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麗莎
摘 要:隨著課程體制的改革,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在初中音樂教學中也采用了新的教學模式,以求使學生有更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人教版;初中音樂;教學模式
音樂是一門可以陶冶人們性情、使人們的心靈得到凈化的藝術學科,它是一門具有美學的課程。在初中教學中,音樂可以使學生放松心情,豐富學生的業(yè)余生活等,音樂教學對于學生的作用很大,因此我們一定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更加熱愛音樂。
一、讓音樂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開創(chuàng)新的音樂教學理念
在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學校一定要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一切的教學活動都要以學生的實際為前提和切入點。在初中的音樂教學中也不例外,要想使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音樂水平得到提高,就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放眼于現實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音樂資源,比如說,我們平時所聽到的各種流行音樂,還有各種禮儀音樂等,將我們生活中的音樂資源和教學結合起來,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運用新型的音樂教學模式了。
二、進行教學資源優(yōu)勢整合,拓寬音樂教學渠道
音樂是一門藝術,它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是生活的真實反映,音樂的教學離不開生活。我們的生活之中有很多應用音樂的地方,比如說,影視劇中的主題歌,還有背景音樂等。教師應該結合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教學,要在音樂的課堂上給學生放一些好的音樂作品,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進行音樂鑒賞,這樣就會形成視聽結合的效果,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的能力,了解音樂更深層次的內涵,使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得到提高。
三、優(yōu)化音樂的教學過程,改革音樂的教學模式
音樂教師要對自身的教學工作進行深刻的反思,把教學中不合適的工作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使學生得到更好的音樂教育。作為一個音樂教師,一定要將音樂課的限制打破,不僅要在課堂之中給學生多放一些優(yōu)秀的音樂,還要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課外的實踐。要開設一門適合于學生發(fā)展的課程,使學生的才藝得以展示,激發(fā)學生的音樂熱情,實現人樂合一高質量的效果。還要不定期地進行教學效果的分析與研究,這樣才能夠得出教學質量的好壞,有利于教學模式的改革。
四、綜合運用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要讓學生真正加入到音樂的學習中來,使他們對音樂的熱情能夠散發(fā)出來。采用各種綜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興趣得以提高。
總之,在初中的音樂教學中一定要結合實際,建立一個適合于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取得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董琳.論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音樂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