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威
奧沙利鉑聯(lián)合方案介入治療肝癌臨床研究
張志威
目的探討奧沙利鉑聯(lián)合方案介入治療肝癌的安全性及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128例肝癌患者的臨床資料, 所有患者隨機分成聯(lián)合方案組(64例)和對照組(64例), 前者給予奧沙利鉑聯(lián)合氟脲苷以及絲裂霉素, 后者僅給予奧沙利鉑進行治療, 探討奧沙利鉑聯(lián)合方案介入治療肝癌的安全性及臨床療效。結果治療2周后, 聯(lián)合方案組谷丙轉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值、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 TBIL)值和白細胞(white blood cell, WBC)數(shù)改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比較, 兩組治療后肌酐(SCr)值、血尿素氮(BUN)值、血小板(PLT)數(shù)、紅細胞(RBC)數(shù)變化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聯(lián)合方案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上采用奧沙利鉑聯(lián)合方案介入治療肝癌對患者肝、腎及血液循環(huán)等功能無顯著影響, 具有較高安全性, 對大部分患者治療效果確切,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奧沙利鉑;聯(lián)合方案;介入治療;肝癌;臨床研究
肝癌在常見性惡性腫瘤中排名第五, 包括原發(fā)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颊呱?年的概率不到8.5%[1]。肝癌患者初期無明顯臨床癥狀, 晚期主要表現(xiàn)出乏力、肝痛、黃疸、腹水、消瘦等癥狀。目前, 手術切除是改善肝癌患者生活質量、增加生存率的最好方法。但是臨床上由于受到肝癌部位、數(shù)量、大小、肝外及血管轉移, 特別是由于肝炎和肝硬化等因素的干擾, 肝癌患者中只有20%的患者適用于手術切除的方法進行治療[2]。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肝癌患者的臨床資料, 探討奧沙利鉑聯(lián)合方案介入治療肝癌的安全性及臨床療效。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肝癌患者128例, 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兩組, 聯(lián)合方案組患者64例, 年齡38~67歲, 平均年齡(50.3±3.6)歲, 其中男31例, 女33例;對照組患者64例, 年齡39~70歲, 平均年齡(51.0±4.1)歲, 其中男32例, 女32例。本研究在征得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前提下開展,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嚴重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通過實驗室檢查、影像學及病理學活檢來確診病情。所有肝癌患者進行常規(guī)頭、胸CT檢查以及骨核素掃描等均排除腫瘤肝外轉移的存在。
1.3治療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方法經患者右股動脈穿刺插管至肝臟固有動脈處, 通過插管給患者灌注化療藥物以及行動脈栓塞。所有患者均給予奧沙利鉑(江蘇奧賽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93811)100 mg/m2,聯(lián)合方案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氟脲苷(浙江海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13173)以及絲裂霉素(浙江海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3020854), 給藥劑量分別為0.5 g/m2和7 mg/m2。
1.4觀察指標 測定兩組患者治療前以及治療2周后的肝、腎功能以及血常規(guī)檢查。并且治療后定期回訪。
1.5判斷標準 本研究的治療效果判斷標準根據(jù)WHO 1981年制定的實體瘤近期客觀療效評價標準進行, 將治療效果分為4個等級:①完全緩解(CR):即患者病灶徹底消失, 并且維持時間在4周以上;②部分緩解(PR):患者的病灶最大垂直徑與其最大直徑的乘積減少一半以上, 并且維持時間在4周以上;③無變化(NC):患者病灶兩徑之乘積減少在25%~50%之間, 并且維持時間在4周以上;④進展(PD):患者病灶兩徑之乘積增大在25%以下, 甚至有新病灶出現(xiàn)。有效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
1.6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治療2周后, 聯(lián)合方案組ALT值、TBIL值和WBC改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比較, 兩組治療后SCr、BUN、PLT、RBC變化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聯(lián)合方案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兩組患者治療2周后肝腎及血常規(guī)比較
表1兩組患者治療2周后肝腎及血常規(guī)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bP>0.05
組別例數(shù)ALT(U/L)TBIL(μmol/L)WBC(×109/L)SCr(μmol/L)BUN(mmol/L)PLT(×109/L)RBC(×1012/L)聯(lián)合方案組6460.33±30.71a13.56±2.18a4.90±1.09a64.3±12.5b4.65±0.91b136.32±21.46b3.75±0.36b對照組6475.21±28.5517.33±3.194.50±1.1363.1±11.74.32±0.72135.33±32.113.77±0.48 P <0.05<0.05<0.05>0.05>0.05>0.05>0.05
表2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奧沙利鉑化學名為左旋反式1, 2-二氨基環(huán)己烷草酸鉑,是細胞毒性藥物, 來源于二氨基環(huán)己烷鉑類家族, 其具有與鉑類其他衍生物相似的功能[3,4], 但與順鉑相比具有更廣譜的體內抗腫瘤和細胞毒性作用, 在對順鉑耐藥的患者進行治療時仍有效, 這可能與奧沙利鉑順利避開了某些與鉑類藥物的耐藥機制有關[5]。本研究結果表明, 臨床上采用奧沙利鉑聯(lián)合方案介入治療肝癌對患者肝、腎及血液循環(huán)等功能無顯著影響, 具有較高安全性, 對大部分患者治療效果確切,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華燕艷, 李杰, 楊章庚, 等.含奧沙利鉑方案TACE治療原發(fā)性肝癌的臨床觀察.臨床腫瘤學雜志, 2011, 16(5): 456-459.
[2] 殷詠梅, 束永前, 黃普文, 等.奧沙利鉑聯(lián)合氟尿嘧啶、亞葉酸鈣治療結直腸癌肝轉移的療效觀察.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3, 23(3): 275.
[3] 孫燕, 管忠震, 金樊林, 等.奧沙利鉑單藥或與氟尿嘧啶-甲酸四氫葉酸聯(lián)合應用治療晚期大腸癌Ⅱ期臨床試用報告.癌癥, 1999, 18(3): 237.
[4] Cascinu S, Catalano V, Cordella L, et al.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reduced glutathione on oxaliplatin-based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Clin concol, 2002, 20(16): 3478.
[5] Makuuchi M, Belghiti J, Belli G, et al.IHPBA concordant classification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working group report .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Surg, 2003, 10(1):26-30.
2014-07-11]
441300 隨州市中心醫(yī)院介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