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蓓茵
【摘要】社會工作價值觀教育在社會工作專業(yè)教育中處于核心地位,本文把社會工作核心價值觀劃分為對人的價值觀和對社會的價值觀兩個部分,對在讀的社工專業(yè)大三年級學生進行訪談,了解社會工作專業(yè)學生如何看待本專業(yè)價值觀對自身的影響,并且從學生的看法中思考對社會工作價值觀教育產(chǎn)生的啟示。
【關鍵詞】社會工作價值觀 學生 影響 看法 啟示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024-02
一、前言
社會工作專業(yè)價值觀是社會工作的靈魂,在社會工作專業(yè)教育的“心(HEART—價值觀教育),頭(HEAD—知識教育),手(HAND—技巧教育)”3H模式中排在首位,那么作為一個價值為本的專業(yè),一方面當專業(yè)老師強調(diào)內(nèi)化社工價值觀的同時,另一方面學生到底如何看待這種價值觀對自身的影響呢,本文試圖探明社會工作價值觀的影響力,從中了解社會工作教育的成效和影響,并試圖思考社會工作價值觀教育在未來的發(fā)展,提出自己的見解。
對于社會工作專業(yè)核心價值觀的劃分,筆者贊同較多學者把它分為對人和對社會兩方面價值觀的觀點,在社會工作專業(yè)的價值觀中,最讓學生熟悉的核心的理念是助人自助,而關于人的價值觀主要體現(xiàn)在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接納與非批判是尊重基礎上的具體表現(xiàn)與延伸),每個人除了具有人類共同的需要外也是獨特而異于他人的,相信人的潛能,承認人有改善的能力和動力,承認人際互動(或人類關系的重要性),人具有自我實現(xiàn)和自我選擇、決定的權利,相信個人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能得到平衡發(fā)展。
關于社會的價值觀主要包括每個人對他人都負有社會責任,個人應當通過社會參與而盡到其社會責任,社會有責任關懷每一個人的福祉,為每個人提供公平公正的機會,讓人們參與改造社會和創(chuàng)造世界,社會有責任提供合適的資源和服務,以滿足人們的共同需要,并讓每個人的潛能得到發(fā)揮,特別是對社會弱勢人群,應該努力整合社會資源為弱勢群體提供所需要的服務。總而言之,就是社會有責任維護公平、公正與正義,并促進和諧。
二、研究發(fā)現(xiàn)
對于社會工作價值觀帶給自己的影響,很多同學都認為是正面的,對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會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必須承認的是,這種價值觀對個人影響是存在個體差異的,并且在價值觀對行為的影響層面上會遇到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的看法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肯定社會工作價值觀帶來更全面的思考方式。社會工作關注的是人的需求(特別是弱勢群體)以及社會的公平正義,與別的專業(yè)的價值觀有所不同,學習了社會工作價值觀后不少同學說能更本質和全面地看待一些社會現(xiàn)象。C同學說:“學了(社會工作價值觀)以后開始批判,可以看到比較本質的一些東西,不但提供了一種視角,也是一種思維,閑時上網(wǎng)看新聞,喜歡看評論,以前大家都比較激進,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去看待咱們國家的一些福利制度,對社會的一些支持,越來越理智了,我覺得學社工就是能走入他們這個行列,很理智地看待這些社會現(xiàn)象。” X同學說:“調(diào)研時觀察社會的視角更多元,不僅關注政府,也會關注社會團體,社會力量?!辈⑴e了暑期調(diào)研的例子,“感覺到社會力量的龐大,刻意想了解除了政府以外,還有什么社會部門或團體參與這項工作?!鄙鐣ぷ魇且婚T有其獨特的價值偏向和關懷視角的學科,這種視角和思維引導著同學們更客觀審視我國的一些福利制度,以及關注社會上各社會團體的力量,對于這種影響,同學們還是非常認可的。
(2)理解和接受社會工作價值觀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要尊重差異。社工價值觀樹立的是一個比較高的道德標桿,而且由于目標的遠大性,以及存在一些與本土價值觀有差異的地方,在很多同學眼里,理解、接受社會工作價值觀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要尊重每個人對社工價值的不同理解以及內(nèi)化過程中發(fā)生的沖突。C同學說“這(社工價值觀)是一個永久的追求,但如果真的出現(xiàn)沖突的時候要去能理解。價值觀是一個不斷碰撞,打亂,整合的過程,需要時間去理清?!?X同學說:“這個接受的過程是比較緩慢的,需要慢慢適應,有時候是因為實踐太少,學得太多,堆積在那里得不到消化?!?/p>
(3)知與行的差距。盡管很多同學會接受、認同社會工作價值觀,但是不少同學還是覺得易知而難行,認可與實際從事社工是兩件事。C同學說:“對學習社工價值觀帶來的影響這個方面我還是極其認可的,但是即使認可,也不一定會去做。社工可能做一個短期,不是終身,作為一個跳板?!?K同學表示:“我接受不代表我就能做到,但它(社會工作價值觀)會形成我心里的一種(理想)的準則。接受不代表能做到。價值觀是可以改變的,但是行為不一定會照著價值觀去做?!?Z同學說:“老師講的,我們學的都有點太理想化,我們都知道該怎么做,但根據(jù)實際情況能那樣實現(xiàn)是太理想了。之前也是這樣的想法,我們待人接物只停留在說的層面,說和做的距離是很遠的?!弊屑毞治鲞@種易知難行的原因所在,第一是社工的價值觀理想化,不容易實踐;第二,是現(xiàn)實原因,社工的工資待遇還比較低,這兩個原因導致了同學們雖然心里認同社工價值觀,但是若要真正把它作為一份職業(yè)還是不太愿意的情況。
(4)潛移默化,影響深遠。雖然不是所有同學都能內(nèi)化社會工作價值觀并且把從事社工當作一種很明確的就業(yè)選擇,但是同學們都承認無論從事什么職業(yè),社工價值觀的影響力還是在的,而且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W同學說:“我感覺咱們學校那種專業(yè)價值觀影響挺深的,但是那種一點一點的,誰都沒有發(fā)覺?!盭同學談到:“社工的理念,價值技巧更有利于工作開展,會不自覺把社工的理念融進去。”從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效果看來,社工價值觀教育不會產(chǎn)生一個立竿見影的效果,需要時間的歷練這種價值才可慢慢地顯現(xiàn)出來,所以無論是學這個專業(yè)的學生或者教這個專業(yè)的老師都應該保持對本專業(yè)價值觀的自信并且有一種長遠的目光來看待價值觀在學生身上產(chǎn)生的影響。
三、對社會工作價值觀教育的啟示
針對于學生對社會工作價值觀教育的看法,我覺得對社會工作教育者主要有以下幾點啟示:
(1)在社會工作價值觀本土化進程還未完成之時,教師應該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在價值觀教育中直面現(xiàn)實沖突,與學生主動交流探討價值觀困境的解決方法。在課堂教育的時候教師應該注重展示實際案例,告訴學生理想狀態(tài)與現(xiàn)實生活的區(qū)別,向他們警示在社會工作實踐中必然會存在的種種價值選擇困境。告訴學生如何在實踐中靈活解決價值選擇問題的方法,防止在復雜的社會工作實踐中學生因為遇到一點挫折和困境而放棄本專業(yè)價值觀或作出錯誤的價值選擇。另外,課程目標設置方面要結合與考慮學生的需求,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體性,避免教師單方面地進行價值觀灌輸,讓學生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疑惑,促使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動參與者,成為學習過程的自主構建者,只有通過交流和引導出來的結果,才易于學生吸收和接納。
(2)重視實踐在價值觀教育中的作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也是讓一個人認可價值觀,真正實現(xiàn)價值觀的途徑。在訪談中有很多學生都表達出了對實踐的愿望和需求。目前在本校而言,有一個比較正式的暑期專業(yè)實習,但是專業(yè)實習的機會并不多,在實踐中予以價值觀指導,往往比簡單的理論教學效果好得多,在實踐中學生對社會工作的專業(yè)技能的理解認識不斷深刻,親身體會真實的價值選擇困境,這能大大增加了他們對專業(yè)價值觀的認同感。
(4)用平和的心態(tài)看待價值觀在學生身上產(chǎn)生的影響。毫無疑問,設置社會工作專業(yè)是為了培養(yǎng)社會工作的專業(yè)人才,而要成為專業(yè)人才首先要認同和內(nèi)化社會工作價值觀,所以一直以來教師們都很單方面地強調(diào)要內(nèi)化社會工作價值觀,但同時教師需要以必須平和、客觀地看待社會工作價值觀對學生產(chǎn)生的影響,社會工作的價值觀本來強調(diào)的就是尊重每一個人的價值觀,個人是否接受社工價值觀與成長環(huán)境有關,缺少土壤,價值觀就無法成長起來,因此這給教育者們一個啟示,理解社工價值觀對學生影響是一個緩慢地、潛移默化的過程,不能強求每位同學都要短時間內(nèi)內(nèi)化價值觀,要給予同學們時間和支持去理解消化,尊重個體差異,用長遠的眼光看待這種價值觀的影響力,并且相信只要是被認可了的價值觀無論學生是否從事社工都能體現(xiàn)它的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張麗劍、魯艷:《淺論社會工作中的尊重原則》,《社會工作》2012年第06期,第46頁
[2]姜振華:《從社工事務所的服務透視社會工作教育—以北京市兩家社工事務所為例》,《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年第2期,第141頁
[3]羅肖泉:《踐行社會正義——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4]王春霞:《本土社會工作價值觀教育研究》,《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4月第12卷第2期
[5]安芹、賈曉明:《社會工作專業(yè)學生自我成長教育模式探析》,《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 年4月第10卷第2期
[6]路幸福、杜鳳:《高校社會工作學生專業(yè)認同的困惑與對策》,《宜賓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7]鄒帆:《淺析社會工作價值觀教育》,《神州》,2013年06期
[8]李喆、衛(wèi)小將:《社工之專業(yè)自我的形塑路徑初探—個人價值觀與社會工作價值觀之整合》,《社會工作下半月(理論)》,2008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