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賀娟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知語言,在真實情境中運用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更容易進入角色,課堂氣氛也異常活躍。因此,教師要巧設情境,帶領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
一、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一)在情境中學習單詞
將真實生活情境引進課堂,縮短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距離,給學生提供語言交際的好機會。例如,教師在教學A同學到B同學家串門的一段對話時,可先將教室的前面按情境布置一下,然后讓A同學到門外敲敲門說:“May I come in ?”B打開門說:“Oh, its you. Come in, please.”將A讓進屋后B說:“Sit down ,please.”“Would you like coffee or tea?”A說:“Tea ,please.”B轉(zhuǎn)身給A倒了一杯茶,遞給他說:“Here you are.”A有禮貌地點頭說:“Thank you.”由于這種對話的內(nèi)容、形式都十分貼近生活,所以學生樂說、愛說,積極性特別高,爭先恐后地舉手要求參加對話練習。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在特定場合與人對話的能力,而且不知不覺間養(yǎng)成了使用禮貌用語的好習慣。這樣,通過日積月累,學生就會聽懂很多的生活或日常交際用語,為學生創(chuàng)設英語語言環(huán)境奠定基礎,從而培養(yǎng)學生理解、學習和應用英語的習慣。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可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使他們對英語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二)優(yōu)化課堂情境,調(diào)動學生情感
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中動腦、動手、動口,從而達到同學間彼此溝通,取長補短。如在操練“Whos …”“How old is …”句型時,先讓每個學生各畫一幅家庭成員的畫,然后幾個一組相互看圖詢問。學生你一言,我一語,互問互答,互相學習,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在練習“I can …”句型中,可以在小組內(nèi)展開競賽,比一比誰會的多。學生就會爭著說:I can dance. I can sing. I can play football…通過小組學習,給愛動、愛玩的小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參與并表現(xiàn)的機會,使枯燥的課堂內(nèi)容學起來興趣盎然,并且使學生拓展思維,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二、采用非語言手段進行教學
(一)使用實物、掛圖、直觀教具教學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營造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沉浸在濃濃的英語學習氛圍中。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運用實物、圖片、直觀教具、動作、表情、表演等非語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所使用的英語語言。在英語教學中,通過英語提示幫助學生理解比較抽象的句子。在教了“window”這個單詞后,教師指著教室中的窗戶,脫口而出:“How many windows are there in our classroom?”學生們都睜大了眼睛看著我,我趁機將這個問句大聲地重復了一遍,同時手指著窗戶,用疑問的語氣提示:“One window?Two windows?Three windows?…”聰明的學生一下子明白過來,便立刻用手指去數(shù)。我又將這個問句大聲地重復了一遍,學生立刻舉手并大聲地回答:“Three windows.”教師可以在以后的英語課教學中,時不時地重復類似的問句來加深學生對這種問句的印象,從而達到最終理解的目的。
(二)教師運用表情、動作教學
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造。要培養(yǎng)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單詞或句子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做動作,甚至做夸張的動作或用夸張的朗讀語調(diào),孩子們特別喜歡?!癰ig”兩手張開畫個大圈,“small”用兩手指做個特別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個瘦的動作。學完單詞后,老師做出動作,學生就會說出這個單詞。教師還應多角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在學習動物名稱時,可以先將小動物的聲音錄制下來,讓學生模仿動物的聲音和樣子。例如,cat,cat,喵喵喵;dog,dog,汪汪汪……這樣,學生就會很有興致,有的裝成猴子,有的扮成小狗……這樣,再難的詞在學生口中也會變得流利起來,枯燥的單詞很快會被學生記住。
(三)使用“簡筆畫”教學
把英語教學放在實際場景中進行,不但能強化對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訓練,而且還能發(fā)展學生的智力。筆者在教動物類單詞時,就讓學生將單詞用簡筆畫形式表示出來,如tiger(老虎)、lion(獅子)、bear(熊)等,然后再通過聽錄音、看口形模仿說單詞。學生們的“畫”創(chuàng)設了實際情境,他們看著自己的畫,學起來興趣倍增。
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情感
(一)當“小老師”、“模仿秀”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地模仿,帶表情說句子。如“I am hungry.”(可以作饑餓狀);“I am thirsty.”(可以作口渴狀);還可以鼓勵學生上講臺當“小老師”,領讀句子,讓他們模仿教師平時上課時的表情、動作,鼓勵他們學著使用課堂用語,如“Stand up” “Very good” “Sit down, please”等。
(二)表演法
讓學生利用每課的前5分鐘表演鞏固已學句子,具體做法是:學習小組表演對話,能說什么就說什么,說錯也沒關系。這樣就不會讓學生感到有說錯要批評的壓力。如:-Hi, Jim. -Hello, Mike. -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 too.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Jim.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I am fine, too.
另外,在教授新課時,可適當引進競爭機制,給學生一個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這符合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唱英語歌曲、說繞口令、做游戲等。由于教學方法的豐富多樣,課堂教學充滿了生氣,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了學生的個性。
四、利用課外時間創(chuàng)造形式多樣的“說”的情境
除了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形式多樣的“說”的情境外,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課外時間為學生創(chuàng)造形式多樣的“說”的情境。例如,老師課外帶頭說,無論在校園中還是樓梯口碰到同學,用最簡單的語句打招呼:“Hi! Boy, How are you?”一段時間后,學生課外見到老師,就會爭先恐后地用英語跟老師招呼,養(yǎng)成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習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另外,在每周的適當時候,教師還可將全校的英語愛好者聚集起來,開展“英語角”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按某個話題自由地說英語,鼓勵他們多說,不要怕說錯,以此達到訓練學生說的目的。
教師在英語教學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的習慣,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形式活潑的說的情境,對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和學習英語的興趣、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責任編輯:符 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