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軍
摘 要:隨著中學英語新教材的推廣使用,英語的教法和學法發(fā)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已成為不少專家和學者探究的重要問題。面對這些初中英語口語課堂中學生的問題,如何幫助學生排除心理障礙,調(diào)動其說英語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大膽開口說英語,就成了目前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丞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學生口語能力
如何通過有效的方式,達到使學生“開口能言”、“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的目標,筆者總結(jié)部分教師的成功經(jīng)驗及自身一些實踐經(jīng)驗,提出以下幾點意見供參考: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視
1.更新觀念,認識加強口語教學的迫切性。
英語日益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和與各國交往的重要工具,而口頭英語在交際英語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其應用的領(lǐng)域越來越廣,如服務性行業(yè)、對外貿(mào)易經(jīng)商、對外學術(shù)交流等。作為教師我們應有遠瞻的眼光,不能因為口語在考試中所占的比例不多而忽視口頭英語的教學。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交際,偏廢口頭表達能力的人是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發(fā)展要求的。通過開口說,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把思維中已掌握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并進行不斷的調(diào)整和更正,最終才能達到正確、流利使用英語的目的。所以英語教師要從思想上加強對口語教學的重視,把口語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來處理,還要把口語的重要性灌輸給學生,引起學生對口語的重視。
2.重視口語訓練時間的安排。
教師不能擠占英語口語訓練的時間,不可隨意應付新教材提供的豐富的英語口語練習活動。一定要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英語口語交際實踐,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優(yōu)勢,鼓勵學生相互幫助、交換意見,有意識地讓學生派代表在全班面前闡述自己的或組內(nèi)同學的觀點。教師應恰到好處地及時對同學們用英語短暫的發(fā)言作出鼓勵性的評價,或就學生發(fā)言內(nèi)容提出誘導其創(chuàng)造性地拓展學習英語的想象空間,激活學生的思維,增進師生雙向交流。這樣就能讓學生在口語交際活動中逐漸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3.重視口語能力與其他英語能力的有機聯(lián)系,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在平時教學中要積極創(chuàng)造情景,有計劃地設計大量的、高密度的口語訓練,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在說的同時千萬別忘記了“聽”,學生通過聽,大量地接觸英語之后,便可進行口語能力的訓練。開口說話,表達思想,進行語言交際是他們的愿望,也是大量聽的必然結(jié)果。當然能聽懂能理解的不一定都會使用,但是聽懂和理解的愈多,范圍愈廣,口語能力也愈強。學生由于聽的深度與廣度不同,口頭表達能力差異很大。那些聽得多、理解得多、范圍又廣的學習者,口頭表達能力就強,而那些聽得少,理解不透徹的學習者,在表達時,就會感到無話可說,或者不知如何說,口頭表達能力就相對較弱。
二、為學生創(chuàng)設英語情境
1.精心備課,挖掘教材,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
要想把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真正落實到實處還要靠大量的口語活動,因此老師要像導演一樣為學生創(chuàng)設大量的口語活動形式,讓學生在這些情境活動中通過交流和合作,鍛煉和提高聽說交際能力。
教師要備好口語訓練的活動課,盡可能地使活動多樣化、趣味化;充分利用電教設備,如錄像、錄音、情境畫面等手段,為學生提供情境化的語言課堂,這樣才能發(fā)揮出學生主體性,創(chuàng)造以口語表達能力為核心的師生互動的課堂新局面。
2.加強小組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有自由表達的機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全面的挖掘他們的才能。我們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4-5人小組。在分組時,既要考慮到學生的性格、興趣特點,又要注意男女搭配,基礎差異。此外,小組長的選擇也非常重要,既要口語基礎好,有較好的表達能力,而且組織能力也要強。他們應該是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一座橋梁,起著聯(lián)絡、溝通作用。
3.將英語情境延伸至課外,促進學生英語思維的形成。
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口語能力的提高單靠課堂45分鐘是不夠的,我們應充分利用好學生的課余時間。英語沙龍是課堂的有效延伸,它為學生嘗試運用英語提供了機會。這里的交際活動大部分是真實的、自然的,不像在課堂里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學生通過用英語進行交際,獲得信息,拓展了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逐步養(yǎng)成了用英語思維的習慣。英語沙龍活動由班級口語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為了使學生在活動交流的時候有話可講,每次活動前可以公布話題,讓組員精心準備,掃清障礙。沙龍活動時學生們可以自由交流,無拘無束。英語沙龍是英語交際環(huán)境的模擬,許多同學正是在英語沙龍活動中鍛煉了膽量,增強了英語口語表達的自信。
三、發(fā)揮教師合理評價的激勵作用
1.注重個體差異,給出適度評價。
學生基礎的不同、智力的差異、學習態(tài)度的好壞、學習方法和策略的優(yōu)劣,都直接影響著英語口語水平的高低。在整個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不能只看學生現(xiàn)在的成績,更重要的是要看他們未來學習的潛能。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實際,把握不同學生的個體特點,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2.改善教師評價方式。
學習者的態(tài)度和個體特點對學習策略的形成和使用有一定的影響,有些學生存在的問題是膽小內(nèi)向,不善于表達;有些是語言交際的主動性不強,怕出錯,教師應首先從心理素質(zhì)抓起:在平時的教學里要不斷地鼓勵學生開口,不要吝嗇贊美,學生回答問題時不可輕易打斷,挑選針對性強的、適合學生朗讀的文章讓學生背誦,形成語感;定時讓學生練習繞口令,用不同的語音、語調(diào)、語氣來朗讀同一句話,表達不同的情感;逐漸加快說話的速度,較少地使用暫停,給自己錄音,不斷地自我修正,學生能體會到逐漸提高的喜悅,增強自信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