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京
摘要: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當今人類生存的基本能力,因此在新課標中強調(diào)“改變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學習”,提倡教師要在學科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就成為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務必要完成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政治;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自主學習是相對于被動學習而言的,它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式,是一種高品質(zhì)的學習。由于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傳授,學生受授,導致教學低效,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因此,自主學習在當前教育形勢下顯得非常重要,那么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自主地學、主動地學是當前政治教學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經(jīng)過多年的政治教學實踐,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總結(jié)出一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采用情境渲染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一直以來政治課教學在學生的心目當中都有一種看法,認為政治課是枯燥無味的而被動學習,就在這種情況下,我采用情境渲染法,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比如在講述初二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愛在屋檐下”第一節(jié)“我知我家”一文時,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幾張本人結(jié)婚時的照片,接著播放三口之家在東莞虎門旅游的一些照片,稍作停頓又播放出幾張春節(jié)期間拍照的三世同堂全家福照片,讓學生先在視覺上感受到家的含義、家的特點、家庭關系確立的情形及家庭結(jié)構類型的認識,通過老師引導得出家庭的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然后再播放出《我想有個家》的優(yōu)美歌曲,讓學生在聽覺上感受到家是一個溫馨的港灣,最后老師順勢提出“為什么我與父母的關系不可選擇”?這時幾乎全班學生同時回答了因為父母子女關系的確立絕大多數(shù)基于血緣關系,這種關系無可選擇無法改變。接著再次重播一遍歌曲,讓學生認識家的可愛,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以先入為主徹底改變了學生對政治課的看法,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充分利用校內(nèi)外課程資源,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標下的政治教學要求拓展學生的學習領域,要把課文知識融入于社會生活中,所以拓展性學習是開闊學生知識視野積累生活知識的重要渠道,同時也是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需要的學習。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校內(nèi)外課程資源,密切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但拓展必須以課文知識為依托,抓綱扣本防止拓展錯位?!冻踔姓握n程標準》強調(diào)政治課的實踐性,要求:“注重與學生生活體驗和社會實踐的聯(lián)系,通過學生自主參與的、豐富多樣的活動,擴展知識技能,完善知識結(jié)構,提升生活經(jīng)驗,促進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形式和發(fā)展”。例如:在學習“孝敬父母的表現(xiàn)”這一知識點時,給學生布置“給母親洗腳”的踐行作業(yè);在學習“熱心公益,關心社會”這一知識點的時候,發(fā)動學生到敬老院福利院去獻愛心;在學習“資源環(huán)境問題”時,要求大家平時珍惜資源,節(jié)約用水用電;在學習:公民的政治權利“時,組織學生就生活垃圾污染問題向當?shù)卣辨?zhèn)長信箱“投稿,行駛公民建議權等專題活動,讓學生 感受到政治課是具有濃厚的現(xiàn)代生活氣息,同時也加強了學生實際應用政治科的能力訓練,無形中促成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情反饋來看,不少學生認為學習政治科是那樣的有趣,那樣的鮮活,通過這些專題活動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專業(yè)學科知識,同時也起到了政治課的思想教育作用,體現(xiàn)了政治課的教育效果,也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三、構建學生個人自學,小組合作討論,老師指導的方式,推進學生自主學習
新課標下,政治教學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要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相互討論問題,作為老師應在課前設置好每一節(jié)課的學案,讓學生在課后根據(jù)學案進行自主學習,對于基礎性題目可采用小組長負責制,課后學生主動匯報,小組長檢查,養(yǎng)成學生主動匯報學習情況的習慣,在課堂上進行各小組代表上臺展示,小組評比交流學習,使課堂呈現(xiàn)出氣氛熱烈,情緒高漲的學習場面。對于討論題、探究題可采用同桌討論,小組討論乃至爭論等多種形式組織教學,達到學生通過互評、互議、互相啟發(fā)、互教互學,老師適時點撥,從而提高學生評判分析能力,組織表達能力和學科應用能力。比如在講述初二《關愛他人生命和健康》一文時,我就列舉了兩個例子讓同學們?nèi)ビ懻摖幾h,例一:在同學們放學回家的路上,突然聽見有人大喊“救命”,發(fā)現(xiàn)有小同學不慎滑進河里,同學們又不會游泳,這時應該怎么辦?例二:在路上看見老人騎車不慎跌倒時,面對社會上存在著一種救人反被“咬”一口的現(xiàn)象,這時我們又該怎么辦?通過同學們的討論和爭論,最后達成了一致的看法,認為應該從自護與救人兩個角度去考慮,亮出觀點要救人,但要考慮救人的方式和方法。比如及時向周圍群眾呼救,撥打“110”報警電話、撥打“120”急救電話,在有目擊證人的情況下救人等措施以避免被反“咬”一口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四、注重學法指導,提高學生思維水平
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智力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學法指導應作為重要的教學手段、教學改革的著力點。學法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把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和書本上的知識掌握并運到實際中的一種有效手段。他可以幫助學生更多、更快、更靈地掌握知識,并使知識廣泛地得到遷移。因此,把學法指導引入課堂,并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思維水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指導學生如何學習,我主要從四步進行。第一步列出綱目讓學生依綱自習粗讀教材,大體把握課文的結(jié)構。第二步列出問題設置,讓學生帶著問題細讀教材,進一步把握課文的重難點知識。第三步是理清思路整理知識。第四步補充找出還存在的問題,完善問題。同時要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分析、解決問題及表達問題的方法和技能。對分析解決問題都有其基本的方法和步驟,第一步是審題,讀懂題干,明確要解決什么問題,即是什么?第二步是回歸課本進行選擇知識,用哪些方面的知識觀點來分析解決問題,即為什么?第三步是理清思路,分幾方面來分析、怎樣組織答案表達問題,并注意用準確的學科述語,來表達觀點和情感,即怎么辦?
在新課標教學下的今天,政治教學中要不斷地探索和啟發(f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善于學習,科學地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何錦發(fā)主編的《特級教師教書育人》,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2]朱慕菊主編的《走進新課堂—與課程實施者對話》(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寫,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單位:廣東梅州蕉嶺縣徐溪初級中學5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