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玲
作為班級管理的領導者、組織者、協(xié)調(diào)者,如果能把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診斷疾病的基本方法——“望、聞、問、切”靈活地運用到班級管理中,使自己成為“扁鵲式”的班主任,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望”——善于觀察
中醫(yī)之“望診”就是指醫(yī)生運用視覺來觀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態(tài)的外觀變化,從而獲得病情資料的方法?!巴^之神”,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善于觀察。
1 善于觀察學生的表情。
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一般來說,他們的情緒會寫在臉上,所以班主任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表情,發(fā)現(xiàn)情況及時進行了解、處理。例如,班里有位女同學,剛?cè)胄r精神狀態(tài)不佳,整天心事重重,少言寡語。我與其耐心交談后得知,她擔心自己成績不好,對不起辛勞的父母。獲知這些情況后,我鼓勵她刻苦學習,以優(yōu)異成績?nèi)セ貓蠛寥憧嗟母改敢约八嘘P心自己成長的人。多次談話后,這位同學思想穩(wěn)定下來,學習很刻苦,還擔任了班干部。
2 善于觀察學生的言行。
俗語說:“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卑嘀魅我ㄟ^觀察學生的言行來推斷其真實的想法或探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例如,班里一位同學經(jīng)常違反紀律,上課遲到、隨意大聲插嘴,但他為人熱情,主動關心、幫助同學,積極參加班級活動。我經(jīng)過分析認為,這位同學的違反紀律行為是為了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作為他的班主任,我就努力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對他的優(yōu)點及時地、適當?shù)毓膭钆c表揚,讓這位同學走出孤獨的心理陰影。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細微的洞察力,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學習情況、心理狀態(tài)等各方面的變化,并針對這種變化,及時調(diào)整教育方式和策略,從而及時引導、解決問題,有效開展班級管理。
二、“聞”——學會傾聽
中醫(yī)之“聞診”就是指通過醫(yī)生的聽覺和嗅覺來辨別病人的聲音和氣味的變化,從而獲得病情資料的方法?!奥劧^之圣”,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學會傾聽。
1 要傾聽學生的心聲。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主導,學生是班級管理的主體,要管理好班級,班主任就要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才能調(diào)動起學生參與班級事務的積極性,管理好班級。事實上,學生是很想與班主任交流體會、傾訴自己的心聲的,然而傳統(tǒng)的觀念、世俗的眼光等原因,使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無形中存在隔閡,很多事情學生既想和班主任交流,又害怕與班主任交流。為此,班主任要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談話,解除學生對老師的戒備心理,與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2 要傾聽科任老師和家長的聲音。
學生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要善于運用各種教育教學力量來增強合力,這就需要班主任不斷聽取科任老師和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加強與科任老師的聯(lián)系,多征求科任老師對班級管理的意見和建議,了解學生課堂學習的表現(xiàn)及作業(yè)情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多征求家長對班級管理的意見和建議,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及在家表現(xiàn)。通過家訪了解學生在校外的真實生活及學習情況,在家訪中獲得的信息,往往能夠挖掘出更有利于班級管理的一手資料。例如,班里有一位同學,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年邁的奶奶監(jiān)管。該學生在學校很聽話,學習成績也不錯。但有一天其奶奶到校反映,該生在家里很不尊重她。在學校是多么乖的孩子,在家里怎么是另一個樣?通過私下交流,原來不辨是非的孩子聽信了別人說奶奶的不是。一番耐心的溝通后,該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與此同時,我還要求孩子每天寫一條自己發(fā)現(xiàn)的奶奶的優(yōu)點,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該生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很懂事孝順的孩子,還能利用空閑時間主動幫奶奶做家務了。
高爾基曾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弊鳛榘嘀魅?,要平等對待班級的所有學生,做到在人格上尊重學生,在思想上關心學生,在學習上引導學生,在生活上關懷學生。班主任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把“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作為班級管理的宗旨,才能使學生由被動接受教育轉(zhuǎn)化為主動接受教育。
三、“問”——善于疏導
中醫(yī)之“問診”就是指醫(yī)生通過詢問病人和家屬,了解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過程,以及目前癥狀及其他與疾病有關的情況,從而獲得病情資料的方法。“問而知之謂之工”,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善于疏導。
1 要善于詢問學生。
“親其師,信其道?!卑嘀魅问紫纫〉脤W生的信任,教育才會獲得成效。其次,要善于運用換位思考、空椅子法等心理學方法開導、教育學生,通過找學生談話、寫周記等多種形式了解、教育學生。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曾說過“我們要蹲下來看孩子”,班主任要拋掉自以為是、趾高氣揚的腔調(diào),在心理上、情感上“蹲下來”,蹲下來與學生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學生的眼光、平等地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剖析學生、理解學生,為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
2 要善于詢問與學生相關的人。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班主任要多渠道了解學生的情況,通過學生座談會、與其他學生交談、詢問科任老師和家長等多種渠道從側(c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班主任用真心真情對待學生,也會換來其他學生和老師對班主任工作的支持和幫助。例如,一段時間來師生紛紛向班主任反映學生小楊的情況反常,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老師找他談話不見效果。班主任通過多方交流,發(fā)現(xiàn)小楊越接近考試脾氣越壞,原來是得了“考試焦慮癥”,于是及時對其進行了心理治療,他逐漸克服了對考試的恐懼感。
教育目標常常是在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心與心的交流中實現(xiàn)的。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具有超人的耐心,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懷對待每一個學生,循循善誘,耐心說服學生,真正達到增強素質(zhì)教育效果的目的。
四、“切”——把準脈象
中醫(yī)之“切診”就是指醫(yī)生用手切脈和觸按病人身體的有關部位,以獲取病人的脈象及其他有關體征的方法?!扒卸^之巧”,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勤給學生“切脈”,把握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了解他們的“脈象”。
在發(fā)現(xiàn)問題后,認真觀察、仔細傾聽、耐心詢問,積極開動腦筋去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新的疑點,并不失時機地發(fā)現(xiàn)問題的實質(zhì),找到切入點,切中問題的要害使問題迎刃而解。“切”在運用的過程中,需把握三點:
1 一定要突襲。要在最快的時間了解到最真實的情況。
2 一定要分析。這跟脈象確診后的透析一樣,要有深入病理的分析。這種分析可以借助外力,借用工具,但一定要入木三分。
3 一定要中肯。“切”的是要害部位,因此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一切都好。短板分析要中肯,長板分享要及時。
總之,“望、聞、問、切”在班級管理中各有其獨特的作用,不能相互替代,但在實際應用中,必須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全面、系統(tǒng)、深入地了解班級情況,才能對癥下藥、藥到病除,使班級全面健康地發(fā)展。
責任編輯:晏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