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質
【摘要】元認知策略是一種學習策略,學習策略是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為了更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語文學習,本人結合“元認知策略”在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活動中的實踐和探索,粗淺地介紹它在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活動中的指導性作用。
【關鍵詞】元認知策略 初中語文課外閱讀 制訂計劃與實施監(jiān)控 適時調節(jié)與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088-02
元認知是弗拉維爾(Flavel)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個概念,他認為,元認知就是個體關于自己的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調節(jié)這些過程的能力。它包括兩個相對獨立的成分:一個是元認知知識,即有關個人、任務以及策略的知識;一個是元認知控制,它包括計劃、監(jiān)控和調節(jié)。元認知監(jiān)控是指個體在認知活動中,對自己的認知活動進行積極監(jiān)控和相應的調節(jié),以達到預定目標,即知道何時做,如何做,即有關修正人、任務以及策略的知識。
元認知策略則是一種典型的學習策略,指學生對自己整個學習過程的有效監(jiān)視及控制的策略。學習時,學習者要學會使用一些策略去評估自己的理解、預計學習時間、選擇有效的計劃來學習解決問題。例如,假如你讀一本書,遇到一段讀不懂,你該怎么辦呢?你或許會慢慢再讀一遍;你或許會尋找其他線索,如圖、表、索引等來幫助理解;或許你還會知道這一章更前面的部分,這意味著你要學會如何知道你什么地方不懂,以及如何去改正你自己。此外,你還要能預測可能會發(fā)生什么,或者能說出什么是明智的,什么不是明智的。所有這些都屬元認知策略。
在指導初中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活動中,元認知策略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既對整個閱讀活動進行了解、評價、監(jiān)視和調節(jié),又對閱讀認知結構中的其它因素進行了解、評價和調節(jié)。元認知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初中生閱讀認知活動的效果、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有助于學生閱讀主體性的發(fā)展。
在現(xiàn)代教育理論和二十一世紀我國素質教育的目標中,都突出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而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與元認知是緊密聯(lián)系的。強調學生課外閱讀的主體性,就是強調學生成為課外閱讀學習活動的主人,并能自覺地管理、調控自己的課外閱讀。而這正需要學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的閱讀過程和特點,改進自己的閱讀策略和方法。學生元認知的發(fā)展將促進學生整個自我意識水平的提高,它不僅為學生了解和調控自己的閱讀活動提供可能性,也為學生了解和調控自己課外閱讀多方面的活動提供可能性,從而更有力地促進學生課外閱讀的主體性的發(fā)展。
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師生心靈交流等激發(fā)學生主動閱讀的動力,引導學生學會預習、邊讀邊思考、加強課外閱讀等,習得常用的語文學習方法;通過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學會自讀自悟自答、教給學生必要的閱讀策略等,讓學生主動、自主地學習語文。我深切地感受到,元認知策略在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活動中起到很好的指導性作用。
一、指導制訂課外閱讀活動計劃
課外閱讀活動計劃包括設置課外閱讀活動目標、選擇閱讀材料、制定實施步驟及分析如何完成閱讀任務。給課外閱讀活動做計劃就猶如足球教練在比賽前針對性地對對方球隊的特點與出場情況提出對策。
在新課程標準中“教學要求”有了許多具體而明確的量化規(guī)定?!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義務教育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為完成這一課外閱讀量,各位教師就要著眼于本班學生的特點,制定課外閱讀活動計劃,保證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并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充分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外讀物。課外閱讀活動可以涉及閱讀時事新聞、科學知識、文藝作品、歷史故事等不同的門類,進行廣泛地閱讀。
制定了目標后,要指導幫助學生選擇好閱讀材料。為此,我讓學生開展討論,結合平時自己閱讀的課外書,確定大家喜愛的課外讀物,如《伊索寓言》《科幻故事》《魯濱遜漂游記》《讀者》《青年文摘》……或有益于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或有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或幫助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或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然后在班中設立了“圖書角”,每位學生把自己閱讀過的一兩本喜愛的課外讀物借用到班級“圖書角”中,每月進行更換,每天利用中午休息時間組織學生自由借閱課外書。我還指導學生自己制訂閱讀活動計劃,除了中午閱讀外,每天需要閱讀的定量字數(shù),每周閱讀定量的讀本數(shù)量,每月要完成的閱讀任務。為了落到實處,每天放學回家擠半小時作為課外閱讀活動時間。這樣,解決了學生完成閱讀任務的時間問題,保證了課外閱讀活動計劃的實施并完成。
讓學生在原來閱讀的基礎上,自己調整課外閱讀活動時間,制訂課外閱讀活動計劃,發(fā)揮了學生的主人翁作用,使學生讀有目標、讀有趣味、讀有書源、讀有時間。
二、指導實施課外閱讀活動監(jiān)控
課外閱讀活動監(jiān)控包括閱讀時對注意加以跟蹤、對材料進行自我提問,課外閱讀活動時監(jiān)視自己的閱讀速度和時間。這些都讓學生警覺自己在閱讀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以便及時找出來,并加以改正。只有專心地進行閱讀活動,不斷地練習從而形成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并保證活動時間,才能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更多的效益。
首先,注意激發(fā)學生持之以恒的閱讀興趣。我利用一切機會調動、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盡力幫助學生自覺主動地克服課外閱讀“一時熱”的毛病。這樣,在課外閱讀活動中學生努力做到堅持課外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其次,注重指導學生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閱讀方法主要有精讀、略讀、瀏覽、默讀、朗讀、選讀、摘讀等。閱讀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精讀;略讀、瀏覽的速度較快,常常一目幾行,了解大概內容;默讀可以提高閱讀速度,還可以帶著問題閱讀,做到邊讀邊思考;還要重視朗讀訓練等等。當然學生在課外閱讀活動中會意識到某些方法不恰當或行不通,需要嘗試其它的閱讀方法。這樣,老師的科學指導就很有必要了。我注意各種閱讀方法的有機結合,重視學生閱讀方法的科學指導。
第三,努力提高學生質疑問難的閱讀能力。學生在課外閱讀活動中會遇到許多疑難,或者會不斷地向自己提出問題。老師平時多點撥、多鼓勵,注重分層次、分階段、分內容進行閱讀訓練。張弛有度的專項訓練,可以加深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效率和質量。
此外,我還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如讀書交流會、評選優(yōu)秀讀書筆記、故事會、朗誦比賽、讀書知識競賽、談天說地、讀書小報等形式,讓學生用足夠的時間廣泛開展課外閱讀交流,監(jiān)控學生課外閱讀活動情況,了解學生的活動信息,隨時提示學生出現(xiàn)的活動偏差,及時糾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指導課外閱讀活動調節(jié)
課外閱讀活動的適時調節(jié),是與課外閱讀監(jiān)控相緊密聯(lián)系的。例如,學生在意識到課外閱讀不理解的某一部分時,他就會退后去讀有關的段落;在閱讀有困難的或不熟的內容時會放慢速度,翻閱有關的閱讀資料等。
課外閱讀調節(jié)能幫助學生矯正閱讀行為,補救其閱讀中的不足。在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后,我經常性地讓學生進行活動交流,提出一些問題,及時總結,讓學生檢查閱讀材料的選擇、閱讀的效果和閱讀的經驗教訓,并根據反饋信息,及時地、經常性地采取調節(jié)和補救性措施,不斷改善和提高閱讀效果。隨著元認知能力的提高,閱讀活動中遇到困難后,閱讀者可以通過自我監(jiān)控和調節(jié)來不斷改進自己的閱讀技能,補償閱讀理解中的困難,提高閱讀的水平與成績,這已被不少研究者所證實。
同時,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活動實踐中,我深深地認識到,還必須將元認知與閱讀活動不良學生的動機、情感、信念、價值觀整合在一起,結合當代“學習學”理論,努力將閱讀活動不良學生培養(yǎng)成自我調節(jié)的學習者,展開更深入、更豐富的研究。
總之,在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活動中,初步嘗試元認知策略指導學生自主閱讀,幫助學生學會制訂計劃、進行自我監(jiān)控和調節(jié),就可以加速提高課外閱讀自我管理能力,切實發(fā)揮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的主體性作用,能更有效地提高課外閱讀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杜曉新、馮震:《元認知與學習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2]鐘啟泉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3]《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4]楊九俊等:《語文專題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