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淑媚
摘 要: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首要任務,如何提高識字教學效率也就成了當前低年級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與最終目標。《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音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和眾多的課例,闡述了提高小學識字教學效率的一些策略:采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培養(yǎng)識字習慣;轉變學習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識字樂趣,培養(yǎng)識字能力;識字教學與兒童生活聯(lián)姻,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識字,增加識字量。
關鍵詞:識字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策略
識字是小學生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最基本要求。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首要任務,致力于再生和利用識字資源對于轉變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低年級識字教學具有重要意義。也因此,近年來,擴大低年級的識字量,引導學生提前閱讀,已成為許多小學語文老師的共識,但由于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我們教師往往從主觀愿望出發(fā),漠視學生的學習需求,任意進行“灌輸”“注入”,致使一些學生對識字感到厭煩?!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首先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為有了這種喜歡和愿望,可讓學習漢字變得更輕松、更生動;有了這種喜歡和愿望,那么識字效率就能得到提高。那么,如何讓學生開始接觸漢字時,就喜歡上漢字,愛上漢字,從而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呢?在實踐中,本人有如下幾點思考:
一、采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培養(yǎng)識字習慣
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原動力。學生只有對所學的內容產生了興趣,才會愉快地、積極主動地學習,并充分調動自己的內在潛能。低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我們就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根據(jù)不同的識字內容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使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內容、方式、手段充滿好奇心,產生強烈學習的欲望。
1.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心理學證明,動態(tài)變化著的事物特別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針對小學生這種心理狀態(tài),利用多媒體識字,能使?jié)h字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出現(xiàn),使?jié)h字的音、形、義不再脫節(jié),并且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濃,這正是識字的一個好辦法。
2.組織充滿童趣的識字活動,提高識字效率
在識字課上,為了活躍課堂氛圍,我們應該下意識地把識字變成有趣的活動和游戲,讓學生自主地、愉快地識字。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學生學習直接動機的激發(fā)需要教師運用多種手段,一改以往識字課堂上機械化的讀背,營造出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寓教于樂。比如,初讀所學的生字時叫做“和生字寶寶打招呼”;生字組詞時叫做“給生字寶寶找朋友”;同偏旁字的生字歸類叫做“送生字寶寶回家”等。充滿童趣的兒童化語言說來簡單,卻能給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快樂,并活化了課題氛圍,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在生字鞏固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采用猜字謎、編字謎,添減筆畫、變身游戲等活動。不管采用何種方式,都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既能達到教學目的,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轉變學習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識字樂趣,培養(yǎng)識字能力
1.重現(xiàn)教給識字方法,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能力
新課程標準致力于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學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隨之配套的新教材進行了大膽的改革,編排了科學合理的識字教學內容,主張“多認少寫,認學分離。”我們要順應要求,開發(fā)多通道的識字途徑,比如,借助拼音識字、奇特聯(lián)想識字以及閱讀識字等方法,引導學生采用正確有效的識字方法,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識字能力。
2.引導學生尋找漢字規(guī)律,在有趣的造字法中識字
漢字是最古老、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識記漢字是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的。在指導學生識字的過程中,可根據(jù)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進行教學。在識字過程中結合具體的字自然滲透造字法,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大膽地運用這些方法,學生的識字能力在實踐中就能逐步提高。
另外,還要注意給學生留有自由識字的空間,經常引導學生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你還有更好的記字方法嗎”,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充分發(fā)揮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造能力。
三、識字教學與兒童生活聯(lián)姻,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識字,增加識字量
1.積極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讓識字與生活同步
漢字的創(chuàng)造源于生活,識字教學也應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提倡識字與生活相結合,不僅是識字本身的需要,還是充分利用生活資源識字的渠道。學生作為社會生活中的一分子,每天與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打交道,他們學習的渠道多種多樣。他們除了在學校學習外,還可以在社會上,在家長和同學的相處中,在各種圖書、電腦網(wǎng)絡中,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因而,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在這方面進行引導。例如,讓學生把全班同學的姓名收集在一起,互相認一認這些字;教完《在家里》一課,就鼓勵學生給學?;蚣依锏奈锲焚N標簽等。這樣一來,教學就打破了只局限于課堂、課本的做法,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利用周圍的環(huán)境學習語文,引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識字,就會建立一個識字教學的開放體系,實踐新課標的理念。
2.及時交流識字成果,保持學生課外識字的興趣
我們還要做到及時交流識字成果,這樣有利于保持學生課外識字的興趣??梢宰寣W生每天識一個課外的漢字,拿到班級中交流,當一回小老師。也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平時所認識的字教給組內的小朋友。這樣一來,教會了別人,也鞏固了自己所學,在交流中成為人師。這樣的識字教學中,學生多了一份快樂,多了一份進取,多了一份責任。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教師運用合理的教學策略,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獲得更大的識字量,并將這些字層次化、結構化地儲存,便于學生提取。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形成識字技能并且學習運用這種程序性知識,就能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這樣將使會學生愛上識字,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魏薇.小學語文教學法.齊魯書社,2002.
[2]杜振標.小學語文教學案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03.
(作者單位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qū)瑤溪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