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華北抗日根據地精兵簡政期間基層政權建設述論

      2014-12-13 13:03:42把增強
      中州學刊 2014年11期
      關鍵詞:工作效能干部素質

      把增強

      摘要:精兵簡政是中國共產黨鞏固抗日根據地的一項重要政策。為克服根據地政權機構配置上的“頭重腳輕”現(xiàn)象和工作效能低下等問題。華北抗日根據地在精兵簡政期間,通過開展干部培訓工作、選派有能力的干部充實基層、建立完善規(guī)章制度、改變工作作風等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不僅提高了干部素質,而且提高了根據地政權機構的工作效率。華北抗日根據地的基層政權建設之所以能夠取得比較明顯的效果,主要是因為根據地政權能順應形勢的變化發(fā)展,注重調查研究,堅持黨的群眾路線。

      關鍵詞:華北抗日根據地;基層政權建設;干部素質;工作效能

      中圖分類號:K26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14)11-0144-05

      基層政權建設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抗日根據地的鞏固和發(fā)展。面對政權機構配置上的“頭重腳輕”現(xiàn)象和工作效能低下等問題,華北抗日根據地在基層政權建設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并取得了明顯成效。既往的研究,在論及抗戰(zhàn)時期基層政權建設時,對于此種問題的出現(xiàn)及中共應對多有忽略,遮蔽了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黨的基層政權建設的復雜與艱難,這種情況在精兵簡政期間政權建設的研究中表現(xiàn)尤甚。有鑒于此,筆者擬運用檔案資料和當時的報刊資料,對華北抗日根據地精兵簡政期間的基層政權建設作一探討,以就教于方家。

      一、華北抗日根據地早期基層政權建設

      存在的主要問題1.機構配置“頭重腳輕”,基層干部相對不足

      抗戰(zhàn)前期,華北抗日根據地的黨、政、軍各部門上層機構均比較臃腫,下層機構相對比較空虛。如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機關的脫產人員就多達540余人,而事情繁多的下層機關則嚴重缺員。①有的地方因干部缺乏,在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時往往存在著敷衍了事的現(xiàn)象,“真正從政策觀點看問題、檢查工作、寫調查研究材料的,為數甚少。”②有些基層機關甚至“見了上面發(fā)來的調查研究提綱、表格、綱目之類的東西就頭痛起來,苦于無處下手,也不找下手地方和下手方法。不去一點一滴收集材料,為紙面上的問題嚇住了。好些的,應付一下,湊幾個數目字,講些并無實際意義的話;再不然,就束之高閣,一年半載沒有只字反映”③。以上情況,一方面與各執(zhí)行機關的思想認識不夠有關,一方面與基層干部的嚴重缺乏也不無關系。

      2.干部使用不盡合理,干部素質亟待提高

      華北抗日根據地在精兵簡政前,基層政權普遍存在“大才小用”“才不稱職”等現(xiàn)象。有的機關干部總以為“只要他能做一點事,就拼命的拉,拉住了就不放,并不管給他做的事是不是他的所長”,以致“使許多人感覺到英雄無用武之地”;有的工作人員以為橫豎都是革命工作,何必多加選擇,從而致使本來能力強的放錯了崗位,能力弱的失去了求精的興趣。④這樣一來,不僅直接導致人才使用上的浪費,而且給革命工作造成了莫大損失。戰(zhàn)爭年代,不少領導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文化素質都亟待提高。晉西北二專區(qū)35名科長中,能力強的有10人,能力平常的有19人,能力弱的有6人;38名區(qū)市長中,能力強的有9人,能力平常的有16人,能力弱的有13人;164名助理員中,能力強的有36人,能力平常的有81人,能力弱的有43人。⑤據1942年有關晉西北二專區(qū)的統(tǒng)計資料顯示,通過民主選舉出的92名村主席中,上過3年左右學的只有25人,粗識字的46人,文盲21人;通過民主選舉出的116名村副主席中,上過三年左右學的23人,粗識字的53人,文盲40人;村書記大多是一些昏庸淺陋的知識分子,且缺4人。⑥

      3.規(guī)章制度尚不完善,工作效能較為低下

      精兵簡政之前,華北抗日根據地不少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坐機關作風與太平觀念”,官僚主義較為嚴重,對工作大多采取“公文領導”,有的中層領導機關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轉上轉下的轉運公司”。專署一級的部門領導不親自下去調查了解情況,只要縣、區(qū)領導向上匯報,并按縣、區(qū)匯報的情況發(fā)號施令,而縣、區(qū)一級領導對村、對群眾也多是采取坐機關的方式強迫命令,從而導致出現(xiàn)上層“不愿接近群眾,對群眾的事情耳邊風,無管理之興趣”,而下級則因上級幫助不夠而滿腹牢騷,形成了上下層聯(lián)系脫節(jié)以及上下級互相埋怨的現(xiàn)象。⑦有的地方事務主義和文牘主義較為嚴重,經常抓不住工作中心和要點,“甚么都做,甚么都想做到像自己主觀理想那樣,客觀的條件不管,主觀的力量平分。于是有的碰釘子,再碰去還是釘子;有的雖略有成績,可是和勞費不相稱,或者于事無補,甚至有害無益”⑧。有的政府機關的領導干部終日埋頭于繁文瑣務,對于時刻變化著的情況不能及時了解與掌握,對下邊所發(fā)生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政府的許多政策法令僅僅停留在紙面上,而不能貫徹到區(qū)、村中去,甚至有的一到區(qū)、村就變質。有的政府機關即便是對本機關內部的零星小事也須經過機關最高領導批準才可去辦,如此就使得上級領導成了專管柴、米、油、鹽的“管家婆”,沒有時間去考慮全局性的大問題。二、華北抗日根據地精兵簡政期間基層政權建設

      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成效1.多措并舉增強基層政權干部素質

      為改變“頭重腳輕”現(xiàn)象,切實充實基層政權,有效提高基層政權干部素質,華北抗日根據地結合當地工作實際情況,主要采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進措施。

      一是開展干部培訓工作。為了提高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晉冀魯豫邊區(qū)晉冀中學就專門招收部分村干部進行訓練。對于招收培訓的村干部,是否在職均可,但須具備一定的年齡和文化條件,即“年齡25歲以下的,有能力粗通文字的”。同時,為了增加受訓的廣度以平衡各縣,采取各縣公開分配名額的辦法:臨城5人,贊皇5人,內邱3人,和東3人,平(山)無(極)元(氏)2人,井陘2人。⑨

      二是選派有能力的干部充實基層。鑒于上級機關干部相對較多、基層干部嚴重不足的現(xiàn)狀,根據地決定選派一批“政治堅定”、堅持“群眾立場”“勇于斗爭”的“好干部”充實基層。⑩在這一原則指導下,臨南許多“好干部”深入下層,如某區(qū)即派4名縣區(qū)干部當村長以加強對敵斗爭,另又有4名縣級干部被派到區(qū)級機關。1943年,晉西北行署和中心區(qū)也下派42名干部赴晉西北二專區(qū)充實基層。其中,專署7人,河曲11人,保德5人,偏關4人,岢嵐10人,五寨3人,神池和朔縣各1人。從干部擔任的職務來看,既有政府機關的崗位,如專員、秘書、科長、區(qū)長、科員、助理;亦有教育機關和司法機關的崗位,如完小教員、部長、公安股長;甚至還有社會團體的崗位,如劇團成員,可以說包羅甚廣。區(qū)區(qū)42人,就分配到如此廣泛的崗位上去,既說明晉西北二專署在研究人員分配上是下了一番苦工的,同時也說明晉西北二專署各級各類崗位對人才的急需。

      三是充分動員因上層精簡而節(jié)余下來的干部到基層建功立業(yè)。中共抗日根據地政權機關中普遍存有一種現(xiàn)象,即上層機關存在不少有能力、有文化但缺乏實際工作經驗、需要到實際中去鍛煉的知識分子;而下層機關則為另外一種景象:農民干部多,不識字,進步慢,工作能力一時不能提高,急需一批有相當文化程度的干部去“幫助他們學習,幫助他們工作,幫助他們對敵斗爭,幫助他們貫徹政策法令,幫助他們發(fā)揮工作中的靈活性、機動性,以提高他們工作責任心與積極自動的熱忱”。以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為例,在加強基層政權干部建設方面,除晉西北行署與中心區(qū)下派干部充實到基層之外,晉西北二專署及所轄縣、區(qū)也在簡政中精簡了一批干部派往下層工作,其中晉西北二專署派赴縣一級單位工作的編余干部就有15人。在具體的職務安排中,保德、神池各有1人擔任科長;河曲、保德各有1人擔任科員;保德2人、五寨1人分別擔任區(qū)長職務;河曲1人、保德2人擔任助理;河曲、保德、二中各分得教員1人。需要說明的是,晉西北二專署的編余干部,除在本區(qū)域內分配外,還分配給晉西北六專署1人。再從干部調動的視角來看,晉西北二專署原任科長一級的34名干部中,調任裁判員的2人,調任秘書的2人,調任科長的7人,調任督學的1人,保留原任職務的2人,降為副科長使用的6人,降為科員的7人,調任區(qū)長的3人,調回專署的1人,養(yǎng)病的2人,降為代理科長的1人;原任區(qū)市長一級的40名干部中,保留原工作單位和職務的6人,撤職調專署教育的1人,降為副區(qū)長的1人,降為村長的2人,降為科員的6人,調任秘書的1人,回家生產的2人,降為助理員的12人,降為區(qū)文書的1人,調縣考察的1人,死亡1人,調專署工作的3人,由市長改任區(qū)長的2人,保留原區(qū)長職務到異地任職的1人。

      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在下放上層機關精余干部時,中共嚴令各地務須進行充分勸導,以令其欣然前往為原則,堅決避免強制實行。在這方面,有很多地方均執(zhí)行得很好。比如,晉西北二專署在召集各機關團體干部傳達精兵簡政指示后即研討專署及各縣之干部配備問題,并與干部進行個別談話和勸導。歷時半月,“專署一級干部減去65%,減下干部均已根據需要與個人興趣派至下層或參加生產工作”。在這一原則指導下,山東抗日根據地膠東區(qū)全體精簡干部中有70%均深入下層工作,其中34%的處長級干部與42%的科長級干部深入縣、區(qū)工作;科員級干部中,有71%深入區(qū)、村工作,29%參加經建工作。又如,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為加強下層工作特在邊區(qū)級及專署級之組織機構簡縮中抽出部分干部充實縣、區(qū)、村下層領導。同時,為了更有力地推動這一工作,考慮到人們不愿接受降職的心理,有的地區(qū)還提出可在一定條件下保留原級別等優(yōu)惠條件。

      通過以上舉措,華北抗日根據地的基層政權干部建設工作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不僅基層干部數量得到較好充實,而且基層干部的質量也大為提高。在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邊區(qū)政府從二月到現(xiàn)在共分配了368個干部,大部分是熱情、純潔、積極的青年,雖然經驗很少,但有苦干的精神,分配五、六專區(qū)薄弱地區(qū)較多,在發(fā)動群眾上、完成財糧任務上都表現(xiàn)了些成績?!蓖瑫r,為了適應艱苦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縣級干部實行分區(qū)領導,以便能深刻了解區(qū)的情況,并能幫助區(qū)級干部掌握政策”;“違警罰法、負擔上打埋伏之處罰等,均由區(qū)公所處理”;等等。再就公糧征收工作來說,晉西北二專區(qū)機構精簡后,公糧征收工作完全交由村干部負責。如王家□,“去年換村長數人,今年區(qū)抗聯(lián)秘書擔任村長后,威信高,工作好,村群眾有事都找他,不找區(qū)縣”。

      2.對癥下藥提升基層政權工作效能

      基于工作效能低下的種種癥狀,華北抗日根據地在精兵簡政期間對癥下藥地開展了基層政權的工作效能建設。

      其一,針對有些政府機關中存在的“坐機關作風與太平觀念”以及較為嚴重的官僚主義現(xiàn)象,采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通令所屬各地,“政令要由繁而簡,以便下級干部、人民能輕快執(zhí)行”,并指出,在深入領導上,“決定專署加強對縣領導,檢查到區(qū),研究到村;縣加強對區(qū)領導,研究到村”。在具體的領導方式上規(guī)定,區(qū)、村干部要深入到群眾中去,不得以出布告代之,所下命令應限于以下幾類:即干部任免及獎懲事項,頒布條例、法令,行政區(qū)劃之變更,確定制度及制度以外之經費開支,以及強制執(zhí)行之事項等。晉西北二專署亦制定了較為周詳的應對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各部門工作制度,要求“縣長要顧及全縣軍、政、民,不應只坐縣府之縣長”。二是為使干部更好的深入基層,應盡量口頭傳達上級指示精神。同時,為提高效率,可事先規(guī)定好區(qū)、村干部接頭的時間和地點。三是在村以下機構的工作中,應切實加強對各閭的分工領導,并在了解各閭的情況、解決群眾的困難和問題中發(fā)揮應有作用。在村對閭的領導中,亦須“少用公文,多用口頭傳達”。

      其二,針對有些政府機關中存在的“百廢俱舉”現(xiàn)象,肅清事務主義和文牘主義。相關各地在當時采取的有效之法主要有以下數端:一是精簡政令,廢除一些不必要的、無關緊要的煩瑣文牘,對于必要的事務性文牘工作,也要力求改進和簡化。在抗日根據地創(chuàng)建之初,政令繁多是一段時期內的通病,一些“既不便民,又不便干部”的煩瑣政令對工作的深入開展帶來諸多影響。在深受其害之后,各地紛紛制定了有效的應對之策。如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即發(fā)出指示,明令區(qū)、村不得出布告,專署、縣府布告內容文案力求淺近、明確具體;少用呈文,少下命令,多用便函或指示,等等。二是大力減少村政權的各種會議,堅決廢除無實際意義、徒費人力的會議與制度,減緩一切非當急之務的工作。《晉察冀日報》社論還呼吁各地應大力改進村代表會與村公所的工作制度、工作方式與工作作風,堅決克服嚴重存在著的村政事務煩瑣、村干部各自為政等現(xiàn)象;健全和加強區(qū)對村的領導、縣對村的工作,并予以認真深入地檢查與研究。并認為,此尤為將簡政政策貫徹到村以及健全村政權的關鍵所在。三是少辦不急之務,節(jié)省不需之財,少用不需之人。在“人才有限、物力維艱,而抗戰(zhàn)建國又經緯萬端”的特殊時期,如果“百廢俱舉”,必將落得“一事無成”。因此,怎樣善用人力、物力,把有必要辦、非辦不可的事情先辦起來,把不必辦、不能辦的事情先放置一邊,不辦或緩辦,應該是精兵簡政時期所應秉持的辦事用人的原則。比如,“辦養(yǎng)老院是好事情,但是,為了養(yǎng)活兩位老人,開支二十個人的預算就太浪費了;把每個青年、每個婦女、每個工人都組織到青救、婦救、工會里來是應該的,但是,在沒有工人或工人極少的縣區(qū)設立工會,一個千余人的鄉(xiāng)而群眾團體林立,似乎亦太浪費?!庇需b于此,《解放日報》刊登社論大聲疾呼:“希望政府和民眾團體在設立一個機關、辦理一件事情、增添一個人員的時候,都首先考慮一下:‘在此時此地它有無絕對的必要這一個根本問題,要而不緊的事,寧可不辦。”

      其三,針對有些政府機關中普遍存在的較為嚴重的忙閑無度、隨意而為現(xiàn)象,使各級政權機構忙有法則,切實完善基層政權的制度建設是當時各地普遍采取的應對之策。比如,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特就規(guī)定了以下數端:一是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及所轄各專署、各縣應建立與加強聯(lián)合辦公制度,以便于研討工作,進而避免遲緩與矛盾現(xiàn)象。二是各級政府在制定重要法令、政策及計劃時,應事先征求其下級機關意見,以期深入切合實際情況。三是確定“財糧”“義運”“支差”及榮譽軍人安置制度,建立健全檔案、文牘制度,明確劃定各自職責。四是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及所轄各專署對電報須在1天內答復,一般公文限3天內答復,須提交會議討論解決者應盡量提前到最先召開的會議上解決。五是對于有制度、有規(guī)定的日常工作,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各科長、秘書主任及專署各科長等均有機動處理之權,但處理后須向負責首長匯報。六是政府所發(fā)一切政令、文件、布告,均應力求簡明、通俗、易于了解和執(zhí)行,并在政令發(fā)出后制定并發(fā)送文件檢查表,跟蹤檢查政令實施情形,督促各地認真貫徹執(zhí)行。即便村級政權,亦須切實建立健全定期的會議、匯報與檢查制度。北岳區(qū)就規(guī)定:“村代表會今后規(guī)定二月一次,村務會議及各種委員會半月一次,公民小組會半月一次”,并建立村政工作條例,督促村政工作人員嚴格執(zhí)行。同時,為適應惡劣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使事權進一步集中,提高辦事效率,按照晉察冀邊區(qū)政府指示,北岳區(qū)還將村的各種委員會取消,在村公所內設民政、糧秣、教育、生產各委員,以簡化村的組織機構,以便更好地貫徹上級政府的各種政策與法令。

      通過以上舉措,政府機關的工作效能得到了明顯提高。如興縣“司法科分工明確,干部責任心提高,做到有案件即判決即解決,糾正了過去拖延的現(xiàn)象”,“二科將田賦、糧草之催交直接交區(qū)、村辦理。下級工作的自動性、獨立性亦見加大,如水磨灘、新寨上的村長都能自動布置工作,消除了依賴上級的心理”。又如,新華書店晉西分店合并到交通站后,工作上“分工負責,大家互助,一起完成任務”;內部組織“已由八部門減為五部門,各部門的會計取消,統(tǒng)一于一個會計”;收發(fā)報紙開清單也從每星期一次改為每月一次。辦事程序精簡后,雖然工作人數由原來的24人精簡到6人,但工作效率反而比過去有所提高。

      三、華北抗日根據地精兵簡政期間基層政權建設

      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華北抗日根據地精兵簡政期間的基層政權建設之所以能夠取得明顯成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順應形勢的變化發(fā)展

      抗戰(zhàn)初期,為了鞏固敵后抗日根據地,應對日軍的瘋狂進攻,華北抗日根據地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政權建設。然而,一方面因顧上未顧下,致使有些地方出現(xiàn)了較為嚴重的“頭重腳輕”現(xiàn)象;另一方面,則因未能兼顧工作效能建設,致使有些地方出現(xiàn)了較為嚴重的效能低下問題。與此同時,日軍對抗日根據地展開了空前嚴重的大“掃蕩”,致使華北抗日根據地面臨著極為嚴重的生存危機。在此情勢下,華北抗日根據地的基層政權建設緊扣時局之變,提出了加強基層干部素質、提升工作效能的可行性方略。有的抗日根據地還專門發(fā)出指示,要求各專員、縣長,對于“減掉的干部”,“應盡可能加強下級工作(財經、司法、公安、武裝部門)”。為了使轉入下層的干部能夠安心工作,有的抗日根據地還嚴令下放干部務必服從分配,并“在工作中改造自己”。這些簡政放權的總體思路,既順應了根據地基層政權建設糾偏補弊的時局之變,也體現(xiàn)了應對瞬息萬變的戰(zhàn)時特色。

      2.重視調查研究

      精兵簡政之前,華北抗日根據地的基層政權建設中,調查研究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有的領導干部雖然任職多年,可是還不知道自己的“家當”有多大;自己管轄土地和人口有多少;黨的各種政策在執(zhí)行過程中有什么影響、變化和反應;脫離生產的干部有多少;自己共培養(yǎng)提拔了多少干部;組織了多少群眾;等等。此種積習不僅是對群眾路線的背離,而且不利于搞好基層工作。對此,當時的《抗戰(zhàn)日報》專門發(fā)表社論指出,“過去一知半解的想法,‘大概、‘差不多的說法,粗枝大葉的做法,形式主義的報告法,空洞條文式的總結法,一味玩弄字母,等等,都再不能發(fā)展,也再不能繼續(xù)了”,“這樣的一套,必須打碎”。并認為,打碎這種做法的最好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深入群眾開展調查研究,“除了調查,再調查,多多收集材料并進行研究得出結論之外,沒有別的法子”。同時,為了使調查研究更加貼近實際,該社論還嚴厲指出,“一切革命者,都得先檢查一下自己的頭腦,把主觀主義挖出來,拋掉它”,“同時檢查自己的工作方法,把主觀主義、形式主義的東西改變?yōu)橐罁陀^、實事求是的。不了解具體情況執(zhí)行政策是冒險的,一定不免犯錯誤,這是壞干部的做法。而只有當你又了解具體情況,又能正確執(zhí)行政策,使工作不斷進步和成功,這才是好干部”。

      3.注重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華北抗日根據地精兵簡政期間的基層政權建設之所以頗具成效,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工作中注意傾聽群眾呼聲,并針對基層干部缺乏和基層政權工作效率低下等情況,采取了一些相應的對策措施。與此同時,根據地的精兵簡政工作和基層政權建設得到了根據地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有的群眾還積極建言獻策,如針對精兵簡政中調查研究環(huán)節(jié)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為研究問題而調查”的動員建議,具體做法就是“必須了解調查統(tǒng)計是為了研究問題,為了幫助工作”;“必須把調查統(tǒng)計和解決問題配合起來”;“應該在調查的方式上,多加研究和注意”。這樣,不僅有助于充分調動根據地人民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調查研究工作更加貼近工作實際,而且有助于提高根據地基層政權建設決策的針對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注釋

      ①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劉伯承傳》編寫組:《劉伯承傳》,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年,第423頁。②③《調查研究不是“額外負擔”》,《抗戰(zhàn)日報》1941年12月9日。④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為適應戰(zhàn)爭改變各級政府機構的指示(1942年7月20日)》,河北省檔案館藏,檔案號:576—1—17—4。⑤⑥《晉西北二專區(qū)精兵簡政初步總結報告(1943年2月)》,山西省檔案館藏,檔案號:A99—1—4—1。⑦晉西北二專署:《二專署1943年精簡匯報材料》,山西省檔案館藏,檔案號:A99—1—4—3。⑧謝覺哉:《提高政府工作效能》,《解放日報》1943年1月10日。⑨《晉冀魯豫邊區(qū)太行第一專員公署指示(1944年8月12日)》,河北省檔案館藏,檔案號:95—1—19—5。⑩晉察冀邊區(qū)行政委員會:《晉察冀邊區(qū)專署縣區(qū)政府簡政草案》(1944年7月3日),河北省檔案館藏,檔案號:579—1—10—3。《派好干部到下層去,各地實行精兵簡政》,《抗戰(zhàn)日報》1942年10月22日?!稌x西北二專署精兵簡政前后的各種統(tǒng)計表》,山西省檔案館藏,A99—1—4—4。社論:《徹底精兵簡政》,《抗戰(zhàn)日報》1942年6月27日。《晉西北二專署精兵簡政前后的各種統(tǒng)計表》,山西省檔案館藏,檔案號:A99—1—4—4?!稌x西北二專署精兵簡政前后的各種統(tǒng)計表》,山西省檔案館藏,檔案號:A99—1—4—4?!缎氯A社膠東廿八日電》,《解放日報》1943年4月1日?!豆?jié)省民力充實下層,晉冀魯豫再精簡,晉豫邊區(qū)工作日有進展》,《解放日報》1943年1月18日。李一清:《簡政工作的初步總結·太行太岳區(qū)(1942年9月20日)》,河北省檔案館藏,檔案號:576—1—11—1?!稌x冀魯豫邊府決定簡政具體辦法》,《解放日報》1942年6月27日。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關于簡易政令的指示信(1942年3月7日)》,山西省檔案館藏,檔案號:A198—2—6—10。社論:《目前村政權建設的重點》,《晉察冀日報》1943年3月24日。社論:《再論精兵簡政》,《解放日報》1942年2月20日。《北岳區(qū)改革村政機構,減少委員會數目》,《抗戰(zhàn)日報》1942年4月18日。《興縣精簡點驗完畢,工作效率與制度均有改進》,《抗戰(zhàn)日報》1943年3月4日?!缎氯A書店簡便工作手續(xù),進行群眾文化普及工作》,《抗戰(zhàn)日報》1943年4月17日。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簡政中簡編工作的總結(1942年2月至7月底)》,山西省檔案館藏,檔案號:A198—2—6—1。太行六分區(qū):《關于高干會“群眾工作”的傳達報告(1943年3月10日)》,河北省檔案館藏,檔案號:106—1—1—1?!缎〗ㄗh:為研究問題而調查》,《抗戰(zhàn)日報》1942年2月10日。

      責任編輯:南武中州學刊2014年第11期論漢代的倡伎與詩歌2014年11月中 州 學 刊Nov.,2014

      第11期(總第215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11

      猜你喜歡
      工作效能干部素質
      石油企業(yè)保衛(wèi)干部素質的培養(yǎng)與提高
      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 05:34:42
      如何提高醫(yī)院政工干部素質與新醫(yī)改相適應的研究
      淺談高校學生干部工作藝術的“八要”
      大觀(2016年12期)2017-04-15 17:24:28
      提高國有企業(yè)政工干部素質與能力的思考
      提升旅游景區(qū)檔案工作效能的策略
      卷宗(2016年9期)2017-03-31 11:34:34
      互聯(lián)網思維視角下提升安全防范宣傳工作效能的思考
      法制與社會(2017年4期)2017-03-01 08:20:03
      提高我國企業(yè)中女性員工的工作效能路徑分析
      中國市場(2016年30期)2016-07-18 04:28:39
      提高事業(yè)單位人力管理的工作效能的方法研究
      如何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參與式培訓新模式:高校轉型發(fā)展中青年干部培訓的新選擇——以大慶師范學院青年干部素質能力提升特訓營為例
      延安市| 化德县| 闽侯县| 嘉鱼县| 常德市| 儋州市| 盐津县| 彩票| 武城县| 鲁山县| 肃宁县| 论坛| 曲麻莱县| 灵丘县| 镇江市| 武穴市| 芦山县| 衡水市| 灵寿县| 松桃| 睢宁县| 青岛市| 浪卡子县| 邢台县| 鄱阳县| 康乐县| 沾益县| 泗洪县| 崇左市| 公安县| 阿坝县| 桐城市| 九龙县| 通化县| 和顺县| 贺兰县| 巴林左旗| 喀喇沁旗| 金寨县| 海安县| 桃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