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玉榮
[摘 要]通過對影響大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因素的的調查分析,提出了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要促進教學理念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要促進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要促進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要著力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探索高校英語教學綜合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新模式。
[關鍵詞]普通高校;大學英語;應用能力;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9 — 0145 — 02
隨著我國高校教育體制的快速發(fā)展,高等教育已經(jīng)進入了大眾化階段,英語語言已經(jīng)成為當今社會的一種語言工具,這使高校英語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如何提高教學科研水平,已成為當前英語教學改革的緊迫任務。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尤其是高等院校的英語學習,將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指導下,培養(yǎng)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科技人才。還應該建立一支基礎文化型和課題研究型的師資隊伍,在“教”與“學”上都要有所創(chuàng)新,才能在不斷的自我發(fā)展與提高過程中,有效地傳授和攝取知識,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以適應我國社會、經(jīng)濟等各個方面與世界的融合與發(fā)展。齊齊哈爾大學公共英語教學在近幾年進行了大膽的創(chuàng)新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大學生對大學英語學習的正確認識,培養(yǎng)了大批具有優(yōu)良外語基礎的復合型應用人才。為了進一步深化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根據(jù)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我校大學英語教學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方面開展了改革與創(chuàng)新。
1影響大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因素分析
影響大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因素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大學英語學習中的內部因素是指感情因素和學習策略,他們對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將產生直接的影響,焦慮的感情因素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妨礙自主性學習的關鍵。鼓勵學生選擇有利于自身的英語學習策略,不受環(huán)境和其它因素的制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英語,基本采用能夠直接反應其偏好的學習策略。大學英語學習中的外部因素是指學校教育和家庭、社會因素等,學校教育包括教師、教材、教學方式和教育技術等多方面;家庭是社會個體化的縮影,在民主平等,信任尊重,鼓勵子女積極向上,自立自強的家庭中,其子女自主學習的能力更強,對英語學習的影響更大。
1.1缺乏學習方法
大多數(shù)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存在著不會學習、不會主動學習,不知道該學什么。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對英語單詞、短語及修辭方法感到枯燥乏味。大多數(shù)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只是做一些模擬題、閱讀英文報紙、聽英語磁帶。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活學活用的策略,停留在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學習氛圍當中,造成英語水平提高的緩慢或停滯在原地踏步的局面。
1.2缺乏學習計劃
針對我校2012級公共外語學習的學生,進行了隨機抽樣問卷調查,根據(jù)調查顯示有37.6%的學生能夠計劃自己的英語學習,制定相應的英語學習計劃和學習措施。有22%的學生有英語閱讀計劃,有39.2%的學生有聽力計劃,有英語寫作計劃的只有5.6%。在計劃的落實實施中,只有18%的學生能夠按計劃落實實施,而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學習英語的計劃制定是完成教師、家長得要求,或者是頭腦一熱的結果,他們對英語學習沒有產生興趣,甚至部分學生厭倦或懼怕英語的學習,造成了學習英語的計劃只是空頭口號、一紙空文而已。
1.3缺乏自主性學習
影響英語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缺乏對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的態(tài)度、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學生的個體性格特征和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是英語學習的關鍵。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1、能夠處在完全自學的狀態(tài)中;2、制定相應的自我學習計劃;3、具有一種不受任何環(huán)境抑制的能力;4、有承擔學習的責任和挑戰(zhàn)自身極限的勇氣;5、具有決定學習目標的權利。只有學生掌握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學生的學習目標才能明確,才能適應當代英語學習的自主學習能力、運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1.4英語聽力、口語的懼怕
根據(jù)調查顯示有52%的學生在英語課堂上聽不懂老師在講些什么,而導致對英語學習的焦慮。在實際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普遍存在羞于開口說的現(xiàn)象,因為聽不懂,所以不敢開口說英語,害怕發(fā)音不準確,不敢張口害怕當眾出丑,怕說錯了引起同學的笑話,這樣就造成了啞巴英語。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對英語聽力和口語的懼怕,使學生找不到學習英語的感覺,很難激發(fā)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從而失去了對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1.5學習效率低
課前能主動進行英語預習的學生占23%,在課堂上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占24%,經(jīng)常注意力不集中的、開小差的占63%之多,課后能自覺復習的學生占32%。這足以說明學生們仍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表現(xiàn)出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缺乏。在自我評價方面,雖然有47%的學生能對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檢查,但大部分站在對所學知識的檢查,很少檢查自己對學習方法的可行性、學習效率的實現(xiàn)程度。這樣,很難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里提高英語的綜合能力,更不能成為英語語言的使用者,學習效率的偏低直接降低了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這也是影響大學生英語學習的一個主要因素。
2 英語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2.1教學理念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英語教師要轉變觀念,與學生角色互換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主要是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師在課堂上有計劃地傳授英語知識。學生在課堂英語學習中,不管能否理解,只能被動地接受,學習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導致多數(shù)學生連簡單的單詞讀寫和句子成分的認識都一塌糊涂,英語水平提高的緩慢或停滯在原地踏步的局面,逐漸形成了厭煩英語學習。因此,教師應改變觀念,改變角色,改變教學方法、方法和內容,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進行正確引導,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解決。在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氣氛中,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教師起到輔助、引導等作用。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教師及時給學生幫助,向學生提供學習資源,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求知欲望引導到主動學習的軌道上。
2.2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充分利用資源組織開展綜合性的學習
在英語學習中,教師提供豐富的語言資源,使學生達到學習的目標是非常重要的。在當今的信息時代,可以多采用能將聲音和影像合二為一,語言和情景相結合的多媒體教學,使英語學習更具體化和實踐化。利用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融視、聽、說為一體,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英語教學,可以有效地把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充分地調動起來,使語言學習與語言應用相結合,將教學的知識化、抽象化及語言描述等轉變?yōu)橹苯拥木唧w化、形象化、實踐化及語言交流,將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是英語學習成為一種精神享受。即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詞匯的靈活性和辨別能力,挖掘潛能,又能活躍課堂氣氛和調節(jié)學習情緒,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網(wǎng)絡進行英語學習活動,可以使學生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地參與網(wǎng)上的互動學習,通過討論、練習和瀏覽相關資源的一系列學習活動,以激發(f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傊?,要想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應采取多種方法和途徑,通過不斷地總結學習,最終達到自主性地學習成效。
2.3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挖掘非智力因素,向全外語教學方式轉變
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會直接影響其學習效果。在英語教學中要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對學習的負面影響,英語教學的關鍵是幫助學生突破“怕笑話,要面子”等心理障礙,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課堂學習氛圍達到學生學習英語的最佳語言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采用各種方式方法激發(fā)大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力和學習熱情。語言是人們在社會中進行交流的工具,要想全面深入地理解語言,就得在外語課堂教學中,盡量向全外語教學方式轉變,在講解過程中盡量多地使用英語表達,形成全外語的學習環(huán)境。英語語言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外界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外語的教學質量。
3 多元化評價體系的創(chuàng)新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對教學效果的檢驗。教學評價結果直接影響著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要改變傳統(tǒng)的以終結性評估為主的做法。大學英語的教學評價,應以評價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主,杜絕以學生所獲得的讀寫譯考試成績來代替或平衡聽說成績這一做法。應該采取靈活多樣的考試形式,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既要考核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又要測試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多元化評價體系,可以引導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實際應用能力,科學又方便地為形成性評價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措施,把學生的注意力從應試中,轉移到語言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方面上來。
4 豐富中西文化知識,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堅持語言與文化并重的原則,深刻地理解其中蘊育的歷史文化背景??梢酝ㄟ^英語電影教學來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英語電影作為大眾傳媒載體,透過故事情節(jié)有效地介紹了英美文化,通過電影畫面直觀地提供了學習語詞知識和傳統(tǒng)文化知識,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同時看到國外的地理條件和社會習俗,客觀地展示了民族個性、人文思想、精神氣質和人物特點,并把其國家的價值觀、感情世界及思維方式的最直觀、最生動的綜合反應。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增加異域文化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增強了跨文化交流得能力,了解異域國家的風土人情和人文精神。豐富的電影體裁提供的語言形式及社會文化語境,為培養(yǎng)學生全面掌握和靈活運用英語,提高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進而提高語言的模仿和口語的表達能力,以及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等。
5 結束語
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是一項復雜而又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要有計劃的推進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在改革中要擺脫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束縛,應該首先從語言教學環(huán)境入手,積極營造全英語的教學環(huán)境,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發(fā)揮每名教師的優(yōu)勢。積極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轉變英語教學思想,更新英語教學觀念。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實現(xiàn)英語教學整體優(yōu)化。
〔參 考 文 獻〕
〔1〕武力宏.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探析〔J〕.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探析,2010,(06).
〔2〕馬志紅.我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模式探索研究〔J〕.大眾文藝,教育理論.
〔3〕黎明星.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型外語人才培養(yǎng)〔J〕. 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2007,(11).
〔4〕王林海.燕山大學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實踐與研究〔J〕. 教學研究,2007,(05).
〔5〕胡壯麟.大學英語教學的個性化 協(xié)作化 模塊化和超文本化——談教學要求的基本理念.〔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05).
〔6〕劉延秀,孔憲輝.計算機輔助自主學習+課堂的模式探索與學習者研究〔J〕.外語界,2008,(01).
〔責任編輯:侯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