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 要: 高職高專院校教師通過說課促進專業(yè)和課程的交流,使得高職理念進一步深化,從而提高教學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在高職高專院校開展適度的說課活動能起到正面引導的作用,但是頻繁而無反思的說課使得說課成為“走形式,無效果”,因此教師要對說課進行深刻反思,發(fā)揮說課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 高職高專教師 說課 原則 注意問題 思考
高職高專院校教師說課是結合院校的特點,根據一門課程的一本書、一章或一節(jié)的教學內容,依據課程標準、教學進度表,結合教材特點及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口頭表述對教學內容的把握,構思課堂教學的策略、教法與學法、過程等的新型教研活動,從而集思廣益、交流溝通,實現師生教學相長、新老教師互幫互促、共同發(fā)展的目標。說課對于教研室建設和教學團隊的形成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1]。
一、高職高專院校教師說課原則
(一)實事求是。
雖然高職院校學生有指定的教材,但是教師并沒有嚴格參照書本,這是因為大學生的專業(yè)范圍寬泛,內容繁雜,顯得教材流于形式。而在說課中,教師羅列很多新教法,但是沒有具體落實到教學過程中,因此顯得華而不實。教師說課的理論沒有科學依據,顯得道聽途說,或者沒有上升到專業(yè)的理論層面。
(二)與時俱進。
教師說課仍然沿用很久以前的老教法、老知識,尤其是教經管類課程的老師,更應該結合實政,理論聯系實際,擴充教學知識和內容,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
(三)開拓創(chuàng)新。
教師說課缺乏學科或者專業(yè)特色,就會顯得大眾化。這迫切需要高職院校的教師發(fā)揮聰明才智,積極開拓創(chuàng)新,謀求教學的新思路、新規(guī)律、新教法等,進一步體現師生互動的特點。
二、高職高專院校教師說課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做好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
說課與課堂教學研究相輔相成,教學設計巧妙,教學陳述到位,才能給學生上好課,否則就顯得根基不牢——“空中樓閣”。而沒有上課經驗的老師談說課只能是——“紙上談兵”,毫無價值。
(二)準確地把握專業(yè)術語和概念。
在陳述教法和學法的時候,一定要抱著科學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做到嚴格和規(guī)范。尤其是在語言上要做到精練嚴謹、生動有趣、通俗易懂和環(huán)環(huán)相扣,防止教給學生錯誤的信息,發(fā)揮老師言傳身教的作用。優(yōu)秀的說課稿就像優(yōu)良媒介,無障礙的溝通連接說課者與聽課者。
(三)上課方式選擇最合適有效的方法——小組活動。
在上課過程中,必須提前做好課前準備活動,如:教學活動中的哪些任務項目需要通過小組協作活動完成,具體有什么樣的要求?達到什么樣的目標?而每項要求需要幾個人(6人或者8人)為一組配合完成?小組如何分工?小組如何進行展示和評價?如何防止小組同學搭便車的現象?如何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夠揚長避短?而在小組活動結束后要進行積極的教學反思,教師要強化職業(yè)教育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2],增強教學效果,才能發(fā)揮小組教學的作用。
(四)選擇合適的探討話題。
前提是教師要充分備課方才有效。當然我們并不排除因應課堂活動的瞬時性而發(fā)揮教學機智。探究的話題應該是能給予大學生一定的知識能力基礎,體現價值性、未知性、開放性,即探究性話題名沒有標準答案。教師能讓大學生享受開拓創(chuàng)新、發(fā)現的樂趣,或是聽別人展示而深受啟發(fā)思考的話題,才有探索的價值。
(五)說課教師發(fā)揮“三位一體”的作用。
即說課者——本我、說課教學者——教師之我以及說課學習者——學生之我?!拔摇毙枰m時變換角色。為了追求有效教學[3],要扮演組織者、引導者、旁聽者和學習者的多重角色。
三、高職高專院校教師說課思考
(一)說課如何處理好上課的形式和內涵的關系?
長久以來,說課被老師們看做是一種競技活動,而忽視了它的本質功能——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教學效果的增強,讓說課成為高職院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源需求。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注重課件的華麗,教法學法的炫耀和展示,而不注重本身教授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及學生的學習效果。課件只是一種載體,蘊含在其中的知識和方法才是學生學習的根本。因此教師應該協調好形式和內涵的關系,任課教師要多讀書,多感悟,多抓內涵建設。教師要升華人格、陶冶情操、提升能力、完善自我,堅持教學反思,在思考中升華,在感悟中提高,既讓課堂生動有趣又讓學生掌握知識。即說課要做到外在華麗,內在豐富。而且高職院校不能讓說課流于形式,要注意活動開展的頻次和實際效果,以教師為本,讓教師逐步提高教學水平和工作績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人格得到升華,性格得到陶冶,能力得到提高。
(二)在實訓過程中如何調動全部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在說課的時候,采取的教學方法能否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從教多年,發(fā)現有一小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調動,要讓課堂教學效果更佳,不得不重視這部分群體的學習效果。首先,教師要進行積極的換位思考,考慮這部分學生的真實感受,是學不會還是不愿意學?前者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問題,可以通過給學生補課,攻克重難點。后者是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問題,可以通過給學生進行多次溝通交流,改變他的認知和意識,提高學習興趣。也可以通過給這部分學生晉職的方法,如當小組長或者委以重任,讓他們感到自己“很重要”。其次,教師要積極發(fā)揮體驗式教學模式的作用。它通過各種真實情景的體驗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強調重視師生的雙向情感體驗。高職高專院校要緊密圍繞高職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4],重點在于培養(yǎng)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技能的獲得也需要體驗得到。體驗式教學的最大特點在于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區(qū)別于傳統的講授法,學生也可以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如高職院校的技能大賽,就是重要的體驗教學法,通過讓學生完成項目或者任務,學習理論知識,掌握實踐方法,提高技能水平。
(三)教師如何正確評價自我,克服職業(yè)枯竭,快樂工作?
高職高專院校教師在別人看來,好像有寒暑假,被認為工作很輕松,實質上,要投入更多的閑暇時間到工作中,比如備課、改作業(yè)等都是隱性勞動的表現。一部分中青年教師感到身心疲憊,工作消極,績效降低。職業(yè)枯竭表現在情感衰竭、去人格化、無力感、缺乏職業(yè)道德等方面。首先教師要熱愛教育職業(yè),形成正確的職業(yè)理想,培養(yǎng)執(zhí)著的敬業(yè)精神。個體對職業(yè)的認知會影響他對職業(yè)的情感態(tài)度,同時也會影響其職業(yè)心理。教師雖清貧但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傳承文明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培養(yǎng)優(yōu)秀學生也體現了自身價值,獲得了成就感。因此,教師要熱愛學生,堅持教育理念,正確評價自我,固守清貧,保持理性,提高人格。其次,教師要注意勞逸結合,學會自我調節(jié),保持健康快樂的心情。教師要調整心態(tài),享受工作過程,兼顧教學與科研,適當設立目標,充實自我,達到自我激勵。
參考文獻:
[1]朱海濤.對高職高專院校教師說課問題的探索與研究[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12(9).
[2]劉勇.“說課”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研究[J].瀘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4).
[3]周云.以說課競賽為重心培養(yǎng)學生說課能力的探索[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12).
[4]王麗靜.“說課”——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課題[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0,VOL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