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二十卷本《搜神記》語詞札記

      2014-10-08 20:24許凈徐付美智
      關(guān)鍵詞:考釋搜神記

      許凈 徐付美智

      摘 要:《搜神記》中保存了大量晉代的常用詞匯,出現(xiàn)了一批反映當(dāng)時口語的新詞新義,是當(dāng)時語言面貌的重現(xiàn),對語言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研究《搜神記》中“平”、“差動”、“解”、“考”這些“字面普通而義別”的詞語,對中古漢語的研究和辭書的編纂修訂工作會有一定幫助。

      關(guān)鍵詞:《搜神記》;中古漢語;考釋

      中圖分類號:I207.411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4)08-0194-02

      晉干寶的《搜神記》①是中國魏晉時期出現(xiàn)的志怪小說的代表作。傳世本以二十卷本和八卷本最為重要,本文所研究的是二十卷本。②作者曾在《自序》中寫道:“及其著述,亦足以發(fā)明神道之不誣也?!本褪窍胪ㄟ^搜集前人著述及傳說故事,證明鬼神是存在的。故《搜神記》中所記敘的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不少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

      在漢語史分期上,《搜神記》的語言屬于中古漢語的前期,正處于文言文向古白話轉(zhuǎn)變的過渡階段。故其語言有很多接近當(dāng)時口語的成分,保存了大量晉代的常用詞匯,出現(xiàn)了一批反映當(dāng)時口語的新詞新義,比較能反映這個時期的語言面貌,是研究中古漢語的寶貴語料。

      早在上個世紀(jì)80年代,學(xué)者們就已經(jīng)開始了對《搜神記》的詞語研究,如江藍(lán)生《魏晉南北朝小說語詞匯釋》、王云路和方一新《中古漢語語詞例釋》、蔡鏡浩《魏晉南北朝詞語例釋》等,解釋了不少出自《搜神記》的詞語。周生亞的《〈搜神記〉語言研究》,則是本世紀(jì)初出現(xiàn)的一部有關(guān)《搜神記》語言的專書研究。雖然關(guān)于《搜神記》的語言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就,但筆者近來在研讀《搜神記》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還有不少“字面普通而義別”的詞語,尚未被發(fā)掘出來,這對中古漢語的研究和辭書的編纂都是不利的。

      一、“平”

      “平”有“無毒”義。例(1):“神農(nóng)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保ā端焉裼洝肪硪弧渡褶r(nóng)鞭百草》)[1]例(2):“嘗草木而正名之,審其平毒,旌其燥寒?!保ā堵肥贰ぱ椎奂o(jì)》)[2]例(3):“其葉多皺,葉中心開淡紫花,味苦,性平無毒,根有毒。”(《農(nóng)政全書》)[3]例(4):“葉皆對生,開花作穂,根味苦酸,性平無毒,葉味甘微酸。”(《農(nóng)政全書》卷四十六)[4]例(5):“枝上有花頭百余結(jié),開白花如傘。結(jié)子半黍大,黃褐色。味苦辛,性平無毒?!保ā兑安瞬╀洝肪硪弧渡叽沧印罚5]例(6):“其子小如粟粒。苗葉味苦,性平?!保ā毒然谋静荨肪矶恫萘懔晗恪罚6]例(1)“平”與“毒”,“寒”與“溫”皆反義對舉,證明“平”表“無毒”義?!捌健痹谵r(nóng)書和醫(yī)書中習(xí)見,常用來表示某種植物或草藥無毒。例(2)“平”、“毒”反義對舉,“燥”、“寒”反義對舉,可知“平”有“無毒”義。例(4)“平”表“無毒”義。余例“性平無毒”,皆“平”與“無毒”同義連用,足證“平”有“無毒”義。

      “平”有“平和”義。《呂氏春秋·大樂》:“歡欣生于平,平生于道?!盵7]高誘注:“平,和。”舊題唐孫思邈《銀海精微》卷下《引經(jīng)》:“蒲黃味甘性平入心,經(jīng)能消瘀血,破血消腫炒用?!彼螣o名氏《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卷六:“此藥性平溫,不冷不熱,大能鎮(zhèn)心神。”[8]“平”均為平和、溫和義。植物或草藥的品性平和與否,通常與其有無劇毒有關(guān),故“平”引申有無毒義?!稘h語大字典》“平”條、《漢語大詞典》[9]“平”條失收此義,當(dāng)補。

      二、“差動”

      “差動”有“搖動、改動”義。例(1):“拔高陵樹二千株,石碑差動。”(《搜神記》卷六《孫權(quán)死征》)[10]“差動”表“搖動”義,謂石碑搖動,極言風(fēng)之大。唐顏師古《封禪議》:“今既積土厚封,更無差動,天長地久,寧假支持?”亦可證“差動”確有“搖動”義。例(2):“今改章法三百九十一年有一百四十四閏,令卻合周、漢,則將來永用,無復(fù)差動。”(《南齊書·祖沖之篇》)[11]例(3):“沖之曰:此議雖游漫無據(jù),然言跡可檢。按以日八行譬月九道,此為月行之軌,當(dāng)循一轍,環(huán)匝于天,理無差動也?!保ā端螘ぷ鏇_之篇》)[12]“差動”支配的對象均為抽象的事物,言“章法”、“法度”、“規(guī)律”未發(fā)生變動,“差動”為“改動”義,此義當(dāng)由“搖動”義引申而來。

      三、“解”

      “解”有“酬謝”(鬼神)、“還愿”義。例(1):“術(shù)士戴洋曰:‘昔蘇峻事,公于白石祠中祈福,許賽其牛,從來未解,故為此鬼所考,不可救也?!保ā端焉裼洝肪砭拧垛琢潦芰P》)[13]例(1):庾亮曾在白石祠中許愿將用牛來酬謝神,卻從未還愿,因此被鬼神懲罰,無法解救了?!敖狻北怼斑€愿”義是很明確的。

      “解”表“還愿”義常用于祈求神靈的事情得到實現(xiàn)而進(jìn)行酬神還愿時。例(2):“世間繕治宅舍,鑿地掘土,功成作畢,解謝土神,名曰解土。”(《論衡·解除》)[14]例(3):“功作既畢,為解土,祝曰:興功役者令,百姓無事,如有禍祟,令自當(dāng)之?!保ā稏|觀漢記·鐘離意傳》)[15]例(4):“劫帥既出,敬則于廟中設(shè)酒會,于坐收縛曰:‘吾啟神,若負(fù)誓,還神十牛。今不得違誓。即殺十牛解神,并斬諸劫,百姓悅之?!保ā赌鲜贰ね蹙磩t傳》)[16]例(5):“高會吹臺中,新年月桂空……微文復(fù)看獵,寧與解神同?!保ā逗屠钕喙慊奕张畛赜窝纭罚├?):“《總要歷》曰,解神者月中善神也,所值之日,宜上詞章雪冤枉?!保ā秴f(xié)紀(jì)辨方書·義例三·解神》)例(2)“解”、“謝”同義連文,皆為“酬謝神靈、還愿”之義。例(2)、例(3)中“解土”即“祭謝土神”。例(4)、例(5)、例(6)中“解神”皆為“酬神”、“還愿”義。

      “解”有“禳除”義,即向鬼神祈禱消災(zāi)?!肚f子·人間世》:“故解之以牛之白顙者,與豚之亢鼻者,與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適河?!盵17]晉郭象注:“巫祝解除,棄此三者,必妙選骍具,然后敢用。”《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是故禹之為水,以身解于陽盱之河?!盵18]漢高誘注:“為治水解禱,以身為質(zhì)。”《史記·孝武本紀(jì)》:“古者天子常以春秋解祠,祠黃帝用一裊破鏡?!盵19]通常祈神的消災(zāi)愿望得到滿足后,人們會再次祈神酬謝稱為還愿,“解”的“酬謝”、“還愿”義由此義引申而來。《漢語大字典》“解”條[20]失收此義,當(dāng)補。endprint

      四、“考”

      “考”有“懲罰”義。例(1):“術(shù)士戴洋曰:‘昔蘇峻事,公于白石祠中祈福,許賽其牛,從來未解,故為此鬼所考,不可救也?!保ā端焉裼洝肪砭拧垛琢潦芰P》)[21]“考”表“懲罰”義?!翱肌北怼皯土P”義,常用于品德奸邪或做錯事之人,以及過責(zé)。例(2):“反日使鬼神精物行考,笞擊其無狀之人,故病者不絕,死者眾多也?!保ā短浇?jīng)》卷四十七)[22]例(3):“子欲知其實審,比若明王考人過責(zé),非肯即殺之也?!保ā短浇?jīng)》卷一百十七)[23]例(4):“明法恐之,則不須考奸求邪於下矣?!保ā墩摵狻し琼n篇》)[24]例(2)的“考”表“懲罰”義。例(3)表懲罰過責(zé)。例(4)表對奸邪之人的懲罰。

      “考”有“拷問”、“刑訊”義。《后漢書·竇武傳》:“時國政多失,內(nèi)官專寵。李膺、杜密等為當(dāng)事考逮?!薄稌x書·忠義傳·周該》:“該乃與湘州從事周崎間出反命,俱為乂執(zhí),考之至死,竟不言其故?!薄翱肌睘椤翱絾枴?、“刑訊”義?!翱絾枴?、“刑訊”指用暴力的手段進(jìn)行審訊,也是對當(dāng)罪者的一種懲罰,“考”的“懲罰”義由此引申而來?!稘h語大字典》[25]“考”條失收此義,當(dāng)補。

      ——————————

      注 釋:

      ①胡幼峰.干寶《搜神記》考.朱傳譽.干寶與《搜神記》[M].臺北:天一出版社,1982.66-69.對二者比較的結(jié)論是八卷本“出自后人偽托”,后來江藍(lán)生《八卷本<搜神記>語言的時代》[《中國語文》,1987年4期]又進(jìn)一步論證了“二十卷本是一個系統(tǒng),敦煌本和八卷本內(nèi)容相近,是另一個系統(tǒng)”總之八卷。

      ②本文以明人胡應(yīng)麟整理的二十卷本《搜神記》(中華書局,2007)為研究對象。

      參考文獻(xiàn):

      〔1〕〔10〕〔13〕〔21〕(晉)干寶《搜神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7.138,175,175.

      〔2〕(明)蔣鐄纂,(清)王開琸.九疑山志 兩種[M].長沙:岳麓書社,2008.248.

      〔3〕〔4〕(明)徐光啟.農(nóng)政全書[M].北京:中華書局,1956.949,950.

      〔5〕〔6〕(明)朱橚.救荒本草校釋與研究[M].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2007.24,74.

      〔7〕(戰(zhàn)國)呂不韋.呂氏春秋:注釋本[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8〕郭君雙.中醫(yī)兒科名著集成[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127.

      〔11〕〔16〕(梁)蕭子顯.南齊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2.615,322.

      〔12〕耿相新,康華.標(biāo)點本二十五史(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南史-宋書)[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57.

      〔14〕〔24〕(東漢)王充.論衡[M].長沙:岳麓書社,1991.390,158.

      〔15〕(東漢)劉珍,等.東觀漢記校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137.

      〔17〕(戰(zhàn)國)莊子.莊子注譯[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8.57.

      〔18〕趙宗乙.淮南子譯注(下)[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1,1001.

      〔19〕(西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臺海出版社,1997.84.

      〔22〕〔23〕羅熾太平經(jīng)注譯[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6.234,1101.

      〔9〕〔21〕羅竹鳳.漢語大詞典[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1128,6493,4993.

      (責(zé)任編輯 王文江)endprint

      猜你喜歡
      考釋搜神記
      “名媛”的詞義及其流變
      《孔雀東南飛》開篇二句考釋
      《儒林外史》中“土儀”一詞考釋
      由對立走向友善—《搜神記》與《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中人怪關(guān)系
      《搜神記》:志怪小說之鼻祖
      安徽滁州方言本字考釋
      2000年以來《水經(jīng)注》詞匯研究綜述
      《儀禮》鄭注“相人偶”新詁
      域外幻術(shù)的傳入與《搜神記》
      伊宁县| 伊金霍洛旗| 莱芜市| 承德县| 钟祥市| 镇赉县| 台北县| 三江| 黑龙江省| 高州市| 赣州市| 星子县| 泗水县| 沙湾县| 三原县| 合江县| 荣成市| 仪陇县| 乌苏市| 平昌县| 靖安县| 阿坝| 长治县| 太仆寺旗| 丰顺县| 六盘水市| 肇庆市| 灌云县| 历史| 阿拉善左旗| 桦甸市| 淅川县| 北海市| 英山县| 灌云县| 仁寿县| 原平市| 抚远县| 民权县| 股票| 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