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挺松
中圖分類號:G635.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08-0028-01人總是在一定的文化環(huán)境熏陶中成長起來的。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努力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是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和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舉措。班級文化是一種隱性的教育力量,表現(xiàn)出一個班級獨特的風貌和精神,這種風貌和精神自覺或不自覺地通過一定的形式影響著學生的行為,它與以往的人為管理、制度管理不同,既沒有人治的霸道,也沒有法治的強硬,更多則體現(xiàn)了一種軟約束和人性化的關懷,它是新時代學生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是班主任建設的主要內容。去年我又接手了一個新班級,一學年下來,班風好、學風正,班級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特別強烈?,F(xiàn)就從搞好班級的文化建設談以下幾個方面。
1.建設班級思想文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學校的首要任務是教書育人,培養(yǎng)符合現(xiàn)代社會要求、道德品質好、思想境界高的專業(yè)人才。班級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生活時間最長的集體,所以,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對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具體操作時,班主任首先要提出班級奮斗的目標,然后由班委會學生組織全班學生討論,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現(xiàn)狀,制定出本班的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并制定出具體的實施細則。如本學期文理分科以后,我對學生提出了要建立一個"學風濃厚、團結和諧、舉止文明、環(huán)境優(yōu)雅"的班集體。在班委會學生的號召和組織下,經過幾次班會課的討論,確定了本班的近期目標是:每月"文明班集積分"保持在前五名,奪得兩次以上"星級班集體",兩次以上"優(yōu)秀班集體",力爭奪得一次以上"五星班集體";遠期目標是:力爭成為常規(guī)的"優(yōu)秀班集體"和"星級班集體",從而成為學校的示范班集體。而且還制訂了達成目標的具體實施方案和措施。
2.班級物質文化建設
班級物質文化是班級形象的重要標志之一。從"環(huán)境課程"的角度來美化班級的自然環(huán)境,設計班級的物質文化,讓那些不會說話的"物"會說話,這就需要班主任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機智和靈感,認真構思、巧妙設計,需要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集思廣益、踴躍參與。
2.1凈化教室。"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安排學生參加教室衛(wèi)生打掃保潔,每天做到"三掃三拖",擺放好衛(wèi)生清潔工具,保持門窗、玻璃、黑板、桌椅、地面、花盆等干凈整潔。每天定時打開教室窗戶,保持室內外空氣流通,保持教室內的空氣清新,既可以預防流行性疾病,也可以讓師生精力旺盛、身心愉悅地工作學習。
2.2綠化教室。綠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著希望。在教室空間允許的情況下,動員學生每人節(jié)約節(jié)約5元零花錢,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購買一些適宜于室內擺放的盆景、花草等,擺放在教室的前面、后面、窗臺等地方,要求學習小組及時澆水、施肥。
2.3美化教室。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發(fā)動學生精心設計,巧妙布置,力求教室高雅、美觀、和諧。
3.行為文化——班級文化建設的目標
班級行為文化是學生學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班級行為文化建設,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健康的文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發(fā)展,通過活動打造積極向上、團結拼搏的班級精神,健康有益的班級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3.1開展主題班會活動。班會是班主任倡導、融進班級文化的主渠道。形式可以是多樣的,確定每次班會的主題對班級文化的形成起著一定的作用,要盡可能的挖掘身邊的教育資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思想上受到教育,行為上得到改進,
3.2開展文體活動。輕松活躍的文體活動有利于愉悅心情、鍛煉身體、陶冶情操、發(fā)展個性,班主任可以結合節(jié)日或學校安排,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在班級中開展拔河比賽、演講比賽、辯論賽等。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競爭意識,在活動中培養(yǎng)成功的體驗,獲得自信。
3.3開展評比和競賽活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可以通過開展評選"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積極分子"、"文明學生",在班級中設立"優(yōu)秀獎"、"進步獎"、"助人為樂獎"、"特長獎"等,樹立典型。評選時要充分發(fā)揚民主,善于抓住每個學生的閃光點,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放大后進生的點點滴滴,增強他們不斷進取的自信心。
3.4開展社會實踐類活動。實踐出真知,學生只有在自己的親歷實踐中,才能提高對社會的認識。因此,我們要及時引領學生面向社會、面向他人、面向家庭,尋找服務的項目與崗位,參加社會公益勞動、社會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觀點、學習勞動技能,樹立為集體、為家鄉(xiāng)、為社會服務的思想。
4.打造平等規(guī)范的班級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隱性文化",是一種看不見的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種班級規(guī)約,形成一個制度化的文化環(huán)境。我們的制度文化要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被人管,人人管人人,這既促進了班集體的建設,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意識;制度是用來管人的,雖有制度的強制性。但不能因此忽視制度的教育性,甚至否認制度的教育性。有什么樣的制度就有什么樣的人,有什么樣的班級規(guī)章制度就有什么樣的學生,就有什么樣的道德觀、價值觀,甚至人生觀、世界觀。"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民有恥且格。"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必須加強制度的文化建設。制度是針對班集體每一個成員的,不能因身份或其他原因出現(xiàn)任何的差異——這就是制度的平等。但是我們也要注意人文關懷,關注制度建設的動態(tài)發(fā)展,關注學生的生成差異,例如可以開辟"友情提醒"欄目。將制度文化滲透于班級各項工作之中。無論是做思想工作,還是其他工作,都應注重文化內容的滲透,濃厚的文化底蘊來影響學生、感染學生、教育學生。
總之,班級文化建設需要調動全方位的力量,需要學生、老師、家長的全面參與。營造什么樣的班級文化,會直接影響班級的總體氛圍與學生的日?;顒?會影響學生個體性格的養(yǎng)成。因此,班級的文化建設必須要有意識地進行精心規(guī)劃和長期建設,使班級文化的育人功能能夠充分發(fā)揮,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