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保
【摘 要】籃球運動是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學生最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本文立足于教學實際,通過文獻資料法和觀察實踐法,同時,結合在教學中的經驗和體會,對目前中學籃球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了闡述,并就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期對優(yōu)化中學籃球教學提供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中學;籃球課;教學現(xiàn)狀;改革對策
1 前言
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當前,教育正向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方向穩(wěn)步發(fā)展。中學體育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精神素質的雙重任務,籃球一直以來就是學校體育課程內容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在校學生最喜愛、參與最多的運動項目之一。目前,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采用的是選項教學,籃球運動已經成為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所熱衷的運動項目之一。同時,在中學體育課的教學中以籃球作為素材的教學內容日益得到廣泛運用與提高,充分顯示出籃球教學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日益突出的地位。就當前整體上來看,盡管在教學的觀念、內容、方法等方面有一定的突破,但是在形式上依然表現(xiàn)出“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重技術,輕理論”和“群體教學,忽視個性”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也抑制了學生學習和練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針對如何進行中學籃球改革進行探討,提出建設性建議。
2 中學籃球教學現(xiàn)狀研究
2.1 籃球教學方法、組織形式過于單一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整體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關系著教學效果的好壞、教學工作開展的成敗以及教學效率的高低。中學籃球課程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講解法、示范法以及糾錯法。近年來,盡管一些具有時代特點的教學方法如情境法、發(fā)現(xiàn)法、競賽激勵法、游戲法以及多媒體教學等雖已被應用,但使用的頻率相對偏低,說明教師在教法選擇與應用方面思想轉變較慢,以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方法使用的效果。在教學組織形式上,籃球教師一般都是按照動作概念講解、動作示范、學生練習以及老師糾錯等步驟進行,單純強調了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許多學生在課外半場三對三、四對四打得積極、盡興,課內卻變得死氣沉沉,甚至出現(xiàn)厭課、逃課現(xiàn)象,所以出現(xiàn)了學生喜歡打籃球,但不喜歡體育課上的籃球教學。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技術好的學生想要學些難的技術,基礎差的學生想要學些基本的、有用的技術,教師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較少考慮學生水平的差異性,導致學生掌握技術、戰(zhàn)術以及理論知識參差不齊,從而影響著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
2.2 籃球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
中學籃球教學中,教學內容的安排是引起學生動機、維持興趣以及促進學生有效率地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師專業(yè)能力的展現(xiàn)。目前,中學籃球教學通常是由易而難、簡單而復雜、基本到應用等原則,循序漸進。按照教學大綱的規(guī)定,初中籃球教學內容分為基本技術、簡單戰(zhàn)術和教學比賽三個部分;高中籃球教學階段則是以復習和鞏固初中學過的技術、簡單戰(zhàn)術為主要內容,適當增加難度較大的技術(搶籃板球、跳投)和其它一些簡單戰(zhàn)術配合。由于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內容繁多,作為教學內容之一的籃球課程,其教學時數(shù)有限。在這樣有限的時間內,大多數(shù)體育教師都是把籃球教學內容分為移動、球性練習、傳接球、投籃以及教學比賽等幾個主要方面。教學內容的安排主要側重于技、戰(zhàn)術的學習,而忽視了學生體能的提高、籃球意識的培養(yǎng)以及籃球理論方面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這樣的教學內容導致學生體能薄弱,對抗能力差以及籃球理論知識的匱乏。這是與/健康第一、全面發(fā)展0的新課標相違背的。
2.3 籃球教學設施場地缺乏,籃球教學師資力量薄弱
體育場館、器材的配備是學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行體育教育,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人才的重要物質條件?;@球場地設施是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籃球教學、課外籃球活動和課余籃球訓練正常進行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條件。隨著全國中小學學生人數(shù)的不斷增多,籃球場地、設備設施的缺乏問題慢慢凸顯,近年來,雖然有的中學都在不斷修建室內籃球館,以彌補籃球教學場地不足的問題,但是這些場地大多數(shù)只是用于少數(shù)學?;@球隊隊員,并未達到物盡其用的效果。另外,中學籃球教師一般都是身兼籃球、田徑以及其它體育項目的教學任務,有的體育教師并非籃球專項出身,他們在籃球專業(yè)理論知識、自身籃球運動能力的這些方面有明顯不足。這些都是限制中學籃球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
3 中學籃球課程教學改革對策分析
3.1 中學籃球課程教學模式、組織形式改革對策分析
目前,中學大多數(shù)體育課程的教學,無論什么項目,都是沿用了傳統(tǒng)的三段式教學模式,即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近年來提倡的快樂體育教學實際上就是將傳統(tǒng)、固定的體育教學模式變成一種隨意、開放的教學組織形式?;@球教學要通過游戲和比賽的形式,教授學生學習籃球規(guī)則及戰(zhàn)術意識,發(fā)展學生抉擇及解難能力,使得學生能按照自己的能力來運用適當?shù)募夹g,進行籃球比賽,從而享受比賽帶來的快樂。例如,教學針對性的伸展活動代替?zhèn)鹘y(tǒng)教學中的開始部分;用籃球游戲或者比賽來作為學生學習基本技術和戰(zhàn)術意識的手段。在組織形式教法上,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基礎及水平的不同,將學生劃分為不同水平層次的小組,然后針對不同水平層次的小組,采用不同的練習內容和練習方法。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并佐以教師或體育骨干的指導后,再根據(jù)學生對所學內容掌握情況,將原來各低水平組的學生在其動作技術提高的情況下,上升到上一階梯水平層次的小組中去練習,余以類推,直至完成教學任務。對于某些難度較大的籃球技、戰(zhàn)術的教學,可采用播放視頻給學生加以解析, 同時將技戰(zhàn)術運用到不同的情境中進行實地教學。這樣的教學組織形式,不僅調動不同水平、不同性別的學生對籃球基本技術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利于降低學生課堂上的身心負荷。
3.2 中學籃球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對策
籃球是一項集體的競爭的運動,由投入籃圈的球的多少來決定勝負的游戲。在整個籃球課程的教與學的過程中,無時無刻都必須有實踐、比賽和親身體驗才能獲得籃球技術,這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在籃球教學中,將不再以基本技術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取而代之的是以籃球規(guī)則、戰(zhàn)術意識、抉擇和解難能力作為教授重點。這樣的教學內容就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重技術、輕意識等缺陷,使學生在不斷了解籃球之后,再來學習基本技術內容,這樣的教學內容將不斷強化學生的籃球知識,達到教與學的雙贏。
3.3 中學籃球課教學場地設施、師資力量的改革對策
對于那些有條件的中學,在充分利用好已有的籃球教學場地設施基礎上,提倡上級領導主管部門對于中學籃球場地器材設施的投入;對于那些經濟條件稍差的中學,則需要體育老師充分運用不同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開發(fā)更多試用籃球教學的設施。例如,通過籃球規(guī)則的簡化和教授學生的減少來滿足教學需求。在師資方面,學校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籃球專業(yè)教師的考核,在籃球技術以及籃球理論知識,來提升教師的籃球教學水平,同時在教師的引進方面,要轉變思想,按學生男女比例引進符合教學要求的女性老師,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吳忠義.中學體育課程改革的反思與對策[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0(3)
[2]林政梅.領會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與分析[J].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6(2)
[3]甄利芳.臨沂市中學籃球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