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倩倩
摘要:作為一名“關懷整個社會、人類”的知識分子,王小波和莫爾多瓦·久爾吉在他們的作品中積極弘揚理性、自由、平等的理念,堅決反對愚昧、專制、教條、虛偽、
奴氣等反文明的惡習,充分體現了知識分子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從中可以見出偉大思想者的深度和鋒芒,也可看到優(yōu)秀作家的敏銳和犀利。作品《一只特立獨行的豬》和《會說話的豬》將當
局社會以透視深刻和批判犀利的眼光充分挖掘,文章表面詼諧幽默實則智粗深刻,語調看似輕松調侃內組卻嚴肅沉貢,不僅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更寄托了其對自由平等精神的追求。
關鍵詞:諷刺 專制 自由 平等
中圖分類號:K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4)02-0000-01
王小波在《有關“給點氣氛”》中有一段:我相信,總有些人會渴望有趣的事情,討厭呆板無趣的生活。假如我有什么特殊之處,那就是:這是我對生活主要的要求。大約十五年前,讀過一篇匈牙利小
說,題目叫作《會說話的豬》,講到有一群國營農場的種豬聚在一起發(fā)牢騷——這些動物的主要工作是傳種。在科技發(fā)達的現代,它們總是對著一個被叫作“母豬架子”的人造母豬傳種。該架子新的時
候大概還有幾分像母豬,用了十幾年,早就被磨得光禿禿的了——那些種豬天天挺著大肚子往母豬架子上跳,感覺有如一砣凍肉被摔上了案板,難免口出怨言,它們的牢騷是:哪怕在架子背上粘幾撮毛
,給我們點氣氛也好!這故事的結局是相當有教育意義的:那些發(fā)牢騷的種豬都被敲掉了。但我總是從反面理解問題:如果連豬都會要求一點氣氛,那么對于我來說,一些有趣的事情干脆是必不可少。
《一只特立獨行的豬 》是王小波最具有特色的一篇,文章表面詼諧幽默實則智慧深刻,語調看似輕松調侃內蘊卻嚴肅沉重,不僅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更寄托了他對自由精神的追求。文章中這
位“豬兄”無視當時人們對豬的生活做的種種設置,對不是知青的人總是保持警惕,像貓一樣會跳到屋頂上曬太陽,對關在豬圈里被人們擺布的母豬不屑一顧,并且會模仿各種聲音。這位“豬兄”活得
瀟灑又浪漫,并被賦予了人的性格,有思想,會思考,面對以指導員為首的專政力量毫不畏懼。很顯然,作者與豬稱兄道弟,是站在豬的立場上的,作者是如此喜愛這位“豬兄”,喜愛它不像自己一樣
同于流俗,喜愛它不囿于成規(guī)的勇氣,喜愛它敢于比自己真實地生活。作者在這部作品中不僅諷刺的是當局愚昧的專制的社會,更多的是諷刺了如豬一樣生活的人們,毫無思想,對于別人設置的生活安
之若素,他們早已失去了追求自由的精神,反抗絕望的武器被粉碎的一塌糊涂。
從尊敬豬,到把豬稱為“兄長”,從感慨“人和豬的音色差得太遠了”來肯定豬的優(yōu)秀,到幻想揮舞雙刀和豬“并肩作戰(zhàn)”,王小波使用慣常的調侃性語言,雅俗錯置,正反顛倒,將雜文語言的諷刺功能
發(fā)揮到了一個新 的高度。而對革命話語“別有用心”的復制和嘲弄,更是產生了強烈的解構,骯臟粗鄙的“豬”、“牛屎”、“糞坑”,對比高高在上的“指導員”、“軍代表”和各種革命話語,構成
了荒誕的狂歡化情景;而領導們認真嚴肅的召開大會討論一只豬,并將其定為“破壞春耕的壞分子,要對它采取“專政手段”的煞有介事,更是徹底瓦解了政治權威的神圣和莊嚴。“假正經”也好,“
反堂皇”也罷,總之,王小波一直以自己獨特的話語方式裹讀神圣、毀壞偶像、打破神話,堅守他作為一知識分子應有的思想獨立和人格自由的立場。
《會說話的豬》是匈牙利作家莫爾多瓦·久爾吉的經典作品之一,它作為一部政治諷刺小說深受讀者喜愛。小說的主人公也是一只豬,作者將其塑造為會講人話、辦人事的與當局在編人員并無差別的政
治形象。作者在此是赤裸裸的政治諷刺,既是諷刺政治當局者的專斷、愚昧,也是諷刺當局者連豬不如,小說最后以農場女經理被撤職結束,人最終卻斗不過豬,諷刺的寓意再深刻不過了。最另筆者印
象深刻的故事情節(jié)即是,在小豬“尤日”通過自己的“努力”千辛萬苦經歷苦難,耗費青春最終走向自己人生頂端的時候,竟然戲劇性的提出向女經理愛蒂卡求婚,女經理當然不能接受一只豬的請求,
在斷然拒絕的同時必將是遭遇仕途終結的后果。作者在作品中將豬喻人,人亦是豬,豬亦是人,真真假假分不清楚,畢竟,作品所體現的正是專制背后的虛無,專制的假象,是對當局專制、政治愚昧的
赤裸裸地嘲諷,嬉笑怒罵,與讀者產生極大的共鳴。
論功行賞,量才錄用,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小豬尤日成了農場的正式工作人員。它是國家工作人員,便應享受與其他職工相同的待遇。在以后的磨練中,小豬“尤日”漸漸熟悉了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
流程,辦事也變得圓滑,而待遇要求也隨之增加。不久尤日成為了一個有名氣的人物了,無論多難辦的車,只要他出馬,無不迎刃而解。他當選了總部設在鄰城的汽車俱樂部書記。從此,尤日進入了一
個高級的社交階層。他觀察著俱樂部成員的穿著打扮、說話風度和每一個動作,千方百計地模仿他們。他把自己開始脫落的豬鬃剪成短短的運動式,并且習慣了喝威士忌酒,甚至還買了一條狗。這一切
滑稽的故事情節(jié)背后,是對當局政府工作人員的生活的揭露,既是對他們腐敗生活的不滿,也是對其巨大的諷刺。同樣“假正經”也好,“反堂皇”也罷,作者把國家工作人員比作豬,讓讀者在啼笑之
余不免心生悲涼,感嘆當局社會。
王小波將豬自比,他是追求自由不畏強權的勇士,那只特立獨行的豬的作為正是作者對當局社會的有力的回擊。莫爾多瓦·久爾吉將豬比作政治當局者,既諷刺他們過著如豬一般的生活,又諷刺他們連
豬都不如,小說的結尾——農場女經理的下場正預示著當局黑暗政治不會長久,幽默詼諧的故事情節(jié)背后是有力的諷刺與暗示。兩部作品皆以豬比喻,揭露了人性的陰暗面。無論是王小波的“勇于抗爭
,追求自由”的正面形象還是莫爾多瓦·久爾吉的“專斷獨裁,顛倒黑白”的反面形象,兩者都揭示了在虛偽的所謂的烏托邦社會中的罪惡、無知、愚昧和扭曲,作者都以一種旁敲側擊的批判精神深刻
地揭示了消極趣味下的消極氛圍,無趣與無知的社會是怎樣將人一點點變成沒有思想的行為機器的,自由與理性的精神一直是作家們秉承的理想思維。
也許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獨行的豬》受了莫爾多瓦·久爾吉作品的啟發(fā),但兩部作品殊途同歸,都是對當時黑暗政治的有力諷刺,兩個作家立場鮮明,自由、平等思想下昭示著知識分子對光明的社會
的呼喚。
尼采曾說過:“有一天有許多話要說的人,常默然地把許多話藏在內心;有一天要點燃電火花的人,必須長時期做天上的云。”我想王小波和莫爾多瓦·久爾吉大概就已化作了那天空中永恒的一朵云,
雖已離我們遠去,卻通過文學作品虛構著藝術之美,傳播著自由、平等主義,成為了點燃電火花的人,點亮一顆顆即將泯滅自由的心。
參考書目:
[1]袁勇麟﹒自由的真相——淺析王小波《一直特立獨行的豬》[J]﹒名作欣賞,2008,(23).
[2]楊勇﹒以豬喻人——奧威爾《動物莊園》與王小波《一直特立獨行的豬》[J]﹒青年文學家,2009(4).
[3]周建勇﹒論王小波雜文的批判藝術[J]﹒長城,2010(4).
[4]南社﹒為了自由——紀念王小波[J]﹒百姓,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