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摘要】目的 針對實施腹腔鏡手術方式治療膽腸內引流術的患者展開護理干預,旨在了解護理配合的重要性,提升手術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這1年時間內收治的腹腔鏡治療膽腸內引流的患者共13人。針對這些患者從手術器械、麻醉方式、患者體位控制、器械/巡回護士配合這幾方面展開護理配合。了解患者手術時間、失血量等方面情況。結果 實施了護理配合的患者在手術出血量、腸胃功能恢復、肝功能改善等方面情況較好,患者住院時間相較于沒有采用護理配合的患者而言更少。結論 實施護理配合的患者在手術各方面情況都有所改善,且在手術有效性方面更優(yōu)。護理人員應注意護理工作的配合性,加強各方面工作技能,提升護理有效性。
【關鍵詞】腹腔鏡;膽腸內引流;護理配合
腹腔鏡具有手術創(chuàng)口小、疼痛感少、住院時間短、療效高等優(yōu)點。護理工作對于手術而言雖然僅起到輔助作用,但一些護理工作尚不明確。本院基于這一情況,詳細針對腹腔鏡實施膽腸內引流手術展開護理配合分析,希望能夠完善護理工作,提升術中護理有效性。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的患者均為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這1年時間內收治,共13名。患者中男性7人,女性6人?;颊吣挲g最小為42歲,年齡最大為75歲,平均年齡58.6歲。
1.2 一般方法
1.2.1 器械準備方面
護理人員應檢查好儀器是否能夠正常使用,并將相關器械仔細消毒(腹腔鏡等)。同時,查看二氧化碳鋼瓶中是否已經準備好足夠腹腔鏡手術使用的氣體量,確保手術順利展開。儀器擺放方面,護理人員應將腹腔鏡使用中涉及到的監(jiān)視器、氣腹機、攝像機以及光源等固定安裝在專用層架之上,并將二氧化碳鋼瓶放在手術床相對于醫(yī)生而言的右上方;同時將膽道鏡光源以及高頻電刀放在手術醫(yī)師背后的器械架上[1]。另外,還需準備好11號刀片、布巾鉗、腹腔鏡相關器械、無損傷鉗、持鉗、手術專用剪、4號絲線以及縫合針。
1.2.2 麻醉護理
腹腔鏡治療膽腸內引流的患者需使用全麻方式麻醉。護理人員在患者手術前應詳細登記患者身高、體重等基本情況,并切實了解患者平日飲酒狀況,以免麻藥劑量過少造成患者術中疼痛感。
1.2.3 患者體位護理
患者在手術時采用仰臥姿勢,并需要將患者下肢固定。在手術進行過程中應及時將患者體位適時調整,確保頭部高于足部,身體水平線呈傾斜狀態(tài)并讓患者向左側稍微傾斜。
1.2.4 巡回護士配合
巡回護理人員首先應微笑面對患者,減輕患者心理壓力。之后在患者左臂建立一條靜脈通道,在輸液器上安置兩個三通旋塞,方便手術醫(yī)師實施術中微泵以及麻醉師為患者注射麻藥,保障手術整個過程中液體輸送的暢通。巡回護士還應注重手術過程中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定時查看患者血氧飽和度、血壓狀態(tài)等情況。在套管置入之后,應將日光燈與無影燈關閉,在將腹部切口時再開啟。
1.2.5 器械護士配合
器械護士主要工作是為手術醫(yī)師傳遞手術器械,配合手術進行,是一項較為重要的工作。器械護士需要在手術前15分鐘在手術臺準備并清點手術器械。在作臍下弧形切口時,為醫(yī)師遞11號尖刀片。在全麻狀態(tài)下為患者建立一個人工氣腹,將壓力保持在12mmHg。在患者肚臍下方10mm開觀察孔,將主操作孔選取在患者左側鎖骨肋緣中線部位向下數5cm處,大小為5mm。之后,在患者右下腹以及右肋緣膽囊投影腹壁打兩個輔助孔,大小均為5mm。刺入氣腹針時使用布巾鉗將腹壁固定。同時,還需要將腹腔鏡用熱水將上面霧氣去掉,在手術過程中為醫(yī)師遞持鉗以及無損傷鉗。探查膽總管時,應為手術醫(yī)師遞手術剪,將總管漿服剪開,利用膽道鏡查看下段梗阻產生原因。
空腸與空腸之間、膽囊與膽囊之間需吻合,沿著將患者之前右側肋緣下輔助孔從5mm擴大到3-5cm,切口為斜向。使用吊絲線將膽囊及空腸縫合,實施“膽囊——空腸及空腸——空腸側側吻合術”。
1.2.6 器械保養(yǎng)
手術使用之后的器械需統一送至器械消毒中心清洗消毒,確保病菌不會殘留在器械上造成后續(xù)使用患者交叉感染。首先應用清水沖洗,之后將軸節(jié)打開,將器械浸泡在比例為7.5ml適酶:2000ml水的適酶溶液中,時間在2-3分鐘即可。之后將器械浸泡在濃度為0.5%的速消凈溶液中。最后將器械取出用流動水清洗,之后高壓氧吹干后噴一層防銹油即可。
2 結果
觀察患者肝功能指標在術前、術后3天以及術后一周的對比情況,本次研究主要觀察了患者總膽紅素、白蛋白以及GGT這三項,具體數值變化情況如下表:
本次采用護理配合下研究的13例患者手術均成功,手術時間在半小時至兩個半小時之間不等,失血量在20毫升至120毫升。所有患者術后黃疸均逐漸消退,沒有出現術后感染情況。隨訪發(fā)現,患者在出院后未出現較嚴重不適感。由此可見,膽腸內引流實施腹腔鏡手術方式相對于開腹手術而言能夠極大提升手術效力;且在護理配合下,手術中可能出現的失誤被有效避免,同樣提升了手術成功率。
3 討論
采用腹腔鏡方式能夠有效改善傳統腹腔鏡手術中存在的手術創(chuàng)口大、術后易感染等缺陷,讓手術達到“微創(chuàng)”效果。護理人員工作不僅是從各方面關心患者,還應為手術治療起到一定輔助作用。本次研究中從護理工作的器械準備、患者體位、巡回護理等方面展開研究,證明了護理工作的重要性。
護理人員在該手術中,除了上述護理方法外,還應注意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因為在腹腔鏡手術中需要使用二氧化碳為患者建立一個人工氣腹,當二氧化碳在患者體內停留時間過長時易造成患者體溫下降。手術中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血氧濃度、心率、血壓狀況以及呼吸頻率,并定時檢查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各環(huán)節(jié)護理人員需各司其職,熟悉手術器械性能、要求,加強器械滅菌工作,減少術中感染的可能性。同時,器械護士應加強自身能力培養(yǎng),確保術中器械給遞的有效性??傊?,護理配合能夠有效提升手術治療效果,減少因失誤造成的手術缺陷,適合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張素容,歐瓊珊,傅若珊.腹腔鏡輔助下膽腸內引流手術的護理配合[J].當代醫(yī)學,2012(14):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