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
摘要:中學語文閱讀有效教學的目標是:通過閱讀促進學生語言的發(fā)展,陶冶學生的思想感情;創(chuàng)建多向互動的閱讀教學方式,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立自我閱讀的計劃、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掌握閱讀的方法,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是中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語文教學;閱讀教學;有效閱讀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9-064-1
一、培養(yǎng)閱讀興趣
興趣與能力的關系是辯證的,學生的興趣一旦被激發(fā),他們便會對閱讀發(fā)自內(nèi)心的渴望和要求,這時他們才會對文本愛不釋手、廢寢忘食,思維的閘門也會隨之自動啟開。不少學生對閱讀沒興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不知如何去讀而產(chǎn)生畏難情緒,有的認為閱讀枯燥無味,讀只是為應試而被動地閱讀,有的片面理解閱讀無非是積累一些名言警句,生字新詞等等。針對這些情況教師在課堂上應首先使學生明確閱讀作為“學習之母,教育之本”。對提高語文能力的重要性,使他們明確目標,從而產(chǎn)生動力。其次就是在閱讀過程中,多方面介紹一些與作品相關的文學常識、作品背景、作者及生平等,使學生產(chǎn)生好奇心,促使學生去用心讀作品,還可以選擇一些名家名篇、名段,讓學生咀嚼,體會其中的美妙境地,也可利用掛圖、配音、影視、講故事編影視劇等方式讓學生親身走進文本。再次就是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讓學生從多方面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具體作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報刊雜志中擇取一些貼近學生生活而又短小精悍的美文印發(fā)給學生,特別是偏重于親情、友情的文章,因為貼近生活才容易使學生撞擊出思想的火花,學生才會有閱讀興趣。另外《語文課程標準》還重點推薦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學經(jīng)典,教師可以通過對這一類作品的推薦,培養(yǎng)學生閱讀一流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品味和趣味。
二、重視閱讀主體
《新課標》強調(diào):“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必須強調(diào)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fā)現(xiàn)、自行構筑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重視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主要是指:把閱讀的機會和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閱讀、自己去發(fā)現(xiàn)、甚至創(chuàng)造文本的意義,即在閱讀教學中首先要安排學生自主閱讀;其次,把發(fā)表見解的機會和權利還給學生,允許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提出自己的疑問,讓學生自由理解和評價作品,即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平等對話、合作交流。這其中關鍵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好教師的教學應該使沒問題的學生有問題,使有問題的學生探究解答問題,并產(chǎn)生新的思維和想法,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這樣,我們的教學才真正達到了新課程設定的目標。
三、掌握閱讀方法
教學生學會用圈點批注法。閱讀時邊思考邊動筆,可以抓住重點,深入理解,培養(yǎng)學生圈點勾畫和作批注的習慣?!叭c勾畫”不僅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潛能,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記憶效率,而且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揣摩研讀文章的興趣,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自學能力。用好圈點批注這一閱讀方法,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文學作品人物形象的理解。中學生由于閱歷的局限以及過分的追求故事情節(jié),對人物形象的把握,流于表面。而圈點批注這一閱讀方法,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點。閱讀名著過程中,可以指導學生找出能體現(xiàn)人物形象的語句、段落、篇章,加以品味,能夠迅速把握人物的形象。圈點批注這一傳統(tǒng)閱讀方法能有效提高學生閱讀名著的能力。
又如,教會學生學會用精讀、略讀、朗讀、默讀、速讀等閱讀方法。根據(jù)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以及閱讀的目的,應該選擇相應的閱讀方法。選擇適當?shù)拈喿x方法,能夠大大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閱讀質(zhì)量,也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古人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閱讀方法實際上是人們?yōu)槿〉昧己玫拈喿x效果而在閱讀過程中所采用的閱讀行為方式與手段的總和。閱讀主要是一種感知過程,有效閱讀方式本質(zhì)上是感知與思維的方法。
四、養(yǎng)成閱讀習慣
1.要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學校、家庭應注意營造閱讀氛圍,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教師、家長要言傳身教,當好楷模。學校努力營造讀書氛圍,讓讀書成為時尚,讓書香飄滿校園,讓讀書成為良好的習慣,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師生的文學修養(yǎng)。家長普遍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讀書,家中必定要有書可讀,父母讀書多的家庭,孩子也愛讀書。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父母的言行自然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正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合理利用時間讀書。養(yǎng)成良好的時間觀念是一個人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利用空余時間閱讀,東漢學者董遇善于抓三余“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這三種空余時間讀了好多書。教育學生堅持每天總空出一小段時間來讀書,哪怕就讀那么幾頁,堅持下來就是一本了。最好在入眠之前安排時間閱讀,因為晚上睡覺時大腦會處理長期記憶,如果讀完書馬上睡,那么大腦處理的雜訊會很少,會把讀到的東西記得很牢,所以讀完書馬上入眠是最有效率的。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