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琛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婦科,黑龍江 哈爾濱150001)
腹部手術后臨床常采用腹帶加壓包裹以減少切口裂開和切口疝等術后并發(fā)癥[1]。目前,臨床常用的腹帶主要有布質多頭腹帶和彈力粘性腹帶,上述兩種腹帶均能改善開腹手術患者的預后,但也存在明顯的缺點,布質多頭腹帶操作繁瑣、容易滑脫,容易壓迫引流管;彈力粘性腹帶對自主活動引起的腹壓增加的對抗性差,老年及兒童患者肌肉力量差,易產生不適感,持續(xù)的壓力還會影響局部血液供應,進而影響傷口愈合[2]。本研究采用一種新研制的改良多功能腹帶,吸取了目前臨床常用腹帶的優(yōu)點,將現有腹帶的缺點加以改正,用于腹部手術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排除標準:納入縱向切口的開腹手術患者,排除拒絕本實驗治療方案的患者。共有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開腹手術患者200例納入本研究,按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0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表1),組間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的比較 (例)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所患疾病的常規(guī)治療方案,對照組使用彈力粘性腹帶或布質多頭腹帶,觀察組使用改良多功能腹帶。改良多功能腹帶:主要包括棉布加彈力繃帶的收腹帶、沙袋位置固定護帶、引流管通過孔等部分組成,收腹帶的兩端分別固裝鏈接子母扣,且可根據患者腰圍調節(jié)收腹帶長度,固定護帶的頭部通過子母扣與收腹帶相連,上端固裝在腹帶左側1/3的位置,從而可以將腹帶固定在初始護腹位置,即使患者不斷的側臥也不會使收腹帶挪移位置。所述的固定護帶上有留置導尿管通過孔,防止導尿管壓迫、扭曲,易于引流引出,使患者早日恢復健康,避免影響患者的術后護理。收腹帶下部由棉布構成,患者可長期佩戴,沙袋通過魔術貼與收腹帶相連,固定在腹帶任意位置,沙袋也不會滑落,可根據不同患者病情和身體狀況調整沙袋位置,增加了患者滿意度。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切口一期愈合率,術后疼痛評分(數字分級法NRS)[3],切口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患者滿意度等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表2 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的比較 (d)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及切口愈合情況的比較 例(%)
表4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例)
腹部行開腹手術后,病人由于自主活動等造成腹壓增加,可增加傷口疼痛程度,嚴重者造成切口開裂或腹壁疝[4-5],行縱向切口和肥胖患者上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更高[6]。近年來,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肥胖病人不斷增加,腹部術后腹帶的應用更加重要。當前,臨床常采用腹帶加壓包裹和切口常規(guī)壓沙袋方法減少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7],但上述方法實施過程中,有諸多弊端,存在安全隱患,有可能導致新的并發(fā)癥的產生,不但給患者帶來不方便,而且還影響手術效果。本研究吸取了布質多頭腹帶彈性小不會導致壓力過大的優(yōu)點,引入了可拆卸沙袋加壓這一理念,不僅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也可使腹部壓力可控可調,使病人在咳嗽、翻身時疼痛增加較小,切口并發(fā)癥也少,也不給病人造成腹部受壓的感覺,有效避免彈力粘性腹帶移動時將傷口敷料帶動,造成傷口污染等。對于腹帶容易造成引流管壓迫問題,我們在設計腹帶時在腹帶兩側上下各預留有引流管孔,留置有引流管患者使用時可將引流管從小孔引出,有效避免了引流管受壓。筆者研究的腹帶保留了傳統(tǒng)的多頭工藝,因為多頭腹帶在捆綁時只要方法正確,一般在1d內不會松脫,早查房時重新綁扎一次多可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根據不同患者的體質、切口以及耐受狀況,分別放置不同重量的沙袋,患者在活動或翻身時,沙袋也不會滑落,使護士的護理更加簡便,減少了勞動力,增加了患者滿意度。此外,我們計劃在下一步開發(fā)過程中,引入流質壓力材料和控制裝置,使壓力調節(jié)更準確,且可通過灌入熱或冷的流質材料,達到熱敷或冷敷的目的,真正滿足外科不同的臨床需要。本研究納入了不同類別的手術患者,結果表明,對于不同類別的手術患者,使用改良多功能腹帶均能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降低患者術后疼痛程度等。另外,本研究所采用的改良多功能腹帶,具有使用簡便等優(yōu)點,由護士一人操作即可完成,患者改變體位,沙袋也不會滑落,解決了護理人員不足問題,也可提高護理工作效率。為外科臨床手術患者提供了一種有效、實用、簡便的護理方法,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吳坤遠,王浩,劉美芳.普外科危重患者腹部手術的并發(fā)癥調查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3,20(1):34-35.
[2]王桂新,王顯榮,袁春華.腹帶的制作與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5):1441.
[3]高萬露,汪小海.患者疼痛評分法的術前選擇及術后疼痛評估的效果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3(8):3892-3894.
[4]黃鶴光,方勇木.老年病人腹部手術后常見并發(fā)癥的早期診斷[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9,20(2):130-131.
[5]林樂岷,趙金朋,薛東波,等.老年病人腹部手術并發(fā)癥特征的分析[J].中國臨床醫(yī)學,2012,18(4):587-588.
[6]李麗.孕婦肥胖與剖宮產術中、術后并發(fā)癥的關系[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31):4899-4900.
[7]金艷,劉敏.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患者康復及并發(fā)癥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26(3):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