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憶恩
《英語新課程標準》中對語音提出的要求為“了解語音在語言學習中的意義;了解英語語言包括發(fā)音、重音、連讀、語調、節(jié)奏等內容;在日常生活會話中做到語音語調基本正確、自然、流暢;根據重音和語調的變化理解和表達不同的意圖和態(tài)度;根據讀音拼寫單詞和短語?!彪S著新課程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英語的教學要求越來越高。從最初的只求考出一個好分數的啞巴英語,到越來越注重語言的實際運用的開口英語;從單一地強調單詞的背誦,到音形義的統(tǒng)一認識并強化學以致用……
教學片段:
一位老師在教《牛津小學英語》《4A Unit7》有關數字這部分內容時,每教完一個單詞的讀音后,她就讓學生站起來拼讀單詞。
T: Lets spell the word “thirty”,OK?
Ss:OK!
S1:(起立):T!
S2:(起立):H!
S3:(起立):I!
S4:(起立):R!
S5:(起立):T!
S6:(起立):Y!
六個學生輪番上場把單詞拼完,場面煞是熱鬧。
老師每個單詞都用這樣的形式拼讀,有的長單詞還需近十個學生來完成。課堂氣氛是活躍了,可效果呢?在做練習的環(huán)節(jié)中,我看到絕大多的學生只記得自己回答的字母,其余單詞的拼讀仍相當的生疏。
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的《牛津英語教師寶庫》中有一本書叫《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該書作者認為,課堂教學需要:力圖使學生自己的輸入成為主要的教學資源,并成為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因此,如何在單詞教學中滲透語音的教學,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體悟, 達到“見詞能讀,聽音會寫”的目標,讓英語單詞成為有生命的跳動的精靈,成為廣大小學英語教師積極探索的共同課題。下面是我在這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實踐。
一、借助拼讀規(guī)則,以舊促新
學生能基本準確地拼讀單詞后,教學過程中每講一個新單詞,我們老師總要引導學生根據拼讀規(guī)則記憶單詞。剛開始時,學生根據拼讀規(guī)則記憶單詞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有的會感到困難,但隨著學生詞匯量的不斷積累和根據拼讀規(guī)則記憶單詞的正確方法的引導,這種困難會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學生很快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記憶單詞原來是如此的輕松、簡單而有規(guī)律。
我還注重用以舊促新、音形義結合的最適合小學生的記憶方法來進行教學。如:在教bear之前,先復習pear,然后把p改寫成b,這時,學生馬上會產生讀音聯(lián)想,都能試著讀這個單詞,最后我在單詞旁貼上“熊”的圖片,學生通過音形義的識記,很快掌握了bear一詞,產生了以舊帶新的良好效果。像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學生在真實地經歷了怎樣認讀、記憶單詞,怎樣思維的一般方法的感悟與體驗后,進一步提高了學習的自信心。這種教學策略對發(fā)展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起到了良好的啟蒙作用。
二、滲透音素教學,積沙成塔
在教新單詞時,我們應該注重音素的滲透。音素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音標,它是語言的最基本單位。對于我們英語教師來說必須讓學生從小就學好這些音素的準確發(fā)音,掌握好拼讀的能力,這樣對他們的英語學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三年級階段:老師在教學“bed”這個單詞的時候, 借助“圖字卡”,教給學生發(fā)音,同時我們告訴學生,輔音字母的發(fā)音與漢語拼音的讀音很相近,b-[b],d-[d], 但元音字母的發(fā)音有所不同,e讀成[e],領學生讀e -[e],[b-e-d]-[bed],學生學會讀“bed”這個詞,再給出相同音素的系列單詞(不管學過沒學過):let, egg, get, yes, Ben, desk, net, set…讓學生拼讀,學生很容易找到拼讀感覺。
三、分音節(jié)教學,步步為營
利用音節(jié)記憶,由此背出或聽寫單詞也該分步進行,步步都認真“經營”,步步都有“營利”。若要記憶音節(jié)復雜的單詞,首先,劃出音節(jié)。如:flag讓學生邊讀邊寫單詞。其次,讓學生背誦記憶時,遮去f,呈現(xiàn) _lag,要求拼讀完整。再逐步訓練:fla_,fag,f--g,f---,---g.。每一步都有目的,每一步又都以前一步為基礎。將難度分解到最小,就是將興趣和信心提升到最高。 又如:在教學“football”時,可以把它拆分為“foot”與“ball”腳與球,“用腳踢的球”就是“足球”。我還經常以圖表的方式來呈現(xiàn),這樣學生對“football”的意思就會深深的印在腦海里。再比如教學“firefly”時,可以把它拆分為“fire”與“fly”“火”與“飛”,每天背著火在飛的應該是什么昆蟲呢?同學們一下子記住了這樣的單詞。這樣的單詞還有許多,如,basketball, watermelon, grasshopper 等等。
四、巧用韻律詩歌,加強語感
韻律詩歌節(jié)奏鮮明,瑯瑯上口,是幫助學生學習、掌握語音的好形式。因此我校開展了“英語美文誦讀”的學習,第一首就是“Good, Better, Best”內容如下:Good better best. Never let it rest. Till good is better, and better best.學生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對元音音素的讀音感覺越來越準確,并逐步形成語感?,F(xiàn)成的能直接運用于語音教學的韻律詩不是很多,我們就按教學內容隨時編寫。如練習元音[ ]的課上,我編了一首名為“The pat has a black bag”的韻律詩,內容是這樣的:The pat has a school bag.That is a black bag. You can see a fat cat in the pats black bag. 在誦讀過程中,我還配上了富有節(jié)奏感的音樂,學生隨著節(jié)奏打著拍子,組與組之間互相比賽,看誰讀得又快又準確。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英語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運用英語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引導他們運用觀察、發(fā)現(xiàn)、歸納和實踐等方法,學習語言知識,感悟語言功能。在單詞教學中,學生不是簡單的跟讀單詞,而是在教師語音滲透的影響下,讓英語單詞成為跳動的精靈,他們學會自己試讀、識記,而且長時間地堅持,他們由膽怯到自信,由錯誤到基本正確,由默寫單詞的錯誤連連,到默寫滿分而免做英語家庭作業(yè),學生在充滿歡樂、自信、成功的氛圍中學習。這不正是我們英語老師所期盼的情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