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柏成
摘 要:作為一種在全球范圍內擴大經營規(guī)模和提升競爭力的方式,跨國并購已成為企業(yè)進軍國際市場的一種重要手段。但多數跨國并購因種種問題均得不到善終。本文從Hofstede的文化維度理論入手,試圖探討中國企業(yè)跨國并購中可能遇到的中美文化差異問題。
關鍵詞:文化維度;跨國并購;文化差異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使得許多外國企業(yè)尤其是美國企業(yè)的資產價格巨幅下降,讓中國企業(y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國并購的機遇。然而許多跨國并購均遇到了重重阻礙,其中的一大障礙即為文化差異。因此,本文將基于Hofstede文化維度理論淺析中國企業(yè)跨國并購中的中美文化差異。
一、Hofstede文化維度概述
Hofstede提出有四個主要的維度可以區(qū)分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它們分別是:權力距離、不確定性規(guī)避、個體主義與集體主義、男性化與女性化。后又與Bond一起創(chuàng)造了另一個維度,即長期取向。Hofstede用這五個維度來描述文化差異,據此企業(yè)文化差異具體可以歸結為下表:
■
二、中國企業(yè)跨國并購中的中美文化維度差異
企業(yè)在跨國并購中必然會有兩種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這就無疑會面臨文化差異。下文將從Hofstede的五個文化維度探討中國企業(yè)跨國并購中的中美文化差異。
1.權力距離。權力距離是指某一社會中地位低的人對于權力在社會或組織中的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Hofstede,1997)。它的分值從0到100,前者表示權利距離小的文化,后者則表示權力距離大的文化。在此維度上,美國排名第38位,其分值為40,較為適中。然而,中國受儒家思想等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對于權力較為尊重,是一個權力距離值相對較高的國家。對權力距離的不同觀點的文化勢必會導致不同的企業(yè)管理方式,如在決策制定方面,中國的最終決策都是由上層領導定奪,然而美國企業(yè)的中下層管理人員也能根據情況制定即時決策。
2.不確定性規(guī)避。Hofstede將不確定性規(guī)避定義為一個社會的成員對不確定的事件和非常規(guī)的環(huán)境感到受威脅的程度。有著較強的不確定性規(guī)避傾向的企業(yè)通常不愿意承擔風險,他們總是給員工制定書面的章程,不愿意接受創(chuàng)新或變革。在這個維度上,中國比美國有更強的不確定性規(guī)避傾向。如中國人們傾向于保守的儲蓄,而美國人則傾向于冒險投資。在中國,人們更喜歡體系化的做事流程,制定詳細的規(guī)章制度;而美國的不確定性規(guī)避排名第43位,說明美國對于不確定性和風險不會感到很大的不適應,他們認為很多事情在沒有章程約束下也可以得到解決。
3.個體主義與集體主義。這個維度描述的是個人與其所屬集體的關系。在個體主義文化中,人們更傾向與重視個人權利、成就和責任。個體間的競爭會得到鼓勵并被視為是積極健康的。個人在決策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能夠自由地表達個人的觀點和想法。相比之下,在更看重集體主義的文化中,群體利益凌駕于個人利益之上,并且成員都努力地融入到群體當中,幾乎沒有沖突或緊張局面。根據Hofstede的研究,美國是最具個體主義文化的,排名第一位,而中國有著更濃厚的“家”的概念和集體主義文化。
4.剛性與柔性。這個維度描述的是社會中性別角色的明確劃分。男性傾向的社會被希望是果斷、堅強并重物質成就,而女性傾向的社會則被希望是謙遜、溫柔并看重生活品味和質量(Hofstede,1997,82)。根據Hofstede的研究,中國比美國更具有男性化社會的傾向。這表明中美文化看待男性與女性的態(tài)度有差異,從而導致并購企業(yè)的管理沖突。
5.長期取向。長期取向這個維度指的是人們對其工作和生活有著短期還是長期的打算。在長期取向值高的文化中,人們對待工作有著極強的原則,就是希望今天的努力能帶來長期的回報,因此人們更看重努力工作;長期取向值低的文化則不強調長期、遠期概念,因此在這樣的文化中,變化隨時且可能驟然發(fā)生。在中國,人們較為看重長期取向,做生意的時候人們更看重與對方的“關系”;而在美國,人們幾乎不太注意所謂的“關系”。
三、小結
通過以上分析可看出,中國與美國乃至其他國家在這五個文化維度方面的差異都會使中國企業(yè)在其跨國并購中面臨文化差異,進而產生文化沖突。本文試圖通過Hofstede的文化維度理論找到企業(yè)跨國并購中中美文化差異的表現,引起企業(yè)的重視,從而使跨國并購的進程更加順利。當然,該文分析僅為限于理論層面的淺顯分析,今后研究還可更加深入探討文化沖突的具體案例和相應的應對策略。
參考文獻:
[1]Geert Hofstede.Culture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 [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7.
[2]拉里·薩莫瓦爾,理查德·波特.跨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范玲芝.中國企業(yè)跨國并購的文化沖突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