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蓓蘭
【摘 要】高效的初中英語課堂研究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程,需要一線教師從自身做起,改變教學觀念,不斷地總結教學經(jīng)驗,改進其教學方法,以達到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本文認為,欲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主要應該從樹立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自主學習態(tài)度;提倡預習,教師細化引導;教師應注意提問的技巧和注重情感的投入方面入手。
【關鍵詞】高效;自主;課堂;情感
什么樣的課堂才是有效的、高效的課堂。各位學者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通過十多年的教學積累和參加教研活動,我認為有效課堂就是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效課堂的主要評價標準是學生的課堂參與率和教學目標是否完成。一般認為,高效課堂教學應該涵蓋兩個層次:一是課堂的組織形式,也就是教師運用什么樣的課堂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流程等;二是課堂的行為規(guī)則,也就是教師用什么方式來維護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即課堂管理。
那么究竟如何打造初中英語高效課堂呢?在實際教學中我做了以下探索:
一、提高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背浞煮w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留出足夠的時間給學生“展示”,而老師的點評只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老師在對學生的展示進行反饋評價時可以利用多種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示范。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室是展示學生魅力,張揚學生個性的舞臺。杜郎口中學的老師只準講十分鐘的課,把大多數(shù)時間留給學生。學生以想、讀、寫、說、討論、演等多種形式學習,生動有趣,熱情高漲。老師在討論中時不時地給予鼓勵,并引導學生進一步深思,進一步討論。學生也可以提出異議,老師同時也可能成為討論者之一。老師只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樣師生合作交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發(fā)揮。
二、提倡預習,教師細化引導
學生課前預習是初中英語學習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教師預設的預習內(nèi)容應該非常詳細,包括:目標、重難點。而這學期導學稿的使用更是使學生的預習內(nèi)容變得一目了然。其中個別方面需要教師細化引導,每一步都要預設的到位,以免學生在預習上出現(xiàn)誤差。針對教學實際,英語的課堂流程主要包括:①目標展示;②單詞學習與反饋;③主要句型總結與誦讀;④周報練習;⑤分配任務:語法、詞法展示;⑥整理筆記。另外,在學生預習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充分利用預習筆記本和錯題本。學生每天將所預習、展示、反饋中所出現(xiàn)的重點知識進行總結歸類,既鞏固了知識點,又反思了當堂課的內(nèi)容。
三、構建高效課堂,教師應注意提問的技巧
在英語課堂中,教師要巧妙設置系列提問,引起學生認知、情感和價值判斷等方面的沖突,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在課堂提問時,教師應思考下列問題:第一,所提問題是否合理,是否適合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水平,是否貼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使學生能“跳一跳,摘桃子”;第二,所提問題是否針對了具體的學生,根據(jù)學生思維發(fā)展水平高低選擇難以程度不同的問題讓學生作答,做到課堂提問“因人而異”;第三,學生對問題回答之后是否有必要的反饋。教師必須始終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勇于回答和回答正確的學生給予表揚,對回答錯誤的學生給予鼓勵,切忌嘲諷和挖苦學生。
四、構建高效課堂,教師要注重情感的投入
在英語教學中,要教育學生明白學好一種語言是要下苦功夫的。要啟發(fā)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可以從責任感、遠大理想、師生感情等多種渠道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興趣與愛好,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缎抡n標》中講道: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英語教學要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
(3)特別關注性格內(nèi)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盡可能多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語言實踐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jīng)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做到教學相長。
總之,高效課堂模式建設是一項繁雜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我們在學習借鑒的基礎上,努力進行實踐探索,不斷完善其理論框架、豐富其研究成果。對于我們年輕的一線教師而言,重要的是需要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主動地進行教學工作,就不僅要研究教材,而且要研究學生學習過程的特點,用以改進教學方法,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丹主編,《初中英語有效教學和諧課堂》,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2]胡春洞主編,《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