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強
摘 要: 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評的雖說是課,但教師作為講課人實際上也是被評對象。在課堂教學評價過程中,評課人與講課人形成評與被評的矛盾,充分運用心理學方面的知識處理評與被評的關系,發(fā)揮課堂教學評價的激勵功能,有助于調動教師的教研熱情,展示教師的教研才能。
關鍵詞: 高中語文 講評課 基本思路
在語文教學中,當人們在某種活動中獲得成功,并引起他人特別關注的時候,往往會產生心理上的滿足感,甚至是自豪感,這種良好的感覺可以激發(fā)強烈的創(chuàng)新內驅力,使其樹立更高層次的理想目標,追求更好的表現(xiàn)。同樣,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中,許多有經驗的評課人都注意評出特色、點出創(chuàng)新,較好的教師、較好的課一般都有與眾不同的優(yōu)點、特色。評出優(yōu)點,可以對教師產生特殊的激勵作用;點出特色,可以培養(yǎng)教師的成就動機,還可喚起其他聽課人對特色的注意,使他們產生學習效仿的心理。下面談談筆者的觀點與做法。
一、語文講評課的分類與講評要點
根據(jù)講評與學生練習與思考的先后可分為練前講、練后講或思考前后講。
根據(jù)講評課的教學水平層級由低到高依次可分為只講答案,講評題意、思路和方法及講評聯(lián)系、誘導創(chuàng)新。
只講答案是最省力、最省時的講法,教師報出習題的答案,希望學生在課后自我消化。如果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自學能力,用這個方法自然不錯。事實上,這是在教師認為題目比較簡單,或者習題多而時間少的情況下采用的,可以說它是題海戰(zhàn)術的產物,其最大的弊端是忽略對學生學習方法、學習技能的培養(yǎng),一定程度上說只講答案的講評是最差的講評。
講評題意、思路和方法比講答案高出一籌,這種方法的最大好處就是讓學生了解解題的過程,學會審題、解題、辨題的技能,其實這是上好試卷講評課必需的。
講評聯(lián)系、誘導創(chuàng)新應該說是講評課的最高境界。一般教師只能圍繞一道題講好題意、講清思路、講明方法,但要從一道題中跳出講聯(lián)系、講創(chuàng)新并非易事,因為它要求教師心中裝的不僅一道題,而是許多題,而且是同類的題,教師通過講一道題使學生掌握一類題,從一個知識點聯(lián)系到整個知識網。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教師啟發(fā)式的講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促使學生講出教師講不出的思路與方法,做到有創(chuàng)新地解題。
講評中不能就題論題,而要借題發(fā)揮,善于將原題進行變形,對某知識點從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和不同起點進行提問。如可以改變習題的提問方式;擴大習題所含知識內容的使用范圍;從某一原題衍生出許多新題目;把某一數(shù)據(jù)用其他數(shù)據(jù)代替;把習題因果關系顛倒過來;把幾個題目組合在一起或把某一題目分解為幾個小題等。這些訓練立足基礎,不刻意求難,學生感到別開生面,饒有興趣,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二、語文講評的基本內容
講評課一般以下列內容為講評重點:全班出錯率較高、得分率較低的題目及相對應的知識點;具有典型性、針對性和綜合性的題目;在以往教學中已多次接觸、多次矯正,但學生仍未掌握的難點;關系后繼學習的重點知識、重點技能;平時教學中疏忽的教學盲區(qū);學生卷面上有獨到見解的題等;上述各項內容往往在同一習題中相互滲透、疊加。
(一)評成績。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在講評課上最想了解的是各分數(shù)段的人數(shù)和試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便確定自己在班中的位次,了解答題中的主要失誤,但不希望公布自己的具體分數(shù)和在班上的排名。因此,評成績時,不要逐個公布,只說明優(yōu)等分數(shù)段的人數(shù)即可,以表揚、鼓勵和鞭策為主,做到促先進帶后進。同時,在分析學生成績進退時,應重相對名次的變化而輕實際得分的升降,以消除試卷難易不同的影響。對因學習態(tài)度不好而無明顯進步甚至退步的學生要給予中肯的批評,做到激勵與鞭策相結合。
(二)主要方法。一是列表法。教師按題目順序列好一張表,把統(tǒng)計結果記在表中。二是記號法。在試卷出錯題號旁打上不同數(shù)量的星號或叉號等符號。三是統(tǒng)計圖法。學生試題出錯率能通過統(tǒng)計條形圖或折線圖較好地反映出來。這樣在上講評課時,既節(jié)約時間又有針對性,還能提高課堂效率。
(三)習題反饋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來源于學生,即把習題答案告訴學生,并編制一張疑難問題統(tǒng)計表,要求每個學生把習題中做錯的題目和有疑問的題目統(tǒng)計一下,老師進行分析歸納。二是來源于教師,教師要認真批閱,在批閱過程中分析學生作答統(tǒng)計表,從中了解學生知識和方法上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shù)。統(tǒng)計出錯頻率時,既可由教師本人查,又可以讓學生舉手記數(shù)。統(tǒng)計結果要詳盡,并使人一目了然。
三、語文試卷講評課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一是課前認真批卷,統(tǒng)計錯誤率,對學生的普遍錯誤要了然于胸。二是學生自愿結合組成學習小組,成員應包括好、中、差各層次學生,人數(shù)五六人。三是每節(jié)課給學生10~15分鐘自主訂正,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通過學生間的互助討論完成部分試題的訂正,并要求學生分析錯誤原因,教師也可指導各小組。四是在小組訂正基礎上集體講評,要求各小組上報未解決題目,進行重點講評,也可講講教師認為應重點強調的內容和方法等。按序講評錯誤率高的題目或按知識點歸類講,也可結合課前批卷情況請同學當小先生講評錯題,或說明錯誤原因,檢查小組學習效果。五是試卷訂正。六是平行性或延伸性習題再反饋。
總之,語文講評課是綜合因素互動的教學,涉及師生、生生、個體和群體、群體和群體之間的綜合互動。語文講評課教學應發(fā)揮講評課的激勵、診斷、強化、示范功能,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落實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只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針對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互動,才能提高教學功效,促使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自我評價與提高,從而提高語文講評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