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騰
多媒體教學直觀、生動、形象,圖形、文字、聲音有機結合,使學生易于接受、樂于接受,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打破了“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精講”、“多練”成為現實。
以往要上好美術欣賞課要經歷一個較繁瑣的準備過程,美術教材中的文字說明很少,插圖限于印刷的原因無法逼真呈現,就需要準備大量的幻燈片資料,而在講課時還是以口頭講解為主,所以即使是做了充分的準備,還是很難上好這類課,學生對這些乏味的欣賞課往往持著一種不歡迎的態(tài)度,低年級的學生對這些枯燥的文字說明更加不感興趣。而如果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卻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 利用投影激發(fā)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迸d趣是誘發(fā)學生學習動機、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學習興趣往往是他們學習的直接動因。讓美術課一開始就吸引住學生的眼球,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這是我所關注的。
美術課不同于別的科目就在于需要學生多動腦多動手,在做做、畫畫、捏捏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各種能力。我利用實物投影進行示范,效果比直接演示好,特別是對于低中年級學生剪貼畫的展示較多。我用了實物投影儀,每一次示范過程都能讓學生清晰看清作業(yè)要求和形式。我還利用投影讓學生上臺演示,并集中展示優(yōu)秀的作品,以便達到激勵學生的目的。
● 利用音樂提高欣賞水平
音樂是美術課常用的多媒體輔助工具,繪畫通過眼、手配合,再加以音樂的節(jié)奏和旋律,作用于學生的聽覺,能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陶冶他們情操,我針對不同課題、不同年齡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樂曲進行播放。
例如,在低年級手工課放些兒歌,讓學生在輕快愉快的音樂中尋找更好的答案。又如,梵高的《星空》描繪了在令人炫目的星空中,星星卷起巨大的彩色漩渦,樹木如燃燒的火焰,一切帶著令人不安的激動,再配上格什溫的《藍色狂想曲》,那熱情、充滿活力且富有動感的音樂,給學生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由此可見,背景音樂的合理選擇,可以在無形中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
● 利用課件調動學習積極性
記得有次上《我喜歡的卡通形象》一課,我用多媒體精心制作了課件,當把卡通圖片、卡通片、卡通物品等一系列卡通形象展示在學生面前時,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特別是播放卡通片時,學生的熱情非常高。因此,教師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把各種設計變化過程用多媒體分步驟展現播放,學生的設計思路也拓寬了許多。
● 利用課件加深學生對圖片的理解
圖片展示是美術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手段。教師在利用課件展示圖片時,首先要注意所選用的圖片,畫面要清晰、層次要分明、色彩感要強。有可能的話,最好編制成可以局部放大,便于細節(jié)部分的分析。其次,繪畫步驟圖把整個繪畫過程高度概括為幾個關鍵性的畫面展示,要注意結構上的先簡后繁的條理性和色彩上的先淡后濃的層次性,畫面要清晰。這種既有步驟又有進程的展示,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繪畫的方法。
例如,在低年級《圖形的重復》一課中,學生可以首先設計一個簡單的圖案,按設定的骨骼排列方式,運用方向、大小、顏色的變化,進行動畫設置,便能很方便地完成重復構成圖案,這樣學生在視覺上就有了直觀的感知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多媒體在優(yōu)化美術課堂教學中所發(fā)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它為教師和學生開拓了一片嶄新的學習天地。作為教師,應不斷地學習和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深入鉆研教學大綱,吃透教材,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并提高教育質量,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寓人,最終讓美術課變得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