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永麗
摘要:在閱讀我國名著《儒林外史》時,“土儀”這個詞很難理解。通過查詢工具書,并不能很好的幫助我們理解這個詞,對兩個詞的考釋有助于我們更好的把握文意。本文借助于《漢籍檢索》,很好地論證了“土儀”一詞的來龍去脈及其在《儒林外史》中所應具有的具體意義。
關鍵詞:儒林外史;土儀;考釋
在《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中出現(xiàn)了“土儀”一詞,文例如是:見了盧華士的母親,叫小廝拿出火腿、茶葉土儀來送過來?!度辶滞馐?三十三回》。這個詞對于整個句子的理解造成了困擾,這里的“土儀”應該如何解釋呢?
通過漢籍檢索,我們發(fā)現(xiàn),土儀一詞不僅僅是在《儒林外史》里運用,同時代的其它典籍里如《隋唐演義》、《紅樓夢》、《官場現(xiàn)形記》等也有多處出現(xiàn)。同時通過漢籍檢索,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清代典籍里“土儀”一詞共使用了154次,可謂使用頻率不低。那么“土儀”一詞是清代產生的呢,還是之前就已經存在的詞呢?通過檢索我們發(fā)現(xiàn),“土儀”一詞在宋代就已經開始被使用了,只是使用頻率并不高,共出現(xiàn)了4次。文例如下:
①乙酉,習祀后土儀?!端问?卷八》
②名花。異果。山亭。戲具。鴨卵。雞雛。謂之門外土儀?!稏|京夢華錄》
對所檢索的元代文獻統(tǒng)計,這一詞共出現(xiàn)了2次;對所檢索的明代文獻統(tǒng)計,這一詞共出現(xiàn)了30次。選取文例如下:
①杜景山道:“我安南回來,沒有土儀相送,這權當土儀罷?!薄督窆牌嬗^》
②叫秦淮看船,帶了秦京,拿了些湖廣土儀:細篦、蓮肉、湘簟、鱘鰉魚鲊之類,一路來訪石不磷?!度膛陌阁@奇》
對所檢索的民國文獻統(tǒng)計,這一詞共出現(xiàn)2次。文例如下:
①宣宗見這些土儀很不差?!睹鞔鷮m闈史》
②麥尼備了些獸皮和土儀?!睹鞔鷮m闈史》
通過統(tǒng)計分析總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土儀”一詞宋代開始使用,清代使用最為頻繁,清以后使用的頻率已經很小了。通過文獻檢索統(tǒng)計,我們對“土儀”一詞的使用情況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土儀”一詞應該如何理解呢?通過工具書《漢語大詞典》查詢與“土”有關的詞時,我們發(fā)現(xiàn)了“土宜”一詞?!稘h語大詞典》對“土宜”一詞的解釋為:
一、謂各地不同性質的土壤,對于不同的生物各有所宜
①《逸周書.度訓》:“土宜天時,百物行治?!?/p>
②《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睂O貽讓正義:“即辨各人民鳥獸草木之法也。”
③《晉書.石苞傳》:“州郡農桑未有賞罰之制,宜遣掾屬循行,皆當均其土宜,舉其殿最,然后黜陟焉?!?/p>
④《明史.孔友亮傳》:“古者賦役,量土宜,驗丁口,不責所無,不盡所有?!?/p>
二、指故鄉(xiāng)
①唐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詩:“窮途仗神道,世亂輕土宜?!背鹫做椬ⅲ骸拜p去土鄉(xiāng)?!?/p>
三、土產
①宋周密《武林舊事.西湖游幸》:“至于果蔬、羹酒……粉餌、時花、泥嬰等,謂之‘湖中土宜。
四、特指專作禮品用的土產
①《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二:“近日有個欽差內相譚稹,到浙西公干,所過州縣,必要獻上土宜?!?/p>
那么“土宜”和“土儀”是否有關系呢?若是有關系,又是怎樣的關系呢?通過查詢韻書《廣韻》,我們發(fā)現(xiàn):“宜”韻在上平五支,有11個小韻,而“儀”是11個小韻中的一個,表明兩個詞是同音詞,可以同音通假。因此“土儀”可能是“土宜”日后產生的同音通假詞。
若是“土宜”和“土儀”是同音詞,那么“土宜”四個義項中某個義項是否是“土儀”也具有的呢?“土宜”的四個義項是否都適用于“土儀”呢?帶入例句驗證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土宜”的第四個義項能夠使《儒林外史》里的例句理解起來很通順,結合上下文語境也很能講得通,代入同時代含有“土儀”一詞的例句中,意思都可以疏通。但是“土宜”的其它三個義項在例句中則是講不通的。同時通過漢籍檢索,我們發(fā)現(xiàn)“土宜”一詞在先秦時期就已產生。在漢籍檢索先秦文獻中“土宜”一詞共出現(xiàn)了9次。文例如下:
①故明王明丑以長子孫,子孫習服,鳥獸仁德,土宜天時,百物行治。——《逸周書集訓校釋一 》
②以辨土宜土化之法?!吨芏Y.夏官司馬》
但是通過比較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一時期含有“土宜”一詞的文例都只具有“謂各地不同性質的土壤,對于不同的生物各有所宜。”這一義項,并不具有“土儀”后來所具有的義項。同時通過漢籍檢索,“土宜”一詞在秦漢共出現(xiàn)了17次。文例如下:
①水草豐美,土宜產牧,牛馬銜尾,群羊塞道?!度鬂h文.卷五十六》
②土宜姜芋,水多蛙魚,貧者得以人給家足。——《全漢文.卷二十五》
通過比較分析,這一時期含有“土宜”一詞的文例也都只具有“謂各地不同性質的土壤,對于不同的生物各有所宜?!边@一義項,并不具有“土儀”后來所具有的義項。通過漢籍檢索,“土宜”一詞在魏晉時期文獻里共出現(xiàn)了6次;在南北朝文獻里出現(xiàn)了28次;在隋唐時期的文獻里則出現(xiàn)了70次;文例如下:
①粱、黍、麻、豆、赤豆、胡豆、黑豆等。——《隋書卷八一》
②是故疆理天下,物其土宜,知其利害。——《隋書卷三三》
③其風俗土宜。與吐火羅國同?!短茣砭攀拧?/p>
通過比較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前兩個文例其所用義項與之前的“土宜”義項是一致的,但是第三個文例則似乎就說不通了,我們發(fā)現(xiàn)倘若我們選取“土宜”的第三個義項“土產”就會很合適。那么“土宜”的“特指專作禮品用的土產”的這個義項是什么時候產生的呢?檢索宋遼金時期的文獻,“土宜”一詞共出現(xiàn)了94次。文例如下:
①此香不是戒定慧香。亦非旃檀沉水。只是汝州土宜?!督鹗肪硪蝗摹?/p>
②土宜三種,善水草,宜畜牧,所謂涼州畜牧甲天下者是也。——《金史卷一三四》
③至于鄰國歲幣,諸屬國歲貢土宜,雖累朝軍國經費多所仰給,然非本國所出,況名數已見本紀,茲不復載?!哆|史卷六》
通過比較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第一個例句中“土宜”當做“土產”來講,第二個例句中“土宜”與之前的義項是相同的,第三個例句中“土宜”理解為“特指專作禮品用的土產”比較恰當。只是作為“特指專作禮品用的土產”這一義項的文例并不多。由此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土宜”的“特指專作禮品用的土產”義項與“土儀”一詞產生的時間幾乎是一致的。元代這一時期的文獻,“土宜”一詞共出現(xiàn)了29次,明代時共出現(xiàn)了113次,清代時共出現(xiàn)了665次,且作為“特指專作禮品用的土產”這一義項的“土宜”使用比率也變得多了。民國時期18次。
通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作“特指專作禮品用的土產”的土儀與“土宜”是并行的,兩個詞在表達這個義項是可以通用的。土儀一詞在《儒林外史》中應釋為“特指專作禮品用的土產”。
參考文獻:
[1]吳敬梓.儒林外史[M].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
[2]羅竹風.漢語大詞典[M].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
[3]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商務印出館,1992.
[4]陳彭年.宋本廣韻[M].江蘇古籍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