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
【摘 要】中等職業(yè)學校要確立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各科教學都要根據社會用人要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動手能力談出作者的具體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職學校;生物;實踐;教學方法
中等職業(yè)學校要確立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因此,中職學校的各科教學都要根據社會用人要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生物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呢?
一、理論聯系實際
生物學是與生產、生活、社會現象密切相關的,中職校生物教學要注意與生活實際聯系,加強應用和實踐環(huán)節(jié),以此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這可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些相對新穎的情境來實現。通過真實、全面地模擬和再現生產生活的實際場景、科學研究的過程、科學上的重大發(fā)現、高科技成果等把生物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在一起,增強生物問題的應用性和實踐性。
生活中有很多具有較強的啟發(fā)性、代表性以及應用性的生物現象,讓生物現象進入課堂,教師要多觀察生活,處處留心,注意收集和整理與生物知識相關的素材,將實際現象轉化為生物問題。在轉化過程中要把握以下幾個原則:一是盡可能選擇身邊為絕大多數學生所熟悉的事例,以引起學生的共鳴;二是不能過易或過難,過易則缺乏探索性,過難會使學生望而卻步,很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三是所需的知識與能力應與目前的中職學校生物知識結構與能力要求相適應。
二、強化實驗實訓教學
生物學本身就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在教學中更應注重學生的實驗實訓,要讓學生在實驗實訓中學習,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強化實驗實訓教學,既能加強對理論教學的理解,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驗實訓的安排上,要充分考慮實驗時間的先后順序和內容的銜接,適當減少基礎性、驗證性的實驗,增加綜合性、實用性的實驗內容,使實驗保持知識和技能的連貫性,通過實驗確實提高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
生物學科實驗多,若按照實驗指導進行,對于當代中職生來說,缺乏成功感的刺激。生物實驗教學一直以來都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往往是在教師演示后,學生照著教師的思路演練一遍,從而造成學生成為單純的觀看者或者學一步做一步。此過程忽視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知識形成過程的體驗,學生的心理活動基本上處于被動狀態(tài),觀察、創(chuàng)新能力受到限制,探究問題的興趣和動手能力得不到充分發(fā)揮。因此,有的生物實驗完全可以改成學生研究的課題,讓學生自己去研究。在上實驗課時,不要簡單地照本宣科,而是應提出研究的目標,讓學生組成課題小組去設計,盡量做到與眾不同,讓學生從實驗的材料、實驗方法、實驗效果等角度下手,達到相應的目標。例如,學了《動物微生物》,學生將來就業(yè)的可能崗位是:動物疫病診斷、檢疫、檢測技術等實訓室技術崗位。要求學生通過實訓形成如下動手能力:研究微生物與畜禽的關系,并利用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的知識和技能來診斷、防治畜禽的疾病與人畜共患,讓學生具備畜牧獸醫(yī)行業(yè)專門人才所必需的畜禽疾病診斷、檢測、預防等專業(yè)知識和熟練的職業(yè)專門技術能力。為此要求開展如下實訓:實驗實訓一,顯微鏡油鏡的使用及細菌形態(tài)觀察方法;實驗實訓二,動物微生物檢驗中常用玻璃器皿的準備;實驗實訓三,細菌標本片的制備及染色方法;實驗實訓四,常用培養(yǎng)基的制備;實驗實訓五,細菌的分離培養(yǎng)及培養(yǎng)性狀的觀察技術;實驗實訓六,細菌的藥物敏感試驗(紙片法)技術;實驗實訓七,外界環(huán)境微生物測定技術;實驗實訓八,實驗動物接種技術;實驗實訓九,病毒雞胚接種技術;實驗實訓十,雞新城疫病毒的紅細胞(血)凝集與凝集抑制試驗(微量法)操作技術;實驗實訓十一,真菌的檢驗技術;實驗實訓十二,凝集試驗;實驗實訓十三,瓊脂擴散試驗技術。
三、開展社會實踐調查
開展社會實踐調查與撰寫調查報告旨在培養(yǎng)學生接觸社會、從社會中直接獲取資料和數據的能力。在生物教學中不能忽略這方面的教學內容,開展社會實踐調查活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為目的,以學科的基本結構為內容,以不斷探索為步驟的一種學習方法。通過開展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意識,獨立解決問題和預見未知的能力,引導學生對提出的課題進行分析、討論、綜合、并得出結論。
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調查,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生物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觀察能力,科學思維能力,也能促使學生形成尊重事實、堅持真理的科學態(tài)度。如通過開展環(huán)保調查,不但鍛煉了中職生的動手能力,也增強了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和責任。
同時,實習是組織學生到將來可能的就業(yè)部門從事一定的實際工作,以獲得相關的實際知識和技能,鞏固和加深理論知識,培養(yǎng)實際操作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我們知道,能力是在實際鍛煉中發(fā)展起來的,沒有實習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動手能力基本是“紙上談兵”,不能較好地形成真正的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