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宣
【摘要】活動教學法是一種有別于傳統(tǒng)教學法的新型教學法,主要是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參與學習。這一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有助于推動外語教學。
【關鍵詞】小學生 英語學習 活動教學法
活動教學法,也稱活動型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一般是指教師根據(jù)教學要求和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為學生提供適當?shù)慕虒W情境,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程度和特點設置,讓學生憑自己的能力參與閱讀、討論、游戲、學具操作等去學習知識的課堂教學方法或過程。
一、活動式教學在小學英語中的應用分析
1.歌曲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Education must be fun”,教育必須是有趣的,人們普遍接受這一英語諺語所表達的觀點。眾所周知,小學生最大的特點是活潑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如皮亞杰的“發(fā)生認識論”所述的兒童思維具有具體性,即他們思考問題不能離開具體的事物和經(jīng)驗,如果只用言語敘述問題,那么他們的推理就會感到困難。因此,將結合了學生喜愛歌曲和表演的教學活動運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利于活躍課堂,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歌曲中去學英語、唱玩結合、加強學生的英語的認識。顏色單詞的教授可以通過讓學生們學唱英文歌曲“color song”來引出新單詞color,在教完歌曲里的有關顏色的單詞后,可以讓同學們隨著歌曲指出穿著有對應顏色衣服的同學,從而使學生在游戲中 充分掌握各種顏色的表達。可見將歌曲應用在教學中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使教學過渡也不顯生硬,甚至可以通過歌唱表演來鞏固新知。
2.游戲教學的趣味性和激勵性。趣味性是游戲教學的核心,活動游戲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應用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設計游戲時需要充分考慮它的趣味性、競爭性,同時要注意緊扣教學內(nèi)容。對小學英語教學而言,游戲的趣味不僅僅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要將其所學到語言知識應用到日常交流中,形成一定的語言技能。例如,在講授“How old is XX?”這一課時,可開展“快速記憶比賽”的游戲。把全班分成6組,每組4人,進行快速記憶。先放一段錄音,內(nèi)容是介紹6個小朋友的年齡與姓名,然后提問:How old i s××?由各位學生搶答,搶答完畢,再放一段類似的錄音,以此進行6次,最后評出最佳記憶者。當然,教師設定的游戲規(guī)則要有激勵性,尤其是Guessing Game中。因為英語教學游戲的組織是為了學生在日常交流中更多地去使用學到的語言知識,而不在乎猜的結果。因此,在舉行類似的游戲時,老師要提前規(guī)定范圍,避免在游戲途中學生過于關注答案的對與錯,造成課堂教學時間的浪費。例如:讓學生猜:Whats her/his favorite color?教師可以預設學生所猜的顏色范圍,green,red,black,white,pink,purple…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越快,得分越高。這樣就會加快游戲的節(jié)奏,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語言使用頻率得到提高。要特別注意,此類游戲的目的是為了他們在游戲中使學生的聽說技巧得到發(fā)展,同時享受成功的樂趣。
3.故事教學激發(fā)潛能。小學生求知欲特別強,總喜歡問為什么?;旧厦總€小學生都愛聽故事,由此,教師可以編一些小故事,幫助他們盡快熟悉課文,按他們自己的方式對課文進行理解。如在教授廣東版教材小學一年級Unit6“I can jump”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幾分鐘時間,讓他們?nèi)ゴ适聝?nèi)容,并且?guī)е鴨栴}去思考。教師講句型What can you do?寫在黑板上,讓學生盡情討論,思考。此時學生都很活躍,教師可以啟發(fā)他們從多角度去思考。如What can monkey do?在課文中找答案或者發(fā)揮想象。完成句型Monkey can clamp.的學習。這種方法有助于學生充分發(fā)揮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能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4.語言情境創(chuàng)設。英語課堂教學,語言情境的創(chuàng)設很關鍵。因此,教師應該為學生積極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的情境,為學生準備表演舞臺,將學生帶入一個夢幻的英語天地,以一種生動有趣,形象的表演方法縱觀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PEP教材,每一個單元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及具表演性的對話,涵蓋了日常交際用語,如問路、道歉、打電話、問天氣等。日常的對話配上生動有趣的表演,英語課堂教學效果肯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躍。使學生愛學,樂學的同時培養(yǎng)了他們進行簡單的日常交際的能力,這樣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例如在教授How to recognize emotion時,可以請幾位學生在講臺上表演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在進行情境教學時,表演這一形式在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方面起著重要促進作用。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提前告訴學生,讓他們開動他們的大腦去發(fā)揮想象力,盡情地表演,模仿。當然表演是不能脫離教學內(nèi)容,為了表演而表演。例如學習happy、sad、worry、angry時可以讓學生盡情地去發(fā)揮、聯(lián)想、表演,把課堂的主動權下放給學生,變被動為主動。
二、活動教學在小學教學中的要求與注意點
1.教材的把握?;顒咏虒W要以教材為依托,教材內(nèi)容的把握直接關系到活動教學的開展。對教材的把握可以從三方面入手,語言信息的篩選、教學重難點的劃定、熟知語言材料的特點。
2.學生的把握。首先,要在學生現(xiàn)有認知的基礎上選擇難易程度適當?shù)慕滩摹F浯?,要考慮活動教學的形式是否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能否被他們主動接受,能否幫助他們運用英語。再次,要考慮活動教學在開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否會學生的正常學習。最后,要考慮活動教學是否有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運用活動教學時不能一味地迎合學生的興趣,更不能僅僅為了課堂氣氛的活躍而去進行活動教學。
3.任務的把握。有目標的交際活動是語言學習的“任務”。這里的目標是指學生將自己所學的語言運用到生活中去,自然而然地使用語言?;顒咏虒W對教師的要求是將課標和教學內(nèi)容有機結合,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恰當?shù)幕顒宇愋?,吸引和組織學生參與。學生通過自我思考,討論去完成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
三、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是活動教學的主體和中心,學生在活動教學中的表現(xiàn)是衡量活動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尺。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大部分是出于興趣。因此教師必須根據(jù)他們的年齡特征和興趣愛好設計出符合他們發(fā)展的活動教學。寓教于樂,讓他們學玩結合,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
參考文獻:
[1]方秋霞.新課標小學英語活動教學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 2009,36:603.
[2]張麗紅,陳清.小學英語活動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的應用研究[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0,01:21-24.
[3]雷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及設計現(xiàn)狀調(diào)查[D].華中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