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
摘 要:委婉語在人際交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段,而且是一種隱含會話含義的語言現(xiàn)象,從語用學角度分析,委婉語是一種違反合作原則的間接言語行為,有助于順利交際,恰恰是為了禮貌原則與面子論的需求。語境對于委婉語的理解與運用至關重要。同時提出了委婉語的語用研究對于英語教學的啟示。
關鍵詞:委婉語;語用學;外語教學
1 引言
委婉語( euphemism)是人們在交際中用來表達不宜直言的人或事物的言語,是人們談論那些令人不快或尷尬的事情時,所使用的較為禮貌的說法。委婉語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是人類語言使用過程中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梢哉f,委婉語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為謀求較為理想的交際效果而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
語用學是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話語,特別是研究在不同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下如何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束定芳( 1995)根據(jù)Grice和Leech的理論,闡述了委婉語的使用與言語交際過程中的三個原則的關系,并提出了有待解決的有關委婉的問題。徐海銘(1996)在他的《委婉語的語用學研究》一文中,運用語境理論、會話合作原則、關聯(lián)理論對交際中委婉語的選擇、理解及應遵循的原則進行論述,并對交際中策略委婉語進行了討論。本文是在現(xiàn)有的委婉語的語用學研究的基礎上,主要從語用學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論即間接言語行為和合作原則來分析英語委婉語,旨在對英語委婉語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以便在交往中更為有效、得體。
2 英語委婉語的語用分析
2.1 委婉語與間接言語行為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在很多情況下不是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通過某種特殊的方式間接地表達出來。語言中使用的這種“轉彎抹角”的現(xiàn)象稱為語言的間接性。從言語行為的角度來看, Searle ( 1975)認為間接言語行為是指通過一個言語行為來間接地實施另一個言語行為。例如,“Its cold in here. ”的說話者只是在陳述一個簡單的事實,那么他的語言是直接的。如果他的意圖是想通過他的語言來促使聽者做出語言以外的什么事情,如打開空調,那么他的語言就是間接的。人們的交際活動常常有各種各樣特定的交際意圖,容易與他們的利益發(fā)生沖突。委婉語這種間接言語行為的出現(xiàn),可以使矛盾沖突的言語行為得以進行,有利于交際的實現(xiàn)。
2.2 委婉語與合作原則
1967年哲學家H. P. Grice在哈佛大學作演講時指出, 為了保證會話順利進行, 談話雙方必須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則。于是他提出了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它由四條準則構成,總的說來,這四大準則要求說話人說實話,講得簡明扼要,不要含糊離題。而委婉語的使用恰恰違背了這四個準則,因此,聽話人一方要根據(jù)當時的語境,須從委婉語的背后領會其言外之意,并推斷說話人的真正意圖。
3 委婉語的語用研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委婉語是人們在交際中為達到各種交際目的而采取的語言技巧。因此,正確地解讀并運用委婉語關系到交際能否成功。對此,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幾點嘗試性的建議。
1、從語用的視角理解委婉語委婉語不僅包含詞和短語,而且指的是一種隱含會話含義的語言現(xiàn)象,因此英語教學中教師不應當將英語教學僅僅局限于純粹的語法訓練、語言訓練,還應當幫助學生理解語用原則在實踐中的具體運用,提高學生的元語用意識,即有意識地分析語言使用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更新觀念,站在一個全新的角度對教學進行重新審視,并據(jù)此優(yōu)化和改善教學結構,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提高語言能力的機會。目前,我國的外語教學,特別是中小學外語教學,普遍存在著一種錯誤傾向,即在語言形式和語言功能之間劃等號。比如有些教師和學習者錯誤地認為,發(fā)出命令須一律使用祈使句,提問一律使用疑問句。而事實上,某一語言形式在使用中往往對應著幾種功能。言語行為理論告訴我們,當一個人說話時,大多數(shù)情況下同時實施了三種行為(言內之力、言外之力、言后之力),而其中言內之力,即語言的形式,包括語音、詞匯、句子等。言外之力即說話者的意圖,從交際的角度看就是話語的語用功能。
2、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意識語言是人類交際的工具,是社會生活的反應。委婉語作為語言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社會的道德、民俗、政治和社會心理等文化現(xiàn)象的一面鏡子。它不能脫離社會文化而孤立存在,因而英語委婉語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對于那些日常交往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委婉語,教師應著重介紹一下這些委婉語的文化背景知識,以使學生們對委婉語有一個全面正確的了解。一種文化認可的道德、價值觀念不一定適用于另一種文化;同一種概念在一種文化中需委婉間接地表達,而在另一種文化中則無需如此。在英語國家,特別是美國,人們傾向于給那些體力工作者起一個委婉的稱呼,而在中國就比較少見。我們有時稱清潔工為城市美容師,但這不是一種委婉稱呼,而是一種贊美、褒揚,且多見于書面語。我們是無論如何不會稱門衛(wèi)為custodial engineer(管理工程師)的。這與價值觀念有密切關系。但也有一些委婉語找不到自己的對應詞。在英語中有哪一個詞能與“薨”對應呢?由此可見,委婉語與文化密切相關。委婉語的文化特性提醒我們:對文化背景知識的掌握了解對于正確地解讀委婉語至關重要。
綜上所述,由于其重要的社會作用和獨特的文化色彩,委婉語應該在外語教學中占有一席之地,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Searle, J. “Indirect speech acts”, in P. Cole & J. Morgan (eds.), 1975.
[2] 何自然. 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 ].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3] 束定芳、徐金元. 委婉語研究:回顧與前瞻[ J ]. 外國語, 1995,(5) : 17 - 22.
[4] 田九勝. 委婉語的語用分析[ J ]. 福建外語(季刊) , 2001,(2) : 18 - 21.
[5] 徐海銘. 委婉語的語用學研究[ J ]. 外語研究, 1996, ( 3) : 21- 24.
[6] 梁紅梅.委婉語的語用分析[J].天津外國語學報,2000,(1).
[7] 孟宏黨.跨文化語用失誤與英語教學[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報,2001,(3).濰坊學院學報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