的成因,才能找出相應的轉化措施。本文將從高中數學教師的視角出發(fā),結合筆者多年的一線教學實踐經驗,通過對高中數學學困生成因的分析,提出有效轉化學困生的措施,以達到幫助學生學好高中數學的目的。
一、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要想成功轉化學困生,首先必須要了解其形成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通過觀察,筆者發(fā)現學困生的成因有很多,但主要可以歸納為兩方面:
1. 主觀原因
(1)欠缺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會發(fā)現有這樣一群學生,他們聰明靈活,頭腦反應快,但在數學學習方面,他們卻顯得并不得心應手。他們總是覺得數學難學,認為數學課堂枯燥乏味,上課時常走神,作業(yè)馬虎應付,甚至抄襲了事,解題過程雜亂,毫無邏輯性;做作業(yè)純粹是為了應付教師,課后更是缺乏刻苦鉆研的精神,因此學習成績差強人意,我們把這部分學生稱為“高能學困生”。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這部分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缺乏競爭意識和戰(zhàn)勝自我的堅韌意志和決心。
(2)數學學習方法不當。高中數學課堂上,還存在著另一個群體的學生,他們懂事,刻苦,上課專心致志,課后認真鉆研,在數學學習上肯花功夫和精力,但卻總感覺怎么學也學不好,自己的辛苦努力換來的還是一次次考試的不及格,慢慢地,他們覺得自己天生不是學數學的料,失去了學習的信心。這部分學生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學習方法不當。他們沒有意識到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存在巨大差異,雖然升入了高中,他們卻依然固守初中的那套學習方法,死記硬背公式,生搬硬套解題步驟,缺乏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失去學習數學的能力,久而久之成績便一落千丈。
2. 客觀原因
(1)學科原因:數學學科具有抽象性與系統性強的特點,尤其是高中數學,數學語言抽象、邏輯性強,知識內容的整體數量巨增。如果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高中數學的特點,很可能會產生“畏懼心理”,總覺得高中數學難學。殊不知,與初中數學相比,高中數學有更強的系統性,新舊知識的學習往往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如果舊知識掌握不牢,勢必影響新知識的學習。如果學生對已學知識掌握得不牢,在學習新知識時,就形成了連續(xù)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造成新舊知識的斷鏈,一旦知識鏈斷裂,就會影響后續(xù)學習,從而導致成績大幅度下滑。此外,由于高中數學教學往往過多地追求廣度和深度,往往三年的課程要在兩年內學完,使那些學習習慣、技能、方法、基礎知識等方面存在缺陷、綜合能力較差的學生很難適應,最終導致高中數學學困生越來越多。
(2)教師原因:當前,由于升學壓力的不斷增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受到“應試教育”的困擾,升學考試競爭激烈,知識本位、智力第一的教育思想支配著數學教學,教學觀念陳舊,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法指導,導致學生學習困難。有些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水平較差,教學過程中經常引起學生的質疑和不滿,使他們逐漸失去了對教師的信任;有些教師職業(yè)態(tài)度不端正,經常歧視學困生,甚至謾罵諷刺學生,致使學生討厭教師,從而厭惡數學課;還有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本不注重知識的銜接,人為地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他們課后缺乏與學生的溝通,對學生缺少關注,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轉化數學學困生的措施
找到了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就可以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對癥下藥,從而實現對學困生的有效轉化。
1. 如果是學生主觀方面的原因,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針對“高能學困生”,教師要想方設法轉變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促使他們把精力轉移到學習上來,具體可采?。海?)和學生多溝通。在平時的工作中,教師應與學生多交流,了解他們內心深處真實的想法,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和幫助,使他們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使其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2)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靈活運用成功機制,積極為學困生創(chuàng)造學習成功的機會,使他們在數學學習中能夠經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樹立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使他們真正融入到數學課堂中來。(3)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注。教師在上課提問時,適時地為學困生多提供一些解答問題的機會,對他們的進步和勇敢要給予鼓勵。當他們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時,應采取暗示性語言,促使其把精力集中到學習上來,切勿在課堂上出現有任何傷害他們自尊的言語。
對于學習方法不當而造成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教給他們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學困生在數學學習上的困難主要體現在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相對孤立,方法理解較膚淺,缺少對數學知識的歸納與整合。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使學生明確:①要說明一個數學結論是否正確,無論驗證多少個特殊的例子,也無法保證其正確性。②要確定一個數學結論的正確性,必須進行一步一步、有根有據的推理。通過學生的總結,使學生對證明的必要性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數學杜絕隨意性,數學是嚴密的科學。因此,教師應指導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感到數學并不可怕,數學很有用,自己也能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問題,今天的教是為了明天的不教,讓學生從不會到學會,最后到會學。
2. 如果是學科方面的原因,教師在平時的實際教學中要注意
(1)根據不同的課型創(chuàng)設不同的導入。只有創(chuàng)設合理的問題導入,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
(2)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探究,在思考和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和掌握數學知識。
(3)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試驗、歸納、猜想和驗證獲取知識。
(4)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提高他們靈活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3. 如果是教師方面的原因,則要求教師做到
(1)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孕育著巨大的教育“親和力”。教師必須與學生相互溝通交流,與學生建立真摯的感情,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這樣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使學困生產生親近、信賴教師的效果,利用教師的熱情激發(fā)學困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動機,使之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加強對學困生的情感教育。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fā)現很多學困生會由于數學成績不理想而產生自卑的心理,害怕學習數學,上數學課,甚至逐漸演變?yōu)閷祵W教師產生抵觸心理,從而影響到正常的數學學習。面對這一情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對他們多關心、多鼓勵,關注他們的微小進步,指出他們的成功之處,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產生向上的力量。
(3)加強自身專業(yè)修養(yǎng),提高業(yè)務水平。俗話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多聽課,多參加理論學習,取別人“所長”補自己“所短”,把別人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中,讓高中數學課堂變得生動、輕松起來,從而減輕學困生學習數學的壓力。
總之,學困生的轉化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是關系到青少年能否成才的大事。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要耐心細致地做好學困生的轉化,要從每一個學困生的實際出發(fā),采取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因勢利導,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幫助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公道中學 22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