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價格彈性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利用1992—2012年的時間序列數據對中、美、印三國的進出口貿易價格彈性以及中美、中印的交叉價格彈性進行研究。結果表明:中、美、印三國棉花進口價格彈性波動較大,其中中國、美國、印度都是富有彈性;中、美、印三國棉花出口價格彈性分別為富有彈性、缺乏彈性、富有彈性,而中國棉花出口價格的彈性波動較大,美國、印度兩國較平穩(wěn);中美棉花進口價格以富有彈性為主,出口交叉價格彈性以缺乏彈性為主;中印棉花進口存在替代關系,且富有彈性,而出口存在互補關系,也富有彈性。
關鍵詞:棉花貿易;進出口貿易;價格彈性
中圖分類號: F307.12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9-0439-04
收稿日期:2014-01-14
基金項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產學研聯合培養(yǎng)研究生示范基地項目(編號:xjaucxy-yjs-20131038);新疆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干旱區(qū)農村發(fā)展研究中心項目(編號:XJEDU030113Y11)。
作者簡介:曹沖(1988—),男,安徽臨泉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區(qū)域經濟研究。E-mail:caochong2008cool@163.com。棉花不僅是重要的經濟作物,而且是重要的工業(yè)原料和戰(zhàn)略物資儲備資源。隨著我國棉花流通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作用以及棉花金融衍生品的出現,使得棉花價格的波動深受國際市場的影響,尤其是我國棉花供求矛盾的不平衡狀況,造成大量低價進口棉花嚴重沖擊了國內棉花生產,致使棉花價格出現大幅度波動。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產國和消費國,而美、印兩國不但是棉花的主產國,而且是世界棉花貿易大國。因此研究中、美、印三國棉花貿易之間的關系,對于我國穩(wěn)定棉花價格具有重要意義。
棉花價格波動問題一直備受關注,諸多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過相關研究[1]。對于棉花價格的波動規(guī)律及其影響因素,張雯麗等提出,我國棉花價格波動呈現先加劇、后減緩的周期性特征,并且認為供給和需求變化是影響價格形成及波動的最主要因素[2]。李建偉通過格蘭杰因果檢驗認為,貨幣供給量是棉花價格變動的主要原因[3]。在國內外棉價之間關系的探討方面,陳陣等通過對國內外棉花價格波動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發(fā)現,國際棉花價格對國內棉花價格產生了顯著影響,而國內棉花價格卻對國際棉花價格缺乏影響力[4]。王利榮等認為,國內棉價同國際棉價具有長期穩(wěn)定的均衡關系,并且國際棉價波動沖擊著國內棉價,對國內市場起著引導作用,而國內棉價波動對國際市場的影響較小[5]。在進一步分析棉花金融衍生品的過程中,譚硯文等認為,中國棉花期貨價格的劇烈波動是2009—2011年全球棉花價格暴漲暴跌的主導原因[6],說明中國棉花期貨價格已經具有影響國際棉花價格的作用;此外,中國棉花期貨價格波動既不受人民幣狹義貨幣發(fā)行量、匯率、利率等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也不受中國棉花進口量、紗產量的影響,而與美國棉花月報公布的棉花期末庫存信息有直接的關系。在政策支持方面,于婷等認為,應該完善市場調控辦法,減緩棉花價格波動;同時應提升棉花生產模式,增強生產穩(wěn)定性,降低價格敏感性[7]。
在價格彈性的研究方面,國內學者主要立足于宏觀角度,從貿易整體來研究進出口價格彈性[8-13]。在價格彈性研究的微觀領域,國內學者的研究報道還較少,已有文獻也僅僅涉及糧食方面。曾福生等運用價格彈性實證分析中、美、日三國的小麥進出口情況[14];匡遠配等在梳理價格彈性理論的基礎上,利用1978—2007年的時間序列數據,對我國糧食供求彈性進行了實證分析[15];朱再清等采用邊際分析方法研究表明,我國棉花進口來源逐漸集中于具有進口價格彈性優(yōu)勢的國家[16]。
因此,針對上述研究的缺失,本研究以棉花為例,對中、美、印三國的進出口貿易價格彈性進行分析,以此了解三國之間的關系,并進一步分析棉花進出口貿易價格彈性差異形成的原因,以期為中國棉花供求平衡、價格穩(wěn)定提供政策依據。
1彈性理論與數據來源
1.1彈性
彈性概念在經濟學中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一般來說,只要2個經濟變量之間存在著函數關系,就可以用彈性來表示因變量對自變量變化的反應敏感程度[17]。在經濟學中,彈性的一般公式為:彈性系數=因變量的變動比率/自變量的變動比率。設2個經濟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為Y=f(X),則彈性的一般公式還可以表示為:
1.2價格彈性
1.2.1需求價格彈性需求價格彈性簡稱為需求彈性,表示在一定時期內,當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化百分之一時所引起的該商品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為:需求價格彈性=-需求量變動率/價格變動率。
需求的價格彈性主要包括弧彈性和點彈性。本研究主要探討弧彈性,因此省略點彈性,以下提到的需求價格彈性ed就是本研究所認為的弧彈性。
用公式表示為:
需要指出的是,在通常情況下,由于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是成反方向變動的,即ΔY/ΔX為負值,為了便于比較,我們在式(3)中加了1個負號,使得其需求價格彈性ed取正值。
需求價格彈性有5種類型:當ed大于1時,稱為富有彈性;當ed小于1時,稱為缺乏彈性;當ed等于1時,稱為單位彈性或單一彈性;當ed等于0時,稱為完全無彈性;當ed為無窮大時,稱為完全彈性。
1.2.2供給價格彈性供給價格彈性表示在一定時期內,當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化百分之一時所引起的該商品供給量變化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為:供給價格彈性=供給量變動率/價格變動率。
此外,價格彈性的波動幅度對棉花的需求與供給也有影響,公式為:
年際價格彈性波動幅度=報告期的價格彈性/基期的價格彈性-1。(4)
同需求價格彈性一樣,本研究的供給價格彈性es也就是我們所認為的弧彈性。
用公式表示為:
在通常情況下,商品的供給量和商品的價格是成同方向變動的,供給量變化量同價格變化量的符號是相同的,因此es的結果為正值。
同需求價格彈性一樣,供給價格彈性也可以分為5種類型:es>1時,稱為富有彈性;當es<1時,稱為缺乏彈性;當es=1時,稱為單位彈性或單一彈性;當es=0時,稱為完全無彈性;當es為無窮大時,稱為完全彈性。研究中的供給價格彈性和需求價格彈性數值有正負,為了便于比較各年份之間彈性變化程度,在分析時均用數值的絕對值。
1.2.3交叉價格彈性交叉價格彈性表示在一定時期內,當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化百分之一時所引起的另一種商品的量變化的百分比,它是該商品量的變動率同其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率的比值。用公式表示為:
1.3數據來源
本研究利用1992—2012年間共21年的時間序列數據,選取中、美、印三國的棉花進出口量、進出口金額以及進出口價格等相關數據對三國之間的價格彈性關系進行比較分析。數據主要來自于世界糧農組織(FAO)統計數據庫、美國農業(yè)部(USDA)、《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產業(yè)信息網等。
2中、美、印三國棉花進出口價格彈性分析
2.1棉花進出口價格彈性
2.1.1中國由表1可以看出,1993—2012年,中國棉花進出口價格彈性波動幅度較大,并且呈現出規(guī)模波動趨勢;棉花進口價格彈性每年的波動幅度在-861%~525%之間,棉花出口價格彈性每年的波動幅度在-957%~26 537%之間;在近20年時間內,中國棉花進口價格彈性系數、出口價格彈性系數的絕對值超過1的年度分別有15、16個??梢钥闯觯袊藁ㄟM出口價格彈性波動幅度較大。
1993—2012年,中國棉花進口價格彈性系數總體來說是富有彈性的(表1),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中國棉花供求不平衡,中國棉花生產以年均2%的速度擴增,而棉花需求則以高于棉花生產0.4百分點的速度增加,導致其缺口越來越大;另一方面是由于棉花政策的轉變,棉花流通體制逐步由計劃管理向市場化邁進,從而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場結構和競爭的全新格局。由表1還可以看出,2010年以來,中國棉花進口價格彈性在富有彈性與缺乏彈性間變動,到2012年達到 -2.43,可能是由于棉花需求的減少和國內外棉花價格差的加大等原因所造成的;對于中國棉花出口價格彈性而言,整體上表現出富有彈性,可能原因是中國棉花的產量在逐年增加,1992—2012年中國棉花產量凈增加233萬t,年均以2%的速度擴增;2008年以來,中國棉花的出口價格彈性整體上表現為富有彈性,到2012年棉花出口價格彈性為1.80,可能原因是政府實行的惠農政策、棉花種子補貼和棉花臨時儲備政策等一系列措施造成的。
2.1.2美國由表1可以看出,1993—2012年,美國棉花進口價格彈性的波動較大,每年的波動幅度在-3 720%~6 417% 之間,波動幅度絕對值超過100%的年份有11個;美國棉花出口價格彈性除了個別年份波動較大外,其他年份的波動幅度較平穩(wěn)。
由表1還可以看出,1993—2012年,美國棉花進口價格彈性系數的絕對值超過1的年份有19個,呈現富有彈性態(tài)勢。可能原因是美國是世界上棉花生產大國,年產棉花平均在300萬t以上,棉花進口所占棉花產量比值較低,在0.1%左右,因而對國際棉花市場依賴程度較低。對于美國棉花出口價格彈性而言,美國棉花出口價格缺乏彈性,出口價格彈性系數絕對值小于1的年份有14個,一方面原因可能由于美國棉花供大于求,美國的棉花在國內的需求以年均5%的速率不斷下降,不僅能滿足國內的需求,還有75%左右的棉花用于出口;另一方面,棉花與替代品競爭加劇,由于近年來化纖和其他新型纖維的舒適性不斷提高,非棉纖維對棉花的替代性逐步增強,而且再生資源的利用空間較大。特別指出的是,1996年、2002年美國棉花進出口價格彈性系數變動較大,原因可能由于美國聯邦農業(yè)改進與改革方案(FAIR)和農業(yè)安全和農村投資法案(FSRIA)的實施。
2.1.3印度由表1可以看出,1993—2012年,印度棉花進口價格彈性波動幅度較大并呈現降低趨勢,年均波動幅度在-11 567%~329%之間,波動幅度絕對值超過100%的年份有12個;進口價格彈性由1993年的39.67減少到2012年的-11.44,減少了129%;印度棉花出口價格彈性總體而言較平穩(wěn),僅有少數年份有較大波動。
由表1還可以看出,1993—2012年,印度棉花進口價格彈性系數大于1的年份有17個,總體是富有彈性的,一方面原因可能由于印度棉花貿易競爭力逐步增強,1998—2011年,棉花貿易競爭力指數由-0.27增加到0.96,2012年棉花貿易競爭力指數略有下降,為0.71;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棉花需求的快速增長,印度國內紡織業(yè)等需求快速增長,印度政府曾出臺限制棉花出口的政策,以保證國內日益增長的用棉需求。從印度棉花出口價格彈性可以看出,出口價格彈性系數大于1的年份有18個,也表現出富有彈性,原因可能是印度棉花充足的供給造成的:印度棉花生產不僅能滿足其國內的需求,還有更多的一部分用于出口,這或許跟印度的資源稟賦條件有關,也可能是由于印度棉花進出口價格的差異造成的。雖然印度棉花的進、出口價格每年分別以1%、3%的速率增加,但是印度棉花的進口價格還是明顯高于出口價格28百分點。
2.2棉花進出口交叉價格彈性
2.2.1中美由表2可以看出,1993—2012年中國棉花進口量對美國棉花出口價格的交叉價格彈性系數大于0的年份有12個,替代性較大,其中以富有彈性為主,并逐步由富有彈性向缺乏彈性轉變。說明美國棉花出口價格對中國棉花進口量具有剛性影響,即隨著美國棉花出口價格的不斷上漲,中國棉花的進口量不下降反而繼續(xù)增加,這可能是因為中國及世界對棉花的需求,使得中國不得不大量進口美國的棉花,可見美國棉花的出口價格并不是影響中國棉花進口的主要因素。
由表2還可以看出,中國棉花出口量對美國棉花進口價格的交叉價格彈性系數小于0的年份有10個,正負參半,主要以缺乏彈性為主,反映了美國棉花進口價格對中國棉花出口的影響較小,并且也呈現剛性影響,即隨著美國棉花進口價格的不斷上升,中國棉花的出口量卻不斷下降。原因可能是中國政府為了統籌國內外2個市場、產業(yè)鏈關系和農工商三者之間的利益,提出了繼續(xù)實施棉花臨時收儲預案、擴大棉花進口和投放儲備棉措施。
2.2.2中印由表2可以看出,1993—2012年中國棉花進口量對印度棉花出口價格的交叉價格彈性系數絕對值大于1的年份有16個,存在替代關系,并且總體而言呈現出富有彈性的態(tài)勢。說明印度棉花出口價格對中國棉花進口量有顯著影響,這可能是因為中國大多進口印度棉花。因此可以發(fā)現,中印棉花存在替代關系,也進一步說明印度棉花出口價格對于中國棉花進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對中國棉花出口量與印度棉花進口價格的交叉價格彈性進行分析發(fā)現,中印棉花交叉價格彈性系數絕對值大于1的年份有15個,以富有彈性為主,且存在互補關系。說明印度棉花進口價格對中國棉花出口量的影響程度較小,原因可能是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棉花產業(yè)安全,使得出口量逐漸減少,而中國棉花出口同印度棉花進口價格之間的替代關系也不明顯,也進一步說明印度棉花進口價格對中國棉花出口量的影響不明顯。
3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中、美、印三國棉花進出口價格彈性以及中美、中印棉花之間的交叉價格彈性進行具體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1)在進口價格彈性方面,中、美、印三國棉花進口價格彈性波動幅度較大,其中中、美、印都是富有彈性。(2)在出口價格彈性方面,中國棉花出口價格彈性幅度波動較大,是富有彈性的;美國棉花出口價格彈性除了個別年份波動較大,其他年份波動幅度較平穩(wěn),是缺乏彈性的,印度為富有彈性。(3)在交叉價格彈性方面,中國棉花進口量對美國棉花出口價格的交叉價格彈性系數大于0的年份有12個,其中以富有彈性為主,并逐步由富有彈性向缺乏彈性轉變;中國棉花出口量對美國棉花進口價格的交叉價格彈性系數正負號參半,主要以缺乏彈性為主;中國棉花進口量同印度棉花出口價格存在替代關系,并且呈現富有彈性態(tài)勢;對中國棉花出口量同印度棉花進口價格的交叉價格彈性進行分析發(fā)現,以富有彈性為主,存在互補關系。
因此,針對以上問題,我們首先應該繼續(xù)穩(wěn)步優(yōu)化和完善棉花價格監(jiān)測網絡布局,轉變監(jiān)測觀念,加強對監(jiān)測站、信息點的跟蹤調研,及時發(fā)布和預測棉花價格波動情況;然后要轉變棉花生產方式,增強棉花生產的穩(wěn)定性,從而降低對價格的反應程度;最后應保障棉農種植效益,大幅度增加棉花種植補貼,減少價格調控對市場的扭曲。
參考文獻:
[1]譚硯文,溫思美. 中國棉花價格波動分析[J]. 價格理論與實踐,2004(10):24-26.
[2]張雯麗,李秉龍. 市場開放以來中國棉花價格周期性波動分析[J]. 價格月刊,2009(1):12-15.
[3]李建偉. 影響棉花價格波動的因素分析及對策[J]. 價格月刊,2012(10):32-35.
[4]陳陣,蘇振東,王小紅. 對我國棉花國際定價權缺失的研究——基于國內外棉花價格關系的視角[J]. 價格理論與實踐,2011(3):60-61.
[5]王利榮,周曙東. 國內外棉花市場價格的動態(tài)關系分析——基于VECM模型[J]. 國際貿易問題,2009(11):26-31.
[6]譚硯文,關建波. 宏觀經濟因素、消費需求、市場信息與棉花市場價格波動[J]. 農業(yè)技術經濟,2013(8):12-22.
[7]于婷,趙宏. 中國棉花價格形成及政策研究[J]. 天津經濟,2012,221(10):27-30.
[8]郭國強,彭斌. 我國進出口貿易偏價格彈性的研究及應用[J]. 中國工業(yè)經濟,2012,288(3):17-29.
[9]楊碧云. 中國進出口價格和收入彈性的估計與行業(yè)比較[J]. 當代經濟研究,2013(8):82-87.
[10]范金,王艷,梁俊偉. 中國進出口價格彈性研究[J]. 當代經濟科學,2004,26(4):87-92.
[11]許統生,涂遠芬. 中國貿易彈性的估計及其政策啟示[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23(12):14-22.
[12]姚枝仲,田豐,蘇慶義. 中國出口的收入和價格彈性[J]. 中國經濟學,2010(4):452-486.
[13]陶紅軍. 世界主要農產品進口國進口價格彈性及關稅福利損失估算[J]. 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3(4):27-40.
[14]曾福生,高鳴. 糧食進出口價格彈性的實證分析[J]. 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4):62-68.
[15]匡遠配,胡秀琴. 我國糧食供求價格彈性實證分析[J]. 經濟問題探索,2010(2):13-19.
[16]朱再清,劉敏志. 我國棉花進口市場集中度與價格彈性的研究[J]. 國際貿易問題,2012(2):33-42.
[17]高鴻業(yè).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M]. 4版.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趙鋼,周凌云,張浩,等. 蘇北地區(qū)農產品流通體系分析及其新型流通模式實現途徑[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4,42(9):443-446.
由表2還可以看出,中國棉花出口量對美國棉花進口價格的交叉價格彈性系數小于0的年份有10個,正負參半,主要以缺乏彈性為主,反映了美國棉花進口價格對中國棉花出口的影響較小,并且也呈現剛性影響,即隨著美國棉花進口價格的不斷上升,中國棉花的出口量卻不斷下降。原因可能是中國政府為了統籌國內外2個市場、產業(yè)鏈關系和農工商三者之間的利益,提出了繼續(xù)實施棉花臨時收儲預案、擴大棉花進口和投放儲備棉措施。
2.2.2中印由表2可以看出,1993—2012年中國棉花進口量對印度棉花出口價格的交叉價格彈性系數絕對值大于1的年份有16個,存在替代關系,并且總體而言呈現出富有彈性的態(tài)勢。說明印度棉花出口價格對中國棉花進口量有顯著影響,這可能是因為中國大多進口印度棉花。因此可以發(fā)現,中印棉花存在替代關系,也進一步說明印度棉花出口價格對于中國棉花進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對中國棉花出口量與印度棉花進口價格的交叉價格彈性進行分析發(fā)現,中印棉花交叉價格彈性系數絕對值大于1的年份有15個,以富有彈性為主,且存在互補關系。說明印度棉花進口價格對中國棉花出口量的影響程度較小,原因可能是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棉花產業(yè)安全,使得出口量逐漸減少,而中國棉花出口同印度棉花進口價格之間的替代關系也不明顯,也進一步說明印度棉花進口價格對中國棉花出口量的影響不明顯。
3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中、美、印三國棉花進出口價格彈性以及中美、中印棉花之間的交叉價格彈性進行具體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1)在進口價格彈性方面,中、美、印三國棉花進口價格彈性波動幅度較大,其中中、美、印都是富有彈性。(2)在出口價格彈性方面,中國棉花出口價格彈性幅度波動較大,是富有彈性的;美國棉花出口價格彈性除了個別年份波動較大,其他年份波動幅度較平穩(wěn),是缺乏彈性的,印度為富有彈性。(3)在交叉價格彈性方面,中國棉花進口量對美國棉花出口價格的交叉價格彈性系數大于0的年份有12個,其中以富有彈性為主,并逐步由富有彈性向缺乏彈性轉變;中國棉花出口量對美國棉花進口價格的交叉價格彈性系數正負號參半,主要以缺乏彈性為主;中國棉花進口量同印度棉花出口價格存在替代關系,并且呈現富有彈性態(tài)勢;對中國棉花出口量同印度棉花進口價格的交叉價格彈性進行分析發(fā)現,以富有彈性為主,存在互補關系。
因此,針對以上問題,我們首先應該繼續(xù)穩(wěn)步優(yōu)化和完善棉花價格監(jiān)測網絡布局,轉變監(jiān)測觀念,加強對監(jiān)測站、信息點的跟蹤調研,及時發(fā)布和預測棉花價格波動情況;然后要轉變棉花生產方式,增強棉花生產的穩(wěn)定性,從而降低對價格的反應程度;最后應保障棉農種植效益,大幅度增加棉花種植補貼,減少價格調控對市場的扭曲。
參考文獻:
[1]譚硯文,溫思美. 中國棉花價格波動分析[J]. 價格理論與實踐,2004(10):24-26.
[2]張雯麗,李秉龍. 市場開放以來中國棉花價格周期性波動分析[J]. 價格月刊,2009(1):12-15.
[3]李建偉. 影響棉花價格波動的因素分析及對策[J]. 價格月刊,2012(10):32-35.
[4]陳陣,蘇振東,王小紅. 對我國棉花國際定價權缺失的研究——基于國內外棉花價格關系的視角[J]. 價格理論與實踐,2011(3):60-61.
[5]王利榮,周曙東. 國內外棉花市場價格的動態(tài)關系分析——基于VECM模型[J]. 國際貿易問題,2009(11):26-31.
[6]譚硯文,關建波. 宏觀經濟因素、消費需求、市場信息與棉花市場價格波動[J]. 農業(yè)技術經濟,2013(8):12-22.
[7]于婷,趙宏. 中國棉花價格形成及政策研究[J]. 天津經濟,2012,221(10):27-30.
[8]郭國強,彭斌. 我國進出口貿易偏價格彈性的研究及應用[J]. 中國工業(yè)經濟,2012,288(3):17-29.
[9]楊碧云. 中國進出口價格和收入彈性的估計與行業(yè)比較[J]. 當代經濟研究,2013(8):82-87.
[10]范金,王艷,梁俊偉. 中國進出口價格彈性研究[J]. 當代經濟科學,2004,26(4):87-92.
[11]許統生,涂遠芬. 中國貿易彈性的估計及其政策啟示[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23(12):14-22.
[12]姚枝仲,田豐,蘇慶義. 中國出口的收入和價格彈性[J]. 中國經濟學,2010(4):452-486.
[13]陶紅軍. 世界主要農產品進口國進口價格彈性及關稅福利損失估算[J]. 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3(4):27-40.
[14]曾福生,高鳴. 糧食進出口價格彈性的實證分析[J]. 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4):62-68.
[15]匡遠配,胡秀琴. 我國糧食供求價格彈性實證分析[J]. 經濟問題探索,2010(2):13-19.
[16]朱再清,劉敏志. 我國棉花進口市場集中度與價格彈性的研究[J]. 國際貿易問題,2012(2):33-42.
[17]高鴻業(yè).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M]. 4版.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趙鋼,周凌云,張浩,等. 蘇北地區(qū)農產品流通體系分析及其新型流通模式實現途徑[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4,42(9):443-446.
由表2還可以看出,中國棉花出口量對美國棉花進口價格的交叉價格彈性系數小于0的年份有10個,正負參半,主要以缺乏彈性為主,反映了美國棉花進口價格對中國棉花出口的影響較小,并且也呈現剛性影響,即隨著美國棉花進口價格的不斷上升,中國棉花的出口量卻不斷下降。原因可能是中國政府為了統籌國內外2個市場、產業(yè)鏈關系和農工商三者之間的利益,提出了繼續(xù)實施棉花臨時收儲預案、擴大棉花進口和投放儲備棉措施。
2.2.2中印由表2可以看出,1993—2012年中國棉花進口量對印度棉花出口價格的交叉價格彈性系數絕對值大于1的年份有16個,存在替代關系,并且總體而言呈現出富有彈性的態(tài)勢。說明印度棉花出口價格對中國棉花進口量有顯著影響,這可能是因為中國大多進口印度棉花。因此可以發(fā)現,中印棉花存在替代關系,也進一步說明印度棉花出口價格對于中國棉花進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對中國棉花出口量與印度棉花進口價格的交叉價格彈性進行分析發(fā)現,中印棉花交叉價格彈性系數絕對值大于1的年份有15個,以富有彈性為主,且存在互補關系。說明印度棉花進口價格對中國棉花出口量的影響程度較小,原因可能是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棉花產業(yè)安全,使得出口量逐漸減少,而中國棉花出口同印度棉花進口價格之間的替代關系也不明顯,也進一步說明印度棉花進口價格對中國棉花出口量的影響不明顯。
3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中、美、印三國棉花進出口價格彈性以及中美、中印棉花之間的交叉價格彈性進行具體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1)在進口價格彈性方面,中、美、印三國棉花進口價格彈性波動幅度較大,其中中、美、印都是富有彈性。(2)在出口價格彈性方面,中國棉花出口價格彈性幅度波動較大,是富有彈性的;美國棉花出口價格彈性除了個別年份波動較大,其他年份波動幅度較平穩(wěn),是缺乏彈性的,印度為富有彈性。(3)在交叉價格彈性方面,中國棉花進口量對美國棉花出口價格的交叉價格彈性系數大于0的年份有12個,其中以富有彈性為主,并逐步由富有彈性向缺乏彈性轉變;中國棉花出口量對美國棉花進口價格的交叉價格彈性系數正負號參半,主要以缺乏彈性為主;中國棉花進口量同印度棉花出口價格存在替代關系,并且呈現富有彈性態(tài)勢;對中國棉花出口量同印度棉花進口價格的交叉價格彈性進行分析發(fā)現,以富有彈性為主,存在互補關系。
因此,針對以上問題,我們首先應該繼續(xù)穩(wěn)步優(yōu)化和完善棉花價格監(jiān)測網絡布局,轉變監(jiān)測觀念,加強對監(jiān)測站、信息點的跟蹤調研,及時發(fā)布和預測棉花價格波動情況;然后要轉變棉花生產方式,增強棉花生產的穩(wěn)定性,從而降低對價格的反應程度;最后應保障棉農種植效益,大幅度增加棉花種植補貼,減少價格調控對市場的扭曲。
參考文獻:
[1]譚硯文,溫思美. 中國棉花價格波動分析[J]. 價格理論與實踐,2004(10):24-26.
[2]張雯麗,李秉龍. 市場開放以來中國棉花價格周期性波動分析[J]. 價格月刊,2009(1):12-15.
[3]李建偉. 影響棉花價格波動的因素分析及對策[J]. 價格月刊,2012(10):32-35.
[4]陳陣,蘇振東,王小紅. 對我國棉花國際定價權缺失的研究——基于國內外棉花價格關系的視角[J]. 價格理論與實踐,2011(3):60-61.
[5]王利榮,周曙東. 國內外棉花市場價格的動態(tài)關系分析——基于VECM模型[J]. 國際貿易問題,2009(11):26-31.
[6]譚硯文,關建波. 宏觀經濟因素、消費需求、市場信息與棉花市場價格波動[J]. 農業(yè)技術經濟,2013(8):12-22.
[7]于婷,趙宏. 中國棉花價格形成及政策研究[J]. 天津經濟,2012,221(10):27-30.
[8]郭國強,彭斌. 我國進出口貿易偏價格彈性的研究及應用[J]. 中國工業(yè)經濟,2012,288(3):17-29.
[9]楊碧云. 中國進出口價格和收入彈性的估計與行業(yè)比較[J]. 當代經濟研究,2013(8):82-87.
[10]范金,王艷,梁俊偉. 中國進出口價格彈性研究[J]. 當代經濟科學,2004,26(4):87-92.
[11]許統生,涂遠芬. 中國貿易彈性的估計及其政策啟示[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23(12):14-22.
[12]姚枝仲,田豐,蘇慶義. 中國出口的收入和價格彈性[J]. 中國經濟學,2010(4):452-486.
[13]陶紅軍. 世界主要農產品進口國進口價格彈性及關稅福利損失估算[J]. 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3(4):27-40.
[14]曾福生,高鳴. 糧食進出口價格彈性的實證分析[J]. 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4):62-68.
[15]匡遠配,胡秀琴. 我國糧食供求價格彈性實證分析[J]. 經濟問題探索,2010(2):13-19.
[16]朱再清,劉敏志. 我國棉花進口市場集中度與價格彈性的研究[J]. 國際貿易問題,2012(2):33-42.
[17]高鴻業(yè).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M]. 4版.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趙鋼,周凌云,張浩,等. 蘇北地區(qū)農產品流通體系分析及其新型流通模式實現途徑[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4,42(9):44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