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彬
摘要:“新語文主題閱讀”就是以人教版教材為主線,將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將閱讀方法由課內(nèi)習得遷移到課外應用的一種閱讀教學模式。具有“一主兩翼”課程體系,通過以藤串瓜、整體施教,實現(xiàn)“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閱讀目標,達到簡簡單單學習語文,真正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關(guān)鍵詞:主題閱讀 一主兩翼 整體施教 認識
新語文主題閱讀能幫助學生簡簡單單學語文,但一直未曾親身體驗。有幸參加新語文主題閱讀年會,才一睹“芳容”,有了些許認識。
一、新語文主題閱讀的內(nèi)涵
1.“一主兩翼”的“新語文主題閱讀”是由劉憲華校長等人發(fā)起的一項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靶抡Z文主題閱讀”就是以人教版教材為主線,將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將閱讀方法由課內(nèi)習得遷移到課外應用的一種閱讀教學模式。
2.具有“一主兩翼”課程體系。“一主”是指以人教版的教材為主體,“兩翼”是指圍繞單元主題配套的《新語文主題閱讀》和《主體式·經(jīng)典誦讀》。現(xiàn)實教學操作采用“單元教學法”讓閱讀教學以單元主題為核心來開展。讀本在教材的基礎(chǔ)上,每一單元又補充了八篇文章。在教學中實現(xiàn)舉一反三,方法是在課堂上得到的,而閱讀能力則是在大量的課外閱讀中最終形成的。簡單地說就是“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最終實現(xiàn)教師“簡簡單單教語文”,學生“簡簡單單學語文”的目的。
3.以藤串瓜、整體施教。在教學中,遵循“整體性原則”組織教學,它不再是一課書一課書地教,而是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地教,單元的主題好比藤,一篇篇課文好比瓜,就是用這個“藤”把一個個“瓜”串起來。學生在同一主題下,閱讀由課內(nèi)引向課外,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面。這樣,一個主題統(tǒng)領(lǐng)三套教材中的三個單元,即由22篇文章組成了一個主題大單元。都緊緊圍繞著單元的一個特定主題,進行大單元語文教學,教師關(guān)注課堂效率,組織適當,做到有詳有略,有效拓展,讓教學從課本延伸到主題閱讀和經(jīng)典誦讀,主題式的閱讀做到了更早、更快、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提升閱讀速度,實現(xiàn)“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閱讀目標。
4.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主要是以線型為主,而主題閱讀課主要以模塊形式出現(xiàn),依據(jù)模塊單元主題閱讀主要分為七個課型:一是單元導讀課,二是以文帶文課,三是整體識字課,四是讀寫聯(lián)動課,五是自主閱讀課,六是雙基訓練課,七是展示分享課(主題詩會)。
二、新語文閱讀的魅力
此次活動在會前會中安排了多節(jié)展示課,親身感受了“新語文主題閱讀”在語文學習中所呈現(xiàn)的魅力。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高效速記訓練課和寫作展示課。
訓練課首先是八分鐘課前活動,安排有古詩詞朗誦、注意力訓練、課前演講等環(huán)節(jié)。然后是速讀速記課文,一篇千字左右的《回報》僅給3分鐘閱讀時間,就讓學生進行“原文復述”。學生不僅能復述,還在快速閱讀中,迅速抓住主題,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出自己的感悟。結(jié)束后又迅速帶入一篇主題相近的短文,繼續(xù)進行這樣的閱讀訓練。
學生訓練有素,課堂學習過程始終在小主持人的組織下進行。主持人落落大方,口齒清晰,組織活動有條不紊;學生參與學習積極主動,語言規(guī)范,聲音洪亮,不做作,展現(xiàn)出非常好的學習習慣和速讀速記效果。
六年級作文展示課更是神奇,近千人的會場現(xiàn)場出題,來自全國各地的與會者所出的20個題目五花八六,深淺不一,如“一笑而過”“走過那個拐角”“我眼中的赤峰”“路”“....的支點”“明天我也要畢業(yè)了”“淚水的記憶”等等。教師從容地分配任務,接受任務的學生先談談自己對題目的理解,然后開始寫作。30分鐘后,學生開始匯報展示,學生臨場的寫作震驚全場,博得陣陣熱烈掌聲。
發(fā)起人劉憲華校長介紹新語文主題閱讀就是在新課標的指引下,通過“讀”書來學習語文,“讀背”是輸入,“說寫”是輸出,讀一讀、背一背、寫一寫、演一演,讀中感悟,增加積累,進而真情實感地說和寫,達到簡簡單單學習語文,真正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一系列展示課的確印證了這一教學思想所帶來的效果。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中國幾千年精深文化的經(jīng)典,內(nèi)涵豐富、意義深遠的中外詩篇,在學生反復誦讀,慢慢品味、咀嚼、感悟中潛移默化地滋潤著心田,呈現(xiàn)的景象就是教室里書聲朗朗,其樂融融;課堂上學生學以致用,高談闊論,旁征博引,出口成章,課堂學習中充滿了語文應有文化的味道。
參考文獻:
[1]主題閱讀三人行.開明出版社.
[2]大單元教學法.劉憲華現(xiàn)代教育出版社.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