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瑞
(浙江師范大學(xué))
廬江方言的特殊表現(xiàn)形式
沈瑞
(浙江師范大學(xué))
廬江方言總體來說和普通話差別不大,只是個別詞匯和句式帶有地方特色。本文選取了幾個具有代表性的虛詞和語法窺探廬江方言的特殊表現(xiàn)形式。
廬江方言 特殊表現(xiàn)形式 虛詞 語法
廬江地處安徽省中部,江淮之間,隸屬合肥市。廬江方言屬于江淮官話中的洪巢片,在詞匯、語法上與普通話差別不是很明顯,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差異。廬江方言有些有別于普通話的語序安排。
(1)名詞“家”置于動詞“朅”或“來”之前,即“家〔ka44tsl˙〕”和“家來〔k‘a(chǎn)44lE˙〕”分別表示普通話的“回家去”和“回家來”。例如:
我們家朅吧。(我們回家去吧。)
(2)時間副詞“在”有時置于句末,表示動作正在進行或某種狀態(tài)正在持續(xù)。例如:
推子他還用之在,你侯一暫個子。(梯子他正在用著,你等一會兒吧。)
這種倒裝句,常用于申述理由或回答問詢。實際上,凡動作正在進行或狀態(tài)正在持續(xù),包括上述兩例在內(nèi),都可將“在”置于動詞前而采用與普通話相同的“順裝“結(jié)構(gòu)。
(一)可能性的表示方法:得(或不)+得+動(或形)
除和普通話一樣,能用“能”或“不能”表示動作行為等的客觀可能性之外,廬江方言還可用“得得+動詞(或形容詞)”和“不得+動詞(或形容詞),分別對動作行為或性質(zhì)狀態(tài)實現(xiàn)的可能性給予肯定和否定。這種“狀+動(或形)”結(jié)構(gòu),在普通話中,是相應(yīng)的“動(或形)+得了”和“動(或形)+不了”。例如:
等下他來了你不就得得走了蠻。
媽媽一走我就一哈不得歇了。
(二)是非問表示法:哈+動(或形)
普通話中用肯定、否定并列構(gòu)成的是非問句,堀江方言一律用疑問副詞“哈”加動詞或形容詞來表示。例如:
埋個哈下雨?
不念書哈能有出息?
(三)“把”字句
廬江方言“把”字句和普通話一樣,表示積極的處置,主語是施事,謂語中心是動作動詞。特殊之處在于:借助一定語境,“把”字后的動作處置對象賓語,可以不出現(xiàn),即介詞“把”可直接置于動詞前,構(gòu)成“施動+把+動”的特殊“把”字句。例如:
※咯本書,我一晚就把望完之。
東西一到你跟的,你就把搞壞之。
廬江方言“把”,還可用做“給”,如:“把人家”(“給人家”或“嫁給人家”),“拿把我”(“拿給我”)。
(四)“給”字句
廬江方言無介詞“被”,普通話“被”字句,在方言中為“給”字句所代替。例如:
該個真倒霉,給狗咬之一口。
與普通話相比,二者仍有差別:普通話中“被”可直接置于動詞前而省略其后的賓語,方言“給”后卻必須帶賓語,正與前述“把”字句相反。例如:
看到雪白干凈的飯給人倒在地上,真心疼。
(1)“了”在廬江方言中,只有一種用法;放在句末,充當(dāng)語氣詞表示一種已然的語氣。例如:
他吃之飯了,你※咯吃之?——我也吃之了。
下雨了。雨不下了。天要晴了。
(2)廬江方言中“之”的用法有三種:一是放在動詞后,代替普通話動態(tài)助詞“著”,表示動作正在進行或狀態(tài)正在持續(xù),例如:
他們都在唱之歌。
桌子高頭扽之一碗水。
表示某種伴隨動作,例如:
是坐之吃好,是站之吃好?
表示祈使,例如:
站之,甭動!
二是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已經(jīng)完成,相當(dāng)于普通話動態(tài)助詞“了”,例如:
我吃之晚飯,晃之一暫個子,轉(zhuǎn)來就睡倒之,夢之一個夢。
三是置于動詞、形容詞之后,充當(dāng)補語標志,此時,補語表示動作性狀的結(jié)果或程度,由雙音或多音節(jié)詞、詞組來充當(dāng)。例如:
我笑之肚子都疼。(我笑得肚子都疼。補語表示結(jié)果。)
他們兩個好之不得了。(他們倆要好得不得了。補語表示程度。)
(3)得。“得”在廬江方言中,用法相對復(fù)雜,主要有以下四種:
第一,置于動詞、形容詞之后,作補語標志,表示“可能”的意思,例如:
他的病※咯瞧得好吧?——瞧得好。(他的病能不能治好?——能治好。)
※咯么些稻※咯吃得到明年開春吧?(這么多稻子能不能吃到明年春天?)
作結(jié)果、程度補語的標志,此時補語必須是單音節(jié)詞,例如:
你※咯句話講得好!(你這句話講得好!)
老王閑之沒事急得慌。(老王閑著沒事急得慌。)
第二,“把”字句中,單獨置于動詞后,表示動作處置的結(jié)果,表示人、物的消失或變化,相當(dāng)于普通話動結(jié)式動詞中的“下”、“掉”等。例如:
把那條瘋狗打死得!(把那條瘋狗打死(掉)。)
把※咯碗肉湯喝得。(把這碗肉湯喝掉。)
第三,“得”加“之”置于動詞后,表示動作的完成、變化或消失的實現(xiàn)。
例如:
那條瘋狗※咯是給人打死得之?(那條瘋狗是不是被人打死了?)
湯冷得之,不能喝了。(湯涼了,不能喝了。)
第四,祈使句中“得”后加“得”,句末的“得”表示一種肯定的、斷然的語氣,是語氣詞。例如:
把那個怕死人的東西撂得得!(把那個臟東西扔掉。)
把※咯根竹篙育彎得得。(把這根竹竿折彎。)
[1]陸劍明,馬真.現(xiàn)代漢語虛詞散論[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
[2]詹伯慧.漢語方言及方言調(diào)查[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左林霞.孝感話的“把”字句[J].孝感學(xué)院學(xué)報,2001(5).
[4]陳壽義.安徽廬江南部方言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