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剛
摘要:新課程的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讓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程;實踐;自主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1-0060-02
《九年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讓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谶@些新理念,在平時數學教學實踐中,該如何教導他們,幫助他們呢?
一、首先,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得知識的巨大的推動力
教學時要利用數學本身的魅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繼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比如,我們組織學生去春游,可讓他們學習自己動腦,如何買票更經濟、更劃算。比如,校運動會將至,請學生根據甲、乙兩人的運動成績相近的跳高運動員,近期內的十次訓練紀錄,選出一名選手參加校運動會的跳高比賽,激起學生的興趣,他們才會著力解決問題。
二、學生了解知識的來源、應用與發(fā)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
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回到實踐,學生喜歡學一些與實際生活有關的數學知識。一方面,如果是他們身邊的熟悉的、面目可親的事例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而每一個數學概念、定理、公式的誕生均有它的實際背景,所以教學時從實際入手,通過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概念,感悟新知識。比如學習點到直線的概念時,可以用熟悉的立定跳遠的例子理解,在不等式中用學生熟悉的天平說明等式和不等式的性質,從比較兩個同學的高矮中引出線段大小比較方法,等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中學習新知識,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他們把數學知識應用到實踐的意識。
三、讓學生在多樣活動中體驗數學,引導學生善于在實踐中發(fā)現數學問題,布置一些社會實踐活動,開一些實踐課,讓他們走入社會去調查,去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新課程要求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事實上也只有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和大腦的整理,發(fā)現數學問題,編寫數學模型,求解數學模型,通過問題解決,才能真正理解數學知識,同時通過實踐與同學互通有無、集思廣益,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也有利于培養(yǎng)同學之間的合作友愛精神。
比如我們學習計算儲蓄、利息方法后,布置作業(yè)讓每位同學走入銀行,了解現在銀行中的各檔利息,再了解應扣除的利息所得稅,然后自己編擬數學題,自己建模解決。也可讓學生了解市場上的“大放血”、“股票”、“住房建筑”、“臺風預報”等所隱藏的數學問題,爾后在教師啟發(fā)和協(xié)作下,將某一問題化歸為數學問題,再選擇適當的方法解決,在廣泛的信息交流和教師的協(xié)助下,呈現更多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使知識真正具有生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四、問題的解決,得益于有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在同時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精髓,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學生就學會了思考,課程標準要求培養(yǎng)有數學素養(yǎng)的社會成員,是否掌握數學的思想方法也是作為具有數學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標準,具有數學素養(yǎng)的人往往善于分析、綜合比較、概括判斷、推理論證、歸納總結,這些科學思維方法都在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和訓練中加以培養(yǎng),中學數學思想方法有:方程函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全面考慮問題的整體思想,分類討論思想,化歸思想,實驗與歸納推理的思想,以及數學模式之間互相轉換思想等。在平時教學中讓學生把有限時間花在思想方法掌握中,學會用數學思想觀察、分析現實社會,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
新課程標準理念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現有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要求學生個個達標,人人過關,而事實上并不可能都過關,學生做同樣的練習、同樣的作業(yè),采用統(tǒng)一的方法,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具有類似的特點和思維方式。新課程要求我們承認學生在知識掌握上的差異,承認學生在興趣方面、思維方式、處理問題方法、理解掌握知識深度等方面的差異。要求對不同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練習和作業(yè),同時也可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如考試中采用A、B、C卷等,使學生在學習上各有所學,各有所得,各展其長,各展其長,各盡其能,更有利于培養(yǎng)各方面所需人才。
六、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采用模型、幻燈、錄像以及計算機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把現代化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
新課程標準指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資源,重視現代化教育技術在數學教學的應用,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F代科學技術領域中有形形色色的教育產品,如課件、軟件、多媒體技術,其感覺功能十分強烈。利用計算機教學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效益很有實效。比如,我們已有教學軌跡的時候,需要學生想象軌跡是什么?使用多媒體教學演示軌跡一目了然,使抽象、枯燥的數學概念變得直觀形象,學生對多媒體上課很感興趣,有些學生會主動問老師這些多媒體如何制作。如果適時培養(yǎng)他們制作多媒體,這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應用具有更大的透徹性。所以計算機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學生動腦、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樂意學數學、樂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
隨著數學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更重視新理念,吸收新思想,重視學生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引導學生自覺地應用數學知識,觀察分析或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著眼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數學的愿望和能力,增強他們走入社會的競爭能力。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