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暉
【摘 要】中職學生濫用手機的問題已經成為當前中職學校管理學生的難題。本文以廣西水產畜牧學校為例,通過自編問卷的方式對中職學生手機問題開展調查分析,并通過SPSS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了解中職學生使用手機對生活、學習等方面造成的影響,根據(jù)調查分析的結果給有關教育部門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手機問題 調查分析 建議
隨著現(xiàn)代通訊事業(yè)的發(fā)展,手機已經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通信工具。但由于認識上的差異,中職學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存在盲目和無度濫用手機的現(xiàn)象,不僅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甚至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學生生活秩序,成為當前中職學校管理學生的普遍難題。如何合理地使用手機,使學生在體驗手機便利的同時又不讓其成為其玩物喪志的工具,這是作為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努力去探討和解決的問題。為此,筆者設計并開展了《手機對中職學生影響的問卷調查》,現(xiàn)將有關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覆蓋了10個專業(yè),兩個年級46個班級,發(fā)出問卷900份,收回有效問卷835份,有效率為92.8%,因此問卷調查是有效的。問卷內容由學生本人完成,結果較為真實可信。統(tǒng)計采用“SPSS18.0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對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準確翔實。
二、問卷調查結果及分析
1. 學生個人手機擁有情況
學生個人擁有手機率較高,在擁有手機的學生當中更換手機的頻率也相當高。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被調查學生中,93.1%的學生擁有手機。其中擁有1部手機的占30.6%,擁有過2部手機的學生占31%,擁有過3部手機的占18%。
2. 學生購買手機的費用來源及目的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50.3%的學生手機是父母購買的;23%學生的手機是自己打工攢錢購買的,6.8%的學生手機是親友饋贈的,19.9%的學生手機是通過其他途徑得到的。家長給學生購買手機的初衷是為了方便與家人聯(lián)系,此外,學生使用手機中娛樂功能占相當一部分。
3. 學生生活費、話費消費及影響情況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生活費在500元/月的學生占56%,500-800元/月生活費占31.5%,800元/月以上占12.5%;在手機月消費數(shù)額這欄,有59%的學生能把手機的月消費控制在50元以下;32.2%的學生選擇了50-100元;有8%的學生月消費在100元以上。話費對學生生活費的影響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占了48.5%。學生在手機上的花費過多,容易造成攀比現(xiàn)象,家庭是學生的主要經濟來源,家庭負擔了學生購買手機的費用,同時也要承擔學生的話費,這也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
4. 學生在午休、晚休及上課時間使用手機情況
數(shù)據(jù)表明,在學生午休、晚休時間及上課時間有80%以上的學生會開機。手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僅在午休、晚休時也影響到了他人的正常休息,在課堂教學方面更為凸顯,由于幾乎每個學生都有隨身帶進課堂的手機,能關機的只有14.7%,開機的學生占到85.3%,在開機的學生里面有90.1%的學生會調到振動,9.9%的學生響鈴。而上課時間只有23.7%的學生表示基本不會在課堂上使用手機,偶爾使用手機的學生占61%,經常使用手機的學生占15.3%。說明學生在課堂使用手機現(xiàn)象較為普遍。很多學生自控力差,禁不住手機的誘惑,在課堂上打電話、發(fā)短信、上網(wǎng)和玩游戲等情形時有發(fā)生,對教師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聽課注意力產生了較大程度的干擾,已經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秩序和效果。
6. 手機對學生健康的影響
調查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46.1%的學生對過度使用手機還是會出現(xiàn)耳鳴、頭暈、失眠等一些有害身體健康的現(xiàn)象,說明許多學生其實還是知道過度使用手機出現(xiàn)的不良身體反應。有研究表明長時間使用手機所帶來的輻射會造成人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機能性礙、神經衰弱,引起耳鳴、頭暈、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現(xiàn)象。另外,長時間發(fā)短信、玩游戲、上網(wǎng)等會出現(xiàn)拇指肌腱勞損。手關節(jié)疼痛、腫脹等不良癥狀。而且手機屏幕較小,會造成視力下降、引發(fā)青光眼等眼疾。學生群體對手機的使用頻率較高,對學生健康的危害是不可小視的。
7. 學生對手機的依賴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能大體把握上網(wǎng)時間的學生只占51.4%,而相當一部分約44%的學生一用手機上網(wǎng)就沒有時間觀念、會上癮、控制不住自己。對手機有一定依賴的學生占39.6%,而不能沒有手機的學生占14.9%,手機在44.6%的學生生活中占重要的地位。說明部分學生對手機已經產生了依賴感,沉溺于手機會讓個性內向的同學變得更加孤僻與不合群,一旦某天失去手機就容易產生焦慮、煩躁、抑郁等情緒,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阻礙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8. 學生使用手機利弊及對學校出臺手機管理制度的態(tài)度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有34.5%的學生認為使用手機好處多,23.2%的學生認為弊端多,而有42.3%的學生無法判斷。支持學校出臺手機管理制度的學生有20.8%,無意見的31.7%,反對的占43.5%。
9. 性別因素對出臺手機管理制度的影響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學生對于校方出臺手機制度不存在性別差異,也就是說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對于學校出臺手機制度的反應是一樣的,他們會趨眾去支持,或者趨眾去反對這個制度。因此,校方在出臺制度之前,不論男生還是女生都要做好宣傳工作,以保障手機制度出臺之后得到學生的認可和執(zhí)行。
10. 年齡因素對于出臺手機管理制度的影響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11級學生和12級學生對于校方出臺手機制度不存在差異,也即校方出臺相關手機制度之后,依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的預測,兩個年級的學生對于出臺手機制度的反響是一致的,不會出現(xiàn)11級學生特別支持手機制度,或者12級學生特別反對手機制度的情況。因此,校方的宣傳和執(zhí)行方面,就需要投入更大的經歷,保障兩個年級都能對手機制度不存在抵觸心理。
11. 學生使用手機時間的控制能力對出臺手機管理制度的影響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出臺手機管理制度與時間控制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達到0.077(p<0.05)。通俗來講,在課堂上和生活中,對于手機使用時間控制得較好的學生,對于校方出臺手機管理制度就會更容易接納,不容易存在抵觸情緒。因此,校方在前期宣傳工作和后期執(zhí)行的時候,要注重運用這類學生的榜樣力量,逐步地推廣保障手機管理制度的順利出臺和有效實施。
12. 何種因素影響出臺手機管理制度的多元回歸分析
本調查中從不同的側面了解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在出臺手機管理制度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表(表1)中可以發(fā)現(xiàn):只有四個變量對于校方出臺手機管理制度是有預測作用的,依序為“手機依賴程度”“使用手機態(tài)度”“手機影響健康程度”“手機生活地位”。 四個預測變量與“出臺手機制度”依變量的多元相關系數(shù)為0.091、決定系數(shù)(R2)為0.095,最后回歸模型整體性檢驗的F值為2.692(P=0.000<0.05),因而四個預測變量共可有效解釋“出臺手機管理制度”9.1%的變異量。其他維度對出臺手機制度的作用不顯著。也就是說,校方要想手機管理制度能夠順利出臺并有效實施,需要控制這四個方面的要素:(1)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減輕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2)通過相關教育座談,端正學生對手機使用的正確態(tài)度,讓手機成為輔助教育教學的工具;(3)從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分析學生使用手機對健康狀況的影響,讓學生認識到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4)通過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素質拓展、社團活動等方式,降低手機占學生生活地位的比重。
三、建議
中職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面對新時期帶來的新問題,中職生使用手機問題必須要引起有關教育機構的高度重視,筆者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建議有關教育主管部門制定出臺相關文件,限制學生帶手機上課等,讓學校管理學生手機有據(jù)可依;建議中職學校采取措施積極應對手機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幫助學生擺脫手機依賴,因勢利導合理使用手機,通過加強管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搭建新型教育平臺等主動占領新時期對中職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陣地等,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endprint
【摘 要】中職學生濫用手機的問題已經成為當前中職學校管理學生的難題。本文以廣西水產畜牧學校為例,通過自編問卷的方式對中職學生手機問題開展調查分析,并通過SPSS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了解中職學生使用手機對生活、學習等方面造成的影響,根據(jù)調查分析的結果給有關教育部門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手機問題 調查分析 建議
隨著現(xiàn)代通訊事業(yè)的發(fā)展,手機已經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通信工具。但由于認識上的差異,中職學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存在盲目和無度濫用手機的現(xiàn)象,不僅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甚至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學生生活秩序,成為當前中職學校管理學生的普遍難題。如何合理地使用手機,使學生在體驗手機便利的同時又不讓其成為其玩物喪志的工具,這是作為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努力去探討和解決的問題。為此,筆者設計并開展了《手機對中職學生影響的問卷調查》,現(xiàn)將有關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覆蓋了10個專業(yè),兩個年級46個班級,發(fā)出問卷900份,收回有效問卷835份,有效率為92.8%,因此問卷調查是有效的。問卷內容由學生本人完成,結果較為真實可信。統(tǒng)計采用“SPSS18.0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對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準確翔實。
二、問卷調查結果及分析
1. 學生個人手機擁有情況
學生個人擁有手機率較高,在擁有手機的學生當中更換手機的頻率也相當高。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被調查學生中,93.1%的學生擁有手機。其中擁有1部手機的占30.6%,擁有過2部手機的學生占31%,擁有過3部手機的占18%。
2. 學生購買手機的費用來源及目的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50.3%的學生手機是父母購買的;23%學生的手機是自己打工攢錢購買的,6.8%的學生手機是親友饋贈的,19.9%的學生手機是通過其他途徑得到的。家長給學生購買手機的初衷是為了方便與家人聯(lián)系,此外,學生使用手機中娛樂功能占相當一部分。
3. 學生生活費、話費消費及影響情況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生活費在500元/月的學生占56%,500-800元/月生活費占31.5%,800元/月以上占12.5%;在手機月消費數(shù)額這欄,有59%的學生能把手機的月消費控制在50元以下;32.2%的學生選擇了50-100元;有8%的學生月消費在100元以上。話費對學生生活費的影響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占了48.5%。學生在手機上的花費過多,容易造成攀比現(xiàn)象,家庭是學生的主要經濟來源,家庭負擔了學生購買手機的費用,同時也要承擔學生的話費,這也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
4. 學生在午休、晚休及上課時間使用手機情況
數(shù)據(jù)表明,在學生午休、晚休時間及上課時間有80%以上的學生會開機。手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僅在午休、晚休時也影響到了他人的正常休息,在課堂教學方面更為凸顯,由于幾乎每個學生都有隨身帶進課堂的手機,能關機的只有14.7%,開機的學生占到85.3%,在開機的學生里面有90.1%的學生會調到振動,9.9%的學生響鈴。而上課時間只有23.7%的學生表示基本不會在課堂上使用手機,偶爾使用手機的學生占61%,經常使用手機的學生占15.3%。說明學生在課堂使用手機現(xiàn)象較為普遍。很多學生自控力差,禁不住手機的誘惑,在課堂上打電話、發(fā)短信、上網(wǎng)和玩游戲等情形時有發(fā)生,對教師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聽課注意力產生了較大程度的干擾,已經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秩序和效果。
6. 手機對學生健康的影響
調查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46.1%的學生對過度使用手機還是會出現(xiàn)耳鳴、頭暈、失眠等一些有害身體健康的現(xiàn)象,說明許多學生其實還是知道過度使用手機出現(xiàn)的不良身體反應。有研究表明長時間使用手機所帶來的輻射會造成人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機能性礙、神經衰弱,引起耳鳴、頭暈、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現(xiàn)象。另外,長時間發(fā)短信、玩游戲、上網(wǎng)等會出現(xiàn)拇指肌腱勞損。手關節(jié)疼痛、腫脹等不良癥狀。而且手機屏幕較小,會造成視力下降、引發(fā)青光眼等眼疾。學生群體對手機的使用頻率較高,對學生健康的危害是不可小視的。
7. 學生對手機的依賴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能大體把握上網(wǎng)時間的學生只占51.4%,而相當一部分約44%的學生一用手機上網(wǎng)就沒有時間觀念、會上癮、控制不住自己。對手機有一定依賴的學生占39.6%,而不能沒有手機的學生占14.9%,手機在44.6%的學生生活中占重要的地位。說明部分學生對手機已經產生了依賴感,沉溺于手機會讓個性內向的同學變得更加孤僻與不合群,一旦某天失去手機就容易產生焦慮、煩躁、抑郁等情緒,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阻礙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8. 學生使用手機利弊及對學校出臺手機管理制度的態(tài)度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有34.5%的學生認為使用手機好處多,23.2%的學生認為弊端多,而有42.3%的學生無法判斷。支持學校出臺手機管理制度的學生有20.8%,無意見的31.7%,反對的占43.5%。
9. 性別因素對出臺手機管理制度的影響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學生對于校方出臺手機制度不存在性別差異,也就是說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對于學校出臺手機制度的反應是一樣的,他們會趨眾去支持,或者趨眾去反對這個制度。因此,校方在出臺制度之前,不論男生還是女生都要做好宣傳工作,以保障手機制度出臺之后得到學生的認可和執(zhí)行。
10. 年齡因素對于出臺手機管理制度的影響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11級學生和12級學生對于校方出臺手機制度不存在差異,也即校方出臺相關手機制度之后,依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的預測,兩個年級的學生對于出臺手機制度的反響是一致的,不會出現(xiàn)11級學生特別支持手機制度,或者12級學生特別反對手機制度的情況。因此,校方的宣傳和執(zhí)行方面,就需要投入更大的經歷,保障兩個年級都能對手機制度不存在抵觸心理。
11. 學生使用手機時間的控制能力對出臺手機管理制度的影響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出臺手機管理制度與時間控制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達到0.077(p<0.05)。通俗來講,在課堂上和生活中,對于手機使用時間控制得較好的學生,對于校方出臺手機管理制度就會更容易接納,不容易存在抵觸情緒。因此,校方在前期宣傳工作和后期執(zhí)行的時候,要注重運用這類學生的榜樣力量,逐步地推廣保障手機管理制度的順利出臺和有效實施。
12. 何種因素影響出臺手機管理制度的多元回歸分析
本調查中從不同的側面了解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在出臺手機管理制度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表(表1)中可以發(fā)現(xiàn):只有四個變量對于校方出臺手機管理制度是有預測作用的,依序為“手機依賴程度”“使用手機態(tài)度”“手機影響健康程度”“手機生活地位”。 四個預測變量與“出臺手機制度”依變量的多元相關系數(shù)為0.091、決定系數(shù)(R2)為0.095,最后回歸模型整體性檢驗的F值為2.692(P=0.000<0.05),因而四個預測變量共可有效解釋“出臺手機管理制度”9.1%的變異量。其他維度對出臺手機制度的作用不顯著。也就是說,校方要想手機管理制度能夠順利出臺并有效實施,需要控制這四個方面的要素:(1)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減輕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2)通過相關教育座談,端正學生對手機使用的正確態(tài)度,讓手機成為輔助教育教學的工具;(3)從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分析學生使用手機對健康狀況的影響,讓學生認識到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4)通過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素質拓展、社團活動等方式,降低手機占學生生活地位的比重。
三、建議
中職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面對新時期帶來的新問題,中職生使用手機問題必須要引起有關教育機構的高度重視,筆者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建議有關教育主管部門制定出臺相關文件,限制學生帶手機上課等,讓學校管理學生手機有據(jù)可依;建議中職學校采取措施積極應對手機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幫助學生擺脫手機依賴,因勢利導合理使用手機,通過加強管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搭建新型教育平臺等主動占領新時期對中職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陣地等,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endprint
【摘 要】中職學生濫用手機的問題已經成為當前中職學校管理學生的難題。本文以廣西水產畜牧學校為例,通過自編問卷的方式對中職學生手機問題開展調查分析,并通過SPSS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了解中職學生使用手機對生活、學習等方面造成的影響,根據(jù)調查分析的結果給有關教育部門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手機問題 調查分析 建議
隨著現(xiàn)代通訊事業(yè)的發(fā)展,手機已經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通信工具。但由于認識上的差異,中職學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存在盲目和無度濫用手機的現(xiàn)象,不僅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甚至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學生生活秩序,成為當前中職學校管理學生的普遍難題。如何合理地使用手機,使學生在體驗手機便利的同時又不讓其成為其玩物喪志的工具,這是作為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努力去探討和解決的問題。為此,筆者設計并開展了《手機對中職學生影響的問卷調查》,現(xiàn)將有關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覆蓋了10個專業(yè),兩個年級46個班級,發(fā)出問卷900份,收回有效問卷835份,有效率為92.8%,因此問卷調查是有效的。問卷內容由學生本人完成,結果較為真實可信。統(tǒng)計采用“SPSS18.0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對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準確翔實。
二、問卷調查結果及分析
1. 學生個人手機擁有情況
學生個人擁有手機率較高,在擁有手機的學生當中更換手機的頻率也相當高。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被調查學生中,93.1%的學生擁有手機。其中擁有1部手機的占30.6%,擁有過2部手機的學生占31%,擁有過3部手機的占18%。
2. 學生購買手機的費用來源及目的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50.3%的學生手機是父母購買的;23%學生的手機是自己打工攢錢購買的,6.8%的學生手機是親友饋贈的,19.9%的學生手機是通過其他途徑得到的。家長給學生購買手機的初衷是為了方便與家人聯(lián)系,此外,學生使用手機中娛樂功能占相當一部分。
3. 學生生活費、話費消費及影響情況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生活費在500元/月的學生占56%,500-800元/月生活費占31.5%,800元/月以上占12.5%;在手機月消費數(shù)額這欄,有59%的學生能把手機的月消費控制在50元以下;32.2%的學生選擇了50-100元;有8%的學生月消費在100元以上。話費對學生生活費的影響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占了48.5%。學生在手機上的花費過多,容易造成攀比現(xiàn)象,家庭是學生的主要經濟來源,家庭負擔了學生購買手機的費用,同時也要承擔學生的話費,這也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
4. 學生在午休、晚休及上課時間使用手機情況
數(shù)據(jù)表明,在學生午休、晚休時間及上課時間有80%以上的學生會開機。手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僅在午休、晚休時也影響到了他人的正常休息,在課堂教學方面更為凸顯,由于幾乎每個學生都有隨身帶進課堂的手機,能關機的只有14.7%,開機的學生占到85.3%,在開機的學生里面有90.1%的學生會調到振動,9.9%的學生響鈴。而上課時間只有23.7%的學生表示基本不會在課堂上使用手機,偶爾使用手機的學生占61%,經常使用手機的學生占15.3%。說明學生在課堂使用手機現(xiàn)象較為普遍。很多學生自控力差,禁不住手機的誘惑,在課堂上打電話、發(fā)短信、上網(wǎng)和玩游戲等情形時有發(fā)生,對教師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聽課注意力產生了較大程度的干擾,已經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秩序和效果。
6. 手機對學生健康的影響
調查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46.1%的學生對過度使用手機還是會出現(xiàn)耳鳴、頭暈、失眠等一些有害身體健康的現(xiàn)象,說明許多學生其實還是知道過度使用手機出現(xiàn)的不良身體反應。有研究表明長時間使用手機所帶來的輻射會造成人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機能性礙、神經衰弱,引起耳鳴、頭暈、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現(xiàn)象。另外,長時間發(fā)短信、玩游戲、上網(wǎng)等會出現(xiàn)拇指肌腱勞損。手關節(jié)疼痛、腫脹等不良癥狀。而且手機屏幕較小,會造成視力下降、引發(fā)青光眼等眼疾。學生群體對手機的使用頻率較高,對學生健康的危害是不可小視的。
7. 學生對手機的依賴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能大體把握上網(wǎng)時間的學生只占51.4%,而相當一部分約44%的學生一用手機上網(wǎng)就沒有時間觀念、會上癮、控制不住自己。對手機有一定依賴的學生占39.6%,而不能沒有手機的學生占14.9%,手機在44.6%的學生生活中占重要的地位。說明部分學生對手機已經產生了依賴感,沉溺于手機會讓個性內向的同學變得更加孤僻與不合群,一旦某天失去手機就容易產生焦慮、煩躁、抑郁等情緒,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阻礙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8. 學生使用手機利弊及對學校出臺手機管理制度的態(tài)度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有34.5%的學生認為使用手機好處多,23.2%的學生認為弊端多,而有42.3%的學生無法判斷。支持學校出臺手機管理制度的學生有20.8%,無意見的31.7%,反對的占43.5%。
9. 性別因素對出臺手機管理制度的影響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學生對于校方出臺手機制度不存在性別差異,也就是說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對于學校出臺手機制度的反應是一樣的,他們會趨眾去支持,或者趨眾去反對這個制度。因此,校方在出臺制度之前,不論男生還是女生都要做好宣傳工作,以保障手機制度出臺之后得到學生的認可和執(zhí)行。
10. 年齡因素對于出臺手機管理制度的影響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11級學生和12級學生對于校方出臺手機制度不存在差異,也即校方出臺相關手機制度之后,依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的預測,兩個年級的學生對于出臺手機制度的反響是一致的,不會出現(xiàn)11級學生特別支持手機制度,或者12級學生特別反對手機制度的情況。因此,校方的宣傳和執(zhí)行方面,就需要投入更大的經歷,保障兩個年級都能對手機制度不存在抵觸心理。
11. 學生使用手機時間的控制能力對出臺手機管理制度的影響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出臺手機管理制度與時間控制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達到0.077(p<0.05)。通俗來講,在課堂上和生活中,對于手機使用時間控制得較好的學生,對于校方出臺手機管理制度就會更容易接納,不容易存在抵觸情緒。因此,校方在前期宣傳工作和后期執(zhí)行的時候,要注重運用這類學生的榜樣力量,逐步地推廣保障手機管理制度的順利出臺和有效實施。
12. 何種因素影響出臺手機管理制度的多元回歸分析
本調查中從不同的側面了解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在出臺手機管理制度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表(表1)中可以發(fā)現(xiàn):只有四個變量對于校方出臺手機管理制度是有預測作用的,依序為“手機依賴程度”“使用手機態(tài)度”“手機影響健康程度”“手機生活地位”。 四個預測變量與“出臺手機制度”依變量的多元相關系數(shù)為0.091、決定系數(shù)(R2)為0.095,最后回歸模型整體性檢驗的F值為2.692(P=0.000<0.05),因而四個預測變量共可有效解釋“出臺手機管理制度”9.1%的變異量。其他維度對出臺手機制度的作用不顯著。也就是說,校方要想手機管理制度能夠順利出臺并有效實施,需要控制這四個方面的要素:(1)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減輕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2)通過相關教育座談,端正學生對手機使用的正確態(tài)度,讓手機成為輔助教育教學的工具;(3)從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分析學生使用手機對健康狀況的影響,讓學生認識到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4)通過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素質拓展、社團活動等方式,降低手機占學生生活地位的比重。
三、建議
中職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面對新時期帶來的新問題,中職生使用手機問題必須要引起有關教育機構的高度重視,筆者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建議有關教育主管部門制定出臺相關文件,限制學生帶手機上課等,讓學校管理學生手機有據(jù)可依;建議中職學校采取措施積極應對手機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幫助學生擺脫手機依賴,因勢利導合理使用手機,通過加強管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搭建新型教育平臺等主動占領新時期對中職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陣地等,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