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云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能夠喚起孩子們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語文課堂更加生動活潑,進而實現(xiàn)高效課堂。所以,每一位老師,都要不斷學習和探索現(xiàn)代信息技術,完善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操作能力,讓信息技術成為小學語文課堂上必不可少的手段。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審美能力
一、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激發(fā)孩子們的求知欲望
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能夠在語文教學中再現(xiàn)情境,使文章內容更加形象具體化,能夠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語文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喜怒哀樂都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間,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去創(chuàng)設文本所需要的特定情境,營造情感氛圍,激發(fā)學生內心的情感和探究熱情,將學生的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孩子們望著大屏幕,展開豐富的想象,既可以讓課堂氣氛活躍,又可以讓學生在興趣的海洋中盡情暢游,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信息技術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悟能力和審美能力
小學語文新課標要求我們要在學生的語文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悟力以及審美能力和閱讀能力。小學生知識少、閱歷淺,很多東西只靠教師往腦子里灌,是達不到我們所期待的效果的,而多媒體的使用就能夠很好地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多媒體手段可以讓抽象的東西具體化,讓無聲的東西變得有聲有色,而且還能讓學生領略前所未見的一些事物。我在《花鐘》一文的教學中就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效果甚佳。我將不同時間所開的不同種類的花做成了一個“花鐘”,五彩繽紛,通過多媒體展示在大屏幕上,孩子們立刻心旌搖蕩,興趣十足,目光驚奇,語言興奮,短短的一兩分鐘,就讓孩子們了解了“花鐘”,深深地體會到了文本所描繪的景物的特點。多媒體教學讓孩子們有了賞心悅目的感覺,從中既培養(yǎng)了孩子們感悟文字之美的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孩子們審美的能力,還提高了他們的閱讀能力。
三、信息技術能夠為語文課堂教學豐富信息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意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體現(xiàn)了很強的網絡優(yōu)勢,能搜集很多與文本相關的信息,而且能夠將這些信息很完整地結合在一起,增大教學的信息量,開拓教學的空間和學生的視野,充分開發(fā)了語文資源。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進行語文教學活動,達到了資源共享,既聽說讀寫了,又動手動腦了,大量的信息刺激了學習主體,學生的學習容量大大增加,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很多。
四、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科的應用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
如今提倡課堂的高效,積極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那種一切都由教師主宰的陳舊的教學理念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而信息技術正好和語文教學活動能夠有機地整合在一起,能夠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一種交互式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當中,可以平等共有,可以按照實際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策略,在這種開放性的學習空間里,學生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學習天地,這片天地任他們盡情馳騁。信息技術能夠使知識直觀化,讓形、色、聲直接訴諸學生的感官,能夠見其形、聞其聲,充分展示語文美,激發(fā)強烈的學習熱情。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活動中,越來越體現(xiàn)出它的優(yōu)越性。
五、信息技術能夠彌補教師自身知識的不足
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技術對語文教學的影響將越來越大,但如此龐大的信息知識,對于每一個教師來說,要想全面掌握,那是絕對辦不到的。只有通過網絡研修和學習來彌補教師自身知識的不足。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是小學語文課堂中必不可少的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教學作用,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徑。只有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有效結合才能實現(xiàn)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新軍屯鎮(zhèn)魯各莊小學)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