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英語專業(yè)低年級文學CBI課程思辨教學策略

      2014-11-10 03:43:56
      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3期
      關鍵詞:英語專業(yè)文學作品文學

      劉 丹

      (1.大連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遼寧 大連 116044;

      2.中國人民大學 外國語學院,北京 100872)

      近年來,英語專業(yè)學生的思辨能力發(fā)展成為外語界普遍關注的焦點。黃源深曾指出,英語專業(yè)受到課程技能本位教學的制約,過于注重學生語言技能的訓練,忽略了獨立思考問題能力,特別是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訓練;學生“思辨缺席癥”的現象普遍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1]。為此,不少學者都主張加強英語專業(yè)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他們批判性思維能力[2-3]。目前,相關研究表明,兼顧“語言與知識”的內容依托教學(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對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4]。但如何在依托不同學科知識的CBI課程中把知識習得、語言技能訓練和思辨能力培養(yǎng)融為一體,是一個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本文是筆者基于低年級的文學CBI課程教學實踐,對低年級文學CBI課程的思辨教學策略進行的初步探討。

      一、英語專業(yè)低年級文學CBI課程改革

      英美文學課是我國高校外語院系的主干課程,然而,我國現行的英美文學課一般開設于本科高年級,通常以大班為單位傳授英美文學史知識。這種傳統(tǒng)的知識灌輸式教學模式,通常會忽視學生對文學作品閱讀、闡釋和評價的參與,學生成為文學知識和作品分析的被動接受者和機械記憶者,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對文學的興趣[5-6]。因此,一些專家學者紛紛建議在學生入學之初即開始培養(yǎng)其對文學的興趣,使學生在大學期間盡早接觸美國文學或英國文學經典作品,并使其文學學習貫穿整個大學學習[7-9]。

      鑒于英語專業(yè)學生入學英語水平的提高及基礎英語教學內容存在諸多不足的現實,大連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于2011年在英語專業(yè)一、二年級開展了基礎英語課程的文學閱讀轉向改革,開設了三門文學CBI課程,即美國文學作品經典、英國文學作品經典以及世界英語文學經典課程[4]。在保持傳統(tǒng)基礎英語課時安排和語言訓練優(yōu)勢的同時,將基礎英語課程根據階段進行劃分,一個階段內的內容相對集中,分階段關注英語專業(yè)的文學知識內容,具體課程設置見表1。

      表1 課程設置表

      為實驗班新開設的CBI文學課程系統(tǒng)引入英語文學的經典作品作為教學內容,以學生文學閱讀體驗為中心,輔以文學、哲學、歷史、文化等方面知識的介紹,幫助學生鞏固語言知識,提高人文素養(yǎng)及思辨能力。在內容依托教學中,學生通過閱讀英美文學作品,可以主動參與文本意義的尋找、發(fā)現、創(chuàng)造過程,逐步養(yǎng)成敏銳的感受能力,掌握嚴謹的分析方法,形成準確的表達方式。雖然CBI文學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認知能力”和塑造“情感特質”方面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和潛力,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如何實現文學教學的“一箭三雕”,把知識習得、語言技能訓練和思辨能力訓練融為一體仍是一個難題。

      二、思辨能力培養(yǎng)相關研究

      近幾年,思辨能力培養(yǎng)受到我國各級教育部門以及學術界的廣泛重視,相關研究也隨之豐富起來。孫有中從培養(yǎng)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課程測試、教材編寫和教師發(fā)展等角度探討了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措施,概述了改革的基本思路[3]。阮全友嘗試以“四層學習身份模型”理論為核心支撐來構建我國英語專業(yè)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理論框架[10]。這些措施和思考為以后的教學指明了方向,但總的來說還是基于理論層面的探討。當前,亦有部分學者從寫作、基礎英語、英文報刊選讀、英美文學等課程的教學研究出發(fā)提出了相應的教學設計理念和方法。針對文學教學中的思辨能力培養(yǎng),孫海一、程悅等建議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對話教學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11-12],而張紅芳主張以讀者反應批評理論建構課堂教學以加強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13]。目前,國內還沒有學者關注低年級文學課程教學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因而本文探究低年級文學CBI課程的思辨教學策略會為日后的相關研究提供一定參考。

      三、英語專業(yè)低年級文學CBI課程中思辨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內容依托式教學是一種“語言與內容”有機融合的外語教學模式,它將語言教學基于某個主題或某個學科內容來進行,把語言學習和學科知識學習結合起來,在提高學生學科知識和認知能力的同時,促進其語言水平的提高[14]。在英語專業(yè)低年級開設基于CBI理念的文學類課程能更好地利用文學作品中的“優(yōu)質語料”為學生提供適宜其學習的“新信息”。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可采用以“自主性閱讀”“比較法教學”和“多元化評價”為核心的思辨教學策略來加強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

      1.“自主性閱讀”策略

      一部經典的文學作品往往蘊含深邃的意識形態(tài)、審美意蘊的藝術表達和獨特豐富的文學語言。英語文學經典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習者的認知潛能和思維能力,而且能夠充分調動他們的聯想和想象。文學,作為以作品為中心所展開的活動,包含四個要素:作品、作家、世界和讀者[15]。文學活動中包含了“體驗、創(chuàng)作、接受”的過程。根據“文學闡釋學”“接受美學”和“讀者反應批評理論”的觀點,文學作品并非棲居于書架的圣典,而是在閱讀實踐中才能被發(fā)現的意義過程。為了使文學發(fā)生,讀者扮演了與作家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低年級CBI文學課程中,學生作為主體的讀者,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思維去解讀作品,而作品的解讀也不是唯一的,因此教師關注的中心應從傳統(tǒng)的文本關注轉向對學生接受的關注。在課程之初,教師就要幫助學生確立自身的主體意識,使他們擺脫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和對文學作品的畏難心理。如果學生認識到,文本本身只是對于讀者的一系列“暗示”,是等待其主動建構其意義的種種“邀請”,他們就會帶著更大的興趣參與文本意義的生產,利用個人的生活經驗和審美經驗,發(fā)揮想象和聯想來填充作品中的“空白點”,使文本世界恢復意義并重獲新生。

      文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具有審美感知力和敏銳觀察力的讀者,因而在低年級CBI文學課程中,教師應賦予學生直接與文學作品親密接觸的機會,使其產生交流的內在動力、生發(fā)自主的探究興趣和開發(fā)自身的情感潛能。只有教師鼓勵學生從作品的字里行間去感悟和洞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的闡釋、分析和推理,文本的閱讀才會變成一種能動的再創(chuàng)造。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走下圣壇,通過啟發(fā)式提問與相互辯駁的方式來開展教學,而不是單向地傳授文學知識和語言知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低年級文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現階段的語言水平和認知能力,在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和探究式學習的同時,傳授給學生必要的文學閱讀技巧和評論方法。此外,當遭遇較難的語篇段落時,有針對性的語言類練習題及譯文能有效幫助學生攻克語言難關,保護其閱讀積極性。

      2.“比較法教學”策略

      為了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低年級CBI文學課程需要以貼近學生生活的主題為單元來組織內容,注重選取具有思想內涵、主題深刻、語言難度相對較低的經典文學作品作為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比較法”教學策略,以問題為驅動多去啟發(fā)學生思考,組織有效的課堂交流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

      (1)同一主題的教學單元中通常涵蓋多種體裁的英語文學作品,例如短篇小說、詩歌、長篇小說或戲劇節(jié)選,教師應鼓勵學生課前細讀不同文類的文本,分析比較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在同一主題下的差異化表達,體會不同意境、不同情感以及獨特語言風格的魅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小組討論,給學生相互交流所思所想的機會,分享自己對文學作品的感悟。

      (2)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中,對同一主題的文學想象和建構會有很大差異,亦時而會有共通之處,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閱讀英語文學經典的同時,回顧和挖掘他們所熟悉的相關主題的中文經典。在中西文學比較閱讀中,學生不僅要闡釋、分析、推理、評價和解釋不同文學作品中的文化和思想內涵,還要不斷自我修正對文本的認知和理解。這種以文本為媒介的跨文化交流訓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感知力和敏感度,使其充分體驗中西文學經典中文化元素和生活哲思的厚度和密度。

      (3)文學經典作品離不開其創(chuàng)作的歷史環(huán)境和作家的個人經歷。因此,在引導學生賞析英文經典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將作品置于其歷史語境中來考查。例如,就“自然”這一主題,美國文學中先驗主義作品、自然主義作品以及后現代作品中都有極其不同的呈現。如果學生能深入品讀這些作品的選段的同時,從歷史的維度審視作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那么學生就能夠更進一步挖掘出文本的思想價值、文化內涵以及時代意義。當然,在每一個教學單元中,教師能否將“單元主題”與“當下話題”有機結合,創(chuàng)設文學經典的當代“問題情境”也是課堂教學的成敗關鍵。

      在實施比較法教學過程中,教師需確保學生的閱讀和比較分析活動是建立在認真的調研和思考基礎上的理性的、智性的學習活動,而非純感性的、隨意的游戲和娛樂。在課堂交流中,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應具有邏輯感、層次性,切不可陷入簡單的人云亦云或不合理的標新立異。

      3.“多元化評價”策略

      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對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重大,但課程測試的反撥作用也不容忽視。一般來說,對學生而言,考試就是“指揮棒”?;A階段的內容依托課程普遍采取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模式,課程評估項目包括課堂發(fā)表10%、期中測試20%;學期論文20%;期末考試50%。為了更好地發(fā)揮評估測試的反撥作用,CBI文學課程的學業(yè)評估除了關注文學知識的掌握和語言習得的效率,還應適當增加對學生思辨能力的考查。例如,期中測試及期末考試可適度增加主觀題的數量,要求學生運用相關文學或文化知識來舉例說明個人觀點。

      此外,就課程內容中的某些單元專題或具有爭議性的話題進行學期論文的寫作也是一個有效的測評手段。論文寫作要求精心構思,需要學生運用邏輯思維能力篩選、加工信息,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見解,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深入研讀文學文本和查找相關資料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鞏固和內化自己在課程中所學到的內容和語言知識,也可以發(fā)揮自己主動性在寫作過程中汲取新知識,提高自己的書面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在學期論文的評價中,教師在關注語言質量之外,還要考查學生歸納、總結、分析、比較、闡釋和評價方面的能力。在教師評價之外,利用網絡資源開展自我評估和同伴互評也會有效促進學生思辨能力的發(fā)展。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在線字典或其他網絡資源先進行語言方面的自我糾錯,然后再針對論文中的思想內容開展同伴反饋活動,最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寫作中出現的常見問題和邏輯錯誤進行匯總點評,并予以及時地糾正。這種做法不僅有助于學生發(fā)揮學習主體作用,也有助于營造民主、平等、互動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反思歸納能力,培養(yǎng)其合作學習能力。但是要確保互動評價的有效開展,教師還要學會適當“放權”,即將同伴反饋所做的評價與學生的分數對接,這樣會使學生感受到自身的主體價值感,真正重視和積極參與多元化的互動評價活動。

      總之,大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fā)展均趨成熟,他們已具有相當高的思維水平和獨立意識,因而教師只要重視學生在文學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以問題為驅動開展對話式教學,在教學評價中運用突出思辨特色的差異化評價策略,多鼓勵學生質疑、分析和思考,學生的思辨能力就有希望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結 語

      針對低年級文學教學中的思辨能力培養(yǎng),筆者建議選取具有思想內涵、主題深刻、語言難度相對較低的現當代經典文學作品作為教學內容。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通過“自主性閱讀”,“比較法教學”和“多元化評價”來激發(fā)學生的認知潛能,提升學生文學閱讀興趣和審美感知力,促進其思辨能力的發(fā)展。在低年級CBI文學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體驗到自主探究式學習的挑戰(zhàn)和樂趣,克服其文學知識和語言學習的焦慮感,也可增強其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1]黃源深.英語專業(yè)課程必須徹底改革:再談思辨缺席[J].外語界,2010(1):11-16.

      [2]虞建華.談我國高校英語專業(yè)“兩個走向”問題:兼及英美文學教學[J].中國外語,2010(3):17-18.

      [3]孫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養(yǎng),將英語專業(yè)教學改革引向深入[J].中國外語,2011(5):49-58.

      [4]??≤S,金雪.英語專業(yè)核心必修課程“基礎英語”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及改革的建議[J].外語研究,2012(6):54-58.

      [5]王守仁.從文學史轉移到文學作品:談英語專業(yè)高年級文學課程的設置[J].山東外語教學,1991(2):17-18,22.

      [6]程愛民,徐勁,柯可,等.關于我國高校英美文學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J].外語研究,2002(1):14-18.

      [7]蔣洪新.大學的理想與英美文學教學改革[J].外國文學,2005(1):104-107.

      [8]張良紅,佘軍.高校英語專業(yè)美國文學課程設置與教學的反思[J].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93-96.

      [9]韓亞元.高校英語專業(yè)文學課低年級化的可行性探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1(2):66-69,74.

      [10]阮全友.構建英語專業(yè)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理論框架[J].外語界,2010(1):19-26.

      [11]孫海一.用對話教學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探索,2012(1):36-37.

      [12]程悅,王少凱,莊天賜.英美文學教學與英語專業(yè)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74-77.

      [13]張紅芳.英美文學課堂中英語專業(yè)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1):84-85.

      [14]Stryker S B,Leaver B L (Ed.).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odels and Methods[M].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7.

      [15]艾布拉姆斯.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tǒng)[M].酈志牛,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猜你喜歡
      英語專業(yè)文學作品文學
      當文學作品扎堆影視化
      為什么文學作品里總會出現“雨”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產出導向法”在英語專業(y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新時代下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yè)寫作教學改革之探索
      文學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圍觀者”
      語文知識(2014年12期)2014-02-28 22:01:18
      我與文學三十年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臺灣文學作品中的第一女
      海峽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21
      英語專業(yè)研究式學習的探索與思考
      鲁甸县| 确山县| 武宁县| 综艺| 景东| 喀什市| 常州市| 建始县| 轮台县| 信阳市| 紫阳县| 报价| 元江| 奇台县| 定西市| 朝阳市| 黄冈市| 湖北省| 久治县| 奉新县| 监利县| 梧州市| 新化县| 湛江市| 丰都县| 三原县| 西乡县| 泽库县| 庆阳市| 山阳县| 介休市| 化隆| 文山县| 平顶山市| 育儿| 延津县| 蒙自县| 九江市| 益阳市| 南开区| 伊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