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要:隨著所學內容的增多,學生“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到了初二下學期,有部分學生甚至對學英語完全失去了信心。為能解決這一難題,筆者在英語教學中活用“小組活動”的教學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英語課堂;小組活動;提高效率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9-090-1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標下的一種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是根據一定的情況,將學生分成一定形式的小組,教師根據各小組的特點,分別與各小組接觸進行教學或布置學生共同完成某項學習任務。每個小組一般由六個(優(yōu)等生一人,中等生兩人,后進生三人)程度各異的學生組成,每隔一段時間,小組要重新組成,永遠保持“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學習程度。
一、運用小組活動,優(yōu)化課堂教學
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的發(fā)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fā)點和歸宿。近年來為了改革外語課堂教學,提倡任務型教學法,而這種方法很適合運用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信心,而且也使學生有機會相互切磋求解,相互合作,學生的各種能力都得以鍛煉和發(fā)展,學生的成績能夠大大提高。
課堂教學中的小組活動是學生的獨立活動。每個學生都是活動的主人,是積極主動的協調者和創(chuàng)造者。強化相互合作的小組活動是英語課堂教學的手段之一。它可以在每節(jié)課的一定階段進行,也可以在一個單元的某個階段進行,例如閱讀課:在Whilereading或Postreading環(huán)節(jié)設置任務,讓生小組合作。每組讓那名成績好的(一般是性格外向,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任組長。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既是確定教學目標的主導者,又是參與者。小組長是小組的負責人,按要求組織本組的討論和學習活動,檢查學習情況,向教師反饋本組完成學習內容的情況,幫助后進生學習。后進生由于得到教師的鼓勵和小組的幫助,會逐步嘗到學習的樂趣,其學習勁頭更足。實踐證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小組活動方式,有利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人人都得到鍛煉和展示的機會,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二、運用小組活動,培養(yǎng)思維能力
“小組活動”教學立足于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突出學生自學、小組討論、組際交流的教學形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去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探尋知識,在程序式的學習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英語新教材,從數量和內容等方面加強和豐富了各種類型的訓練。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注意知識的遷移,提高解題能力。在學會使用某個知識點后,可以練習一些演變題。通過演變這些練習題,可以對所學知識及時遷移,使認識的范圍更廣,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深,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語法課對于學生來說很枯燥,尤其是時態(tài)和語態(tài),很多學生在單個教學時還能湊合聽懂,可一旦把幾種時態(tài)和語態(tài)混在一起復習時,他們就顯得手足無措了。于是我在初三復習時先呈現書中的機械性知識,然后利用現在非常流行的學生也非常熟知喜愛的江南style設計題目,題目包含了各種時態(tài)和語態(tài),接著小組活動完成習題,整個過程在開心、放松的氛圍中進行,無需老師繁瑣的講解,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三、運用小組活動,培養(yǎng)閱讀能力
“小組活動”教學是以學生個人自學為基礎的一種教學模式,學生首先根據學習目標和要求閱讀教材,然后去思考問題,探求知識,如學習時,學生要根據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閱讀課文,先用較快速度瀏覽課文,了解此節(jié)課的結構及段落,明確重、難點;仔細閱讀,準確完整地理解內容;最后重點閱讀,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歸納整理,形成知識體系,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質,讓學生學會學習。如在學譯林版八年級上冊Unit 4Wild Animals時,讓學生們討論為什么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面臨絕種,我們應該為他們做些什么,讓學生查閱大量的資料,這樣既豐富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他們自學和閱讀的能力。Reading學完后,要求每小組根據自己之前查的各種資料就某一種動物寫一份調查報告,每個成員寫一篇有關動物的文章,除了寫出他們的外貌、生活習性外,還要寫出他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呼吁大家要保護動物。
四、運用小組活動,培養(yǎng)心理品質
現在獨生子女多,在家父母事事謙讓,以他們?yōu)橹行?,基本上能滿足他們要求的都盡力達到,導致這些學生不知與人分享任何東西,很自私只考慮自己。而“小組活動”強調了小組討論和組際交流,評價學生行為時,不只是依據個體的進步程度,而是注重一個小組的整體進步,每個小組獲得的成功都依賴于小組中各位同學的共同努力,使教學活動成為教師、學生、教材、環(huán)境之間的多邊多向的信息傳遞活動,突出了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學生個人目標與群體目標之間相互聯系,由此在學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愛、互尊的良好人際氛圍,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協助的精神,發(fā)展了學生積極向上、民主科學的良好心理品質。我今年帶的是初一,剛開始運用小組活動時,經??吹綄W生在合作時,要么自己做自己的,要么閑待著看熱鬧,要么爭得吵起來,這種狀況一直持續(xù)了近兩個月。我在評價成績時故意不提個人,只提小組,他們漸漸地發(fā)現了自己的問題,要想取得榮譽要靠集體的力量。小組活動帶來的收獲不僅僅是成績的上升,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優(yōu)秀的心理品質,讓我更加有信心敢于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他們,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