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紅波
【摘 要】寫作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更是歷年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因此,如何開展好語文寫作教學工作繼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文修養(yǎng)是本文重點探究的問題。下面,筆者就將結合自身的具體教學實際分別從三個方面進行具體的論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提高
寫作教學是初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反映學生語文修養(yǎng)以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教學內容。但是,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學生寫作興趣不高、寫作結構混亂、缺乏詞匯、缺乏個性等問題。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來簡要論述一下教師該如何開展好初中語文的寫作教學工作繼而更好地推進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深化實施。
一、巧借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
語文寫作歷來是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難點問題,也是一大重點問題。但是時至今日依然沒有找到較為有效的方法解決這一問題。而筆者認為在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將范文展示給學生,一方面還要注意糾正學生在語言表達上的不恰當之處。通過這樣雙管齊下的方式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所以,為了更好地做好以上兩個方面的工作,筆者認為教師應當巧借多媒體設備來開展教學工作。因為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將范文展示給學生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榜樣和對象。但是,在以前的范文展示教學過程中,往往采取的是朗誦法,這樣的一種方式使得學生只能在聽覺上接收到有關的信息,卻沒有辦法充分地將有關的信息輸入到大腦之中。
所以,針對這樣的一種情況,筆者認為教師應當積極地借助多媒體設備將范文進行展示,借助多媒體設備的大屏幕可以讓學生在視覺上對范文產生反應,同時輔以范文朗誦就可以更好地起到一個范文學習的效果。
例如:有這樣一段范文:春天到了,河面上的冰塊消失了,河堤上的柳葉吐芽,江邊的白玉蘭也開了。
這是一個簡單化的描寫景物的范文,如果只通過朗誦的方式,那么學生在信息接收的過程中就比較難迅速的在腦海中浮現春天來臨的畫面。然后借助聽和觀看文字這一綜合性的方式則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想象出這樣一幅畫面,而這樣的教學實施才是有效的。
二、鼓勵學生多積累、多觀察
語文作文的寫作還是一個需要不斷積累的過程,因為只有多閱讀他人的美文,多摘錄他人的經典句子,多總結歸納他人的經典作文結構。這樣學生才可以更快地發(fā)現作文寫作的有效方式,繼而更好地做好初中語文的作文寫作學習。
所以,在征得寫作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教師應當積極地引導學生多進行積累。并且要時常注意翻閱自己的積累和學會把自己的積累運用到具體的寫作中。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例如:學生在平時的閱讀過程中,有這樣一篇文章《我眼中的父親》,這篇文章的第一段是直接對父親的外貌進行了一個刻畫,隨后的三段則是回憶自己小時候與父親之間的事情,書寫了父親是如何關心、愛護我的幾件小事。在結尾部分,作者首先用“直到現在,父親依然如此……”這句簡單的話來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最后再用一段話來表達我對父親的愛。
這樣的一篇文章就是一篇能夠打動人的人,也是一篇成功的寫人作文。所以,學生在積累的過程中就通過對別人的好文章進行結構的剖析從而來提升自身的結構作文的能力。
此外,我們還知道語文的寫作很多是來源于我們的生活。所以,一個善于觀察的人一定是一個善于生活的人,也是一個能夠把這一類的文章寫得美輪美奐的人。
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筆者認為教師應當積極的引導學生對生活多進行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找到寫作的亮點。
例如:在《我眼中的父親》這篇文章中,就有很多內容是來源于我生活中父親與我之間的故事。而這些生活的素材也就成為了寫作者成功刻畫父親這一形象的重要組成。
所以,任何一篇成功的作文都來源于豐厚的積累和對生活細致的觀察、描寫。也基于此,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多積累,多觀察繼而實現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效率提升這一目標。
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語言、風格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也正處于人生的發(fā)展的重要起始階段。在這一階段,很多學生都會有稀奇古怪的想法,甚至會有一些不同于傳統(tǒng)作文的寫作表達。
而面對這些內容、語言表達和行文風格,不少教師都視為異類,甚至強行扭轉學生的表達。其實不然,教師完全可以順著學生的這種“異類”,尊重學生的這種個性化的語言和寫作風格來實施寫作教學。
這個階段的學生是叛逆的,如果教師可以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來實施寫作教學。那么學生就會對教師的教學實施刮目相看,而且學生會愿意更多地融入到課堂之中,并愿意聽取教師對自己作文的意見。這樣,學生就會在教師的寬容、引導下逐漸地形成自己的一種語言特色和行文風格,甚至會在教師的悉心指導下成為一個語文寫作的能手。這樣的教學方式必然是有效且被學生喜愛的。
例如:在“秋天”這一主題的寫作訓練中,有不少同學就表達出了“秋天的蕭殺”、“秋天的無情”、“秋天的寒意”等思想,甚至有些學生在作文中這樣寫道:“秋天的風帶給我一封冷漠的情書?!?/p>
這樣的一些有別于傳統(tǒng)的內容是應當被教師鼓勵和引導的。而且隨著教師的這種寬容和指導,學生的表達將更多規(guī)范,學生的思維也將被不斷激發(fā)出來,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藍瑞權,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實踐探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3年第3期
[2]赫紅超,初中語文說明文教學方法探討[J],魅力中國,2013年第2期
[3]胡敏,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初中語文寫作教學[J],考試周刊,2013年第9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市馬橋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