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雪情
【摘 要】 高中美術欣賞課是迎合素質(zhì)教育理念而開展的課程,其目的是提高學生對美的欣賞和鑒賞能力,并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看待事物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也能夠在其中達到凈化學生心靈的目的。因此,提高高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質(zhì)量成為教師必須重視的問題。本文淺論高中美術欣賞課存在的難點,并提出相對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中 美術欣賞課 難點 對策
引言
美術課程開展的目的是達到素質(zhì)教育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方面發(fā)展的理念,而高中美術欣賞課的開設更是進一步對提高學生美的能力的重視,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并以此達到美育的終極目標。
因此,不斷提高高中美術欣賞課的質(zhì)量和效率,才能夠迎合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這也成為眾多高中美術教師必須重視的問題,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高中美術欣賞課存在的難點也一一暴露,極大地阻礙了教師的教學,影響到了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基于此,本文在此淺論高中美術欣賞課存在的難點,并結(jié)合實踐教學經(jīng)驗以及個人的見解提出相對應的解決對策,以期能夠為有關人士提供可供參考的借鑒,能夠推動高中美術欣賞課的發(fā)展和進步。
一、高中美術欣賞課存在的難點
(一)學生對美術欣賞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高中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生普遍認為該課程沒有意義,對自己的學習幫助不大,完全是浪費時間。同時,更由于美術欣賞課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和抽象性,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降低。
造成這一難點的主要原因在于應試教育的深遠影響。在應試教育制度下,學生的學習也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對于無法有效提高自身學習成績的課程都存在抵觸心理。同時也因為教師的課前工作不到位,使得學生沒有意識到美術欣賞課的重要性和意義,從而導致學生的不重視。
(二)學生的欣賞往往只存在于美術作品的表面
從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成績上看,大部分學生的欣賞能力較弱,其欣賞的角度和層次仍舊只能停留在美術作品的表面,無法看透美術作品的本質(zhì),認識到作品的象征意義或者表達的精神,也就是更深層次的美感。
造成這一難點的主要在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欠缺,教師在美術欣賞課的教學中過于注重對學生灌輸技能和技巧,而忽視了提高學生的理論涵養(yǎng)。在這種背景下,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時往往只能從作品的色澤、線條等方面進行欣賞,而無法進行更深層次的欣賞。
同時,學生自身素質(zhì)的不足也是造成此問題的重要原因。在應試教育的深遠影響下,學生大部分課堂與課余時間都用在學習文化課上,課外積累較少,對美術作品的理解也較少,這就導致學生無法深刻理解美術作品的內(nèi)涵和象征意義,無法看透作品的本質(zhì)。
(三)美術鑒賞課存在抽象性
美術欣賞課基本的教學目標在于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何為欣賞?這原本就是一個抽象的問題,也使得學生的理解更加抽象。
從欣賞角度來說,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維,其在欣賞美術作品時的角度也不同。這就極大地增加了美術欣賞課的難度,讓教師很難對學生合理地解釋美術欣賞的要點以及技巧,沒有通過真實的展示來引導學生完成欣賞,也就使得美術欣賞課的教學質(zhì)量難以掌控。
二、高中美術欣賞課存在難點的解決對策
(一)做好課前教學工作
針對學生普遍對美術欣賞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的問題,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從課前教學工作入手,通過教學工作提高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的認識,以此讓學生產(chǎn)生對美術欣賞課的學習興趣。
從根本上說,要通過課前教學工作轉(zhuǎn)變學生的意識,逐步消除應試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教師應該告訴學生學習美術欣賞不僅僅是對美術作品技法方面進行欣賞和評定,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對作品的分析和評價,逐步理解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初衷以及感悟作品內(nèi)在的含義。
通過美術欣賞,提高的不僅僅是學生對美的欣賞和鑒賞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讓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并以此達到凈化學生心靈的目標,同時起到陶冶情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終極目標。
當學生充分意識到美術欣賞課的重要性和意義之后,學生才能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才能夠更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以此達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
(二)改變教學方法,注重理論修養(yǎng)
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方法,更加注重理論修養(yǎng)。首先,教師要改變單一的“師作生學”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欣賞,并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讓學生在交流和探討中提高美術欣賞能力,并學習不同學生欣賞的角度。
其次,教師應該重視提高學生的理論修養(yǎng),也就是要讓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時對作品創(chuàng)作的背景、創(chuàng)作者的事跡等進行了解,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更深層次的欣賞和鑒賞。
(三)積極的互動轉(zhuǎn)變美術欣賞的抽象性
教師可以通過積極的互動交流來降低美術欣賞的抽象性,使學生可以感受到欣賞的立體性和真實性。
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同一幅美術作品進行欣賞,最后再集體進行討論和交流。經(jīng)過交流,學生能夠聆聽到更多的欣賞結(jié)果,自然對欣賞的本質(zhì)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就能夠獲得更多的欣賞角度,拓展自己的思維和意識,提高欣賞能力。
結(jié)束語
總的來說,高中美術欣賞課的開設是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綜合能力,是迎合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重要舉措。教師必須要針對高中美術欣賞課存在的難點,制定相對應的對策,對教學質(zhì)量進行全方面的提高。這就需要教師積極的總結(jié)和交流,以此推動高中美術欣賞課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鄔麗麗.普通高中美術欣賞課現(xiàn)狀研究及策略[J].新課程,2011(05).
[2]劉洪.關于高中美術欣賞課的一些思考[J].新課程,201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