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安林 陳春雷
【關鍵詞】食品檢測 微生物實驗室 內部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R470.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5-2712-01
在食品安全監(jiān)管體系中,檢測工作至關重要。近年來,我國在食品微生物檢驗實驗室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很多基層實驗室質量管理還不夠規(guī)范,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難以得到基本的保證。通遼鐵路疾病預防控制站在2012年申請并順利通過了食品檢驗機構個資質認定。現在談談我多年來,對食品微生物實驗室內部質量管理方面的一些經驗。
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是由實驗室內部制定并實施的,是檢驗人員對檢驗質量進行自我控制的過程,可以保證微生物檢驗工作的準確性,是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的基礎和核心,也是做好室間質控和能力認證的基礎和前提。
做好微生物實驗室的內部質量控制,不僅需要檢驗人員的過硬素質和適合的檢驗方法,還要從試驗儀器設備、實驗室環(huán)境、試驗試劑、標準物質、開展控制措施等方面進行質量控制。
1 技術人員質量控制
實驗室技術能力相當大程度體現在人員素質上,特別強調人的技能和經驗,它是直接影響報告質量的要素。技術人員要根據相應教育、培訓、經驗和可證明的技能進行資格確認,管理層對技術人員應制訂教育、培訓、技能目標。一個受過充分培訓的、能夠嚴謹地分析實驗結果的工作人員,不是只能忠實地記錄實驗數據,而是可以實施更加嚴格的標準。在微生物檢驗中會遇到一些不常見結果或一些散在地發(fā)生的錯誤,例如,試驗中發(fā)現的少見菌、從未見過的藥敏表型、污染率的增加等,往往通過一些質控方法難以檢查出來,但具有質量意識的微生物技術人員能對這些現象質疑,及時糾正,保證結果的準確可靠。
2 儀器設備和環(huán)境的質量控制
任何檢測都要通過設備來實現,實驗室應配備正確進行檢測的全部設備。設備應有標識、記錄、日常維護和控制,有操作指導書,要有校準和檢定。
2.1溫度控制設備 溫箱、水浴箱、冰箱、低溫冰箱等應經常檢查其性能,溫箱(35~36)±1℃,恒溫水浴箱可調至56℃±1℃或44℃±1℃、霉菌培養(yǎng)箱25℃±1℃、電冰箱4℃±2℃,低溫冰箱-20℃±5℃,每日工作前后進行檢查并注意維護,要每天觀察和記錄溫度的變化。
2.2計量儀器 天枰、溫度計、pH計要經有關計量部門定期校正,方可使用。各種玻璃容器,如量杯、燒杯、量筒、刻度吸管及不同型號國產與進口微量加樣器應校正后使用。
2.3消毒滅菌儀器 高壓蒸氣消毒器的質量控制主要有生物學方法及化學方法。生物學方法是利用嗜熱脂肪芽孢桿菌對熱的耐受性,把紙片放入高壓蒸氣消毒器內,滅菌后取出置于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養(yǎng)基中,觀察有無細菌生長。化學方法是化學指示卡檢測方法,將既能指示蒸氣溫度又能指示溫度持續(xù)時間的化學指示卡放人物品中央,經過滅菌后取出指示卡,根據其顏色及性狀的改變判斷是否達到滅菌條件。紫外消毒滅菌燈,每季度應進行一次“紫外線對空氣消毒效果測定”,如燈管發(fā)黑,超過使用期限,及時更換紫外線燈管。干燥箱是干熱滅菌的常用設備,應每天或使用設備時使用已鑒定的或可追溯的溫度計測量并記錄設備溫度。
2.4 其他儀器設備 包括生物安全柜、均質器、搖床、超聲波處理器、離心機、一次性接種環(huán)、電熱式接種環(huán)滅菌器、組織研磨器、PH計等等,都需要有標識、記錄并定期校準和期間核查。
2.5 環(huán)境監(jiān)測 實驗室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的設計應科學合理,比如,空氣沉降板的使用和表面擦洗。設計可接受的背景菌落計數,并且有文件化的程序來處理背景菌落總數超標情況。分析數據以控制污染發(fā)生在一定水平內。
3 培養(yǎng)基及其他診斷試劑質量控制
保證培養(yǎng)基及其他診斷試劑的質量是實驗的前提。培養(yǎng)基應購置衛(wèi)生部許可廠家生產的產品,購買時應索取供貨商出具“三證”,在使用前通過外觀、批號、PH值、選擇性等進行初步評估,并用陰、陽對照菌株質控,同時按要求貯存并嚴格在有效期內使用,不同批號的誒樣機和試劑切勿混合使用。配置每批培養(yǎng)基時應有配置記錄,包括培養(yǎng)基的名稱、配置量、配置日期、有效期、滅菌、分裝、貼標簽等等。
4樣品的質量控制
樣品的合格與否是檢驗結果準確與否的關鍵,所以樣品的正確采集、保存、運送和處理至關主要。
4.1 樣品接收 檢查樣品的狀況,如果污染過重或者認為樣品不能被接受,則應將樣品安全廢棄。仔細核對樣本原有標識,并正確地粘貼標簽作好標識記錄以便于識別。
4.2樣品保存 對有存留要求的樣本應由專人負責,在指定位置存留,防止交叉污染和腐敗變質??剖业臉悠饭芾韱T對實驗室樣品接收、登記綜合管理,由科室負責人審核簽字。
4.3樣品的制備 由于食品種類繁多,在實際微生物檢驗中盡可能采用統一的樣品制備方法,但是,對于許多特殊產品來說,由于產品本身的物理狀態(tài)(如干品、粘稠度高的產品等)、樣品中抑制物質的存在(如大蒜制品、洋蔥制品、咸魚等)或酸性等原因,則需要采用的數的樣品制備方法。
5標準菌株的使用
標準物質是標定儀器、驗證測量方法或鑒定其他物質的具有一種或多種性能的材料物質。食品微生物檢驗用的標準物質屬于生物標準物質,一般僅指標準菌株。標準菌株生物學特性必須典型。一般從菌種保存中心機構購買或上級業(yè)務主管部門發(fā)給的標準菌株。微生物標準菌株的保存、使用和管理是食品微生物實驗室的一項重要工作。
6檢驗方法的選擇
我國食品微生物標準檢驗方法按級別可分為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通常情況下,實驗室應采用滿足客戶需要并適用于所進行的檢測的方法。應優(yōu)先使用以國際、區(qū)域或國家標準發(fā)布的方法。當客戶未指定所用檢測方法是,實驗室可以選用非標方法。非標方法是指標準方法中未包含的需要確認后才能采用的方法。由于標準方法所耗時間較長,所以快速檢測在食品檢測中占很重要地位。大部分快速檢驗方法適用于檢測單一微生物,適用于質量控制程序中快速篩選大量食品樣品中所存在的特殊病原體或毒素。然而,快速檢驗方法所的陽性者,僅僅是可疑,必須用標準參考方法予以證實。
7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措施
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措施和方法包括:人員比對、定期使用有證標準物質進行監(jiān)控和使用刺激標準物質開展內部質量控制、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進行重復檢測、對存留物品進行在檢測等。實驗室內部的對比實驗是監(jiān)控措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實驗室還可以通過做平行樣實驗和定期進行盲樣測試隊已開展的檢測項目進行長期監(jiān)控。
食品微生物檢測實驗室的內部質量控制不單單只是對上述各個要素的控制,而是貫穿于實驗室全部檢測活動的始終,包括收集樣品、檢測直至報告檢測結果。做好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工作,可以監(jiān)控我們的分析測試過程,查找和排除質量環(huán)節(jié)中所有階段中導致不滿意的原因,使我們的檢驗結果更加準確、可靠。
參考文獻
[1] WS/T233-2002,微生物和生物醫(y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S]
[2] 趙貴明.食品微生物實驗室工作指南[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5
[3] 雷質文.食品微生物實驗室質量管理手冊.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4] 范媛媛,王樹祥.食品微生物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J];200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