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丙勝
〔關鍵詞〕微課;課程資源;運用策略
微課是一種由PPT(幻燈片)轉(zhuǎn)化而成的教學視頻文件,不僅可用于學科知識的教學實踐,服務于學生知識的學習和思維的訓練,還可以與心理教育有效整合,充分發(fā)揮其獨特的優(yōu)勢來塑造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在潛移默化中達成心育目標。但是,微課的運用必須通過精心的教學設計,才能凸顯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優(yōu)勢。下面是筆者運用微課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實踐和思考。
一、創(chuàng)設微情境,營造心動的氛圍
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氛圍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微課由文字、畫面和音樂共同組成,巧妙地通過語言的描述、音樂的渲染、畫面的展示來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意境,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參與,使學習者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閱讀文字、欣賞畫面、思考問題,觸發(fā)心靈的律動。
1.文字要以情動人
作為思維載體的文字蘊藏著巨大的教育能量。微課要以優(yōu)美、溫婉而細膩的文字發(fā)揮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給人以精神的享受、情感的陶冶。通過文字的渲染,營造一個優(yōu)美的意境,使學生的靈魂得到浸潤,情感得以陶冶,內(nèi)心產(chǎn)生震撼。筆者在微課“珍愛生命”中,播放了冰心的著名散文《談生命》,在悅耳、舒緩的配樂朗誦聲中,學生理解了生命的意義,明白了要積極看待生命歷程中的挫折和坎坷,增強了課堂的感染力,激發(fā)了學生對本課主題的認同。
2.音樂要以美感人
音樂以其特有的旋律、節(jié)奏,塑造特定的音樂形象,給人美妙而豐富的感官享受,讓人心曠神怡、心馳神往。微課教學中,選取的樂曲要與教育教學的基調(diào)、意境及情境的發(fā)展對應、協(xié)調(diào)。筆者在制作微課“感恩你,我的母親”時選用了《想起老媽媽》,這首歌的歌詞貼合實際生活,旋律抒情而憂傷,在感人的故事里,在鮮明的圖片里,在深情的歌聲中,許多學生的心靈浸染在特有的音樂形象里。
3.畫面要以美育人
畫面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畫面再現(xiàn)教學情境可以使教學內(nèi)容形象化,尤其是動畫能更好地體現(xiàn)故事情節(jié)、人物活動,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要善于將情境圖制作成動畫課件,充分利用它的形、聲、色、動、靜等功能,讓畫面動作化、形象化。筆者在微課“女生、青春美”中,插入了兩組具有強烈對比效果的圖片,一組是青春可愛的女中學生圖片,另一組是盲目追求時尚、過于成人化穿著打扮的女生形象,目的是讓學生靜靜地看完后,能迅速作出價值判斷:屬于自己的青春可愛的著裝到底是什么。
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而創(chuàng)設的微情境,以新穎的形式,強大的功能,形象、直觀、生動的特點,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感同身受中接受教育。
二、編寫小故事,構(gòu)建心靈律動的載體
心理素質(zhì)的提升過程是一個積極互動的過程。適合微課的心理教育小故事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心靈成長的載體。一個小故事可將學生帶入一個多角度、多層次互動的真實場景,讓學生在沖突—面對—成長的循環(huán)過程中審視自我,親歷、體認與驗證身與心、情和理等方面的復合交織的整體矛盾運動,促進其主觀經(jīng)驗的重構(gòu),引導其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和信念。編寫小故事要注意以下幾點。
1.故事要短小精悍
以情節(jié)為主線,圍繞一個中心情節(jié),用講述的語氣描述三兩個人物,讓他們在兩三個不同的場合,展開兩三次心理沖突,通過心靈深處的對話,最后使心理沖突得到解決,達到“講得出,聽得進,記得住,傳得開”的要求,體現(xiàn)微課短、平、快的特點,符合微課的課程容量。
2.故事要引人入勝
微課不僅要以語言的描述、音樂的渲染、畫面的展示來吸引學生,更要以滿足學生心理需求的內(nèi)容使學生愿看、想看。故事應貼近學生生活,走近學生心靈,說學生的故事,抒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影響學生,讓小故事成為學生心靈律動的載體。筆者在微課“揚起你的自信”中,選用了故事《升起的黑色氣球》,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學生學會了審視自我、認識自我,在循序漸進中接受教育和熏染,讓心靈得到陶冶,由心理受教育上升到心理的自我保健,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教師要善于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精心創(chuàng)作和積累引人入勝而富有教育意義的心理教育小故事。當然這對教師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教師持之不懈的努力。
三、寓教于樂,激蕩心靈的成長
相對于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一般學科課程,心理教育微課的主要目的是喚醒學生的情緒,注重學生的心理感受及心理體驗,遵循“感受體驗—明理內(nèi)化—拓展導行”的教育過程,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正確價值觀的引導。
1.要愉悅心靈
心理微課不同于傳統(tǒng)的授課形式,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接受教育,放松心靈。為此,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要真心與學生交流。微課要立足于雙方的共同觀察、共同討論,創(chuàng)造一個人與人之間平等交流的話語環(huán)境,沒有話語霸權,沒有心理壓力,變傳統(tǒng)居高臨下的說教為平等的心理交流。讓學生在看微課時如同在與一個朋友對話,在傾聽一個朋友的真情敘說,在走進一個朋友的內(nèi)心世界,一起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共同走過一段心路歷程。
二要用心溫潤學生的心靈。心靈的成長需要用心靈來呵護,微課要尊重學生的感受與經(jīng)驗,對于學生中出現(xiàn)的如早戀、網(wǎng)癮、自閉等問題要精心撫慰,不能歧視,不能讓學生因有心理問題而受到二次傷害。因此,微課要盡量采用關切、商量的口吻,偶爾甚或是采用幽默的口氣,消除學生內(nèi)心的擔憂,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破除“心理健康教育”的神秘感,釋放心理包袱,讓學生在問題的解決中放松心靈,讓心靈在關愛中得到浸潤。
三要真切地感染學生。通常情形下的心理教育是抽象而枯燥無味的,因此,心理課堂要變抽象的說理為生動、直觀、形象的愉快教育,觸及一般教學形式所無法觸摸到的內(nèi)心感覺和體驗,才具有較強的感染力,讓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獲取知識與精神養(yǎng)分,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一方面要利用微課形象、生動、具體的鏡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還要變抽象的口號為直觀感受,化內(nèi)在情感為實際行動。
2.要激蕩心靈
微課不能迷失教育的目標,但要摒棄傳統(tǒng)的灌輸說教味,在“無聲”中“潤心”??偨Y(jié)實踐中的做法,筆者的體會有以下兩點。
一要細語微瀾,精心點撥。在微課中要適當?shù)卦O置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在觀看中思考并回答“我要怎么辦”等問題,讓學生心有微瀾,蕩起情感的漣漪,促進學生自我體驗、自我教育、自我成長,從而在思考中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與能力。
二要微言大義,拓展導行。在微課中要作精要的總結(jié),引導學生升華情感,讓心靈得到滋潤。促進學生明理內(nèi)化,在正確的價值觀的指引下樹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促進身心健康成長。話不在多,點到為止,在感悟中升華,在升華中踐行。
微課作為一種移動學習手段,目前已被廣泛地運用于教育教學中,并日益顯示出它的獨特作用。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將微課運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有效途徑,可以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廣泛而有效地開展,優(yōu)化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因此,積極探索有效的微課實施策略是個有價值的課題。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全南中學,贛州,341800)
編輯/王晶晶 終校/于 洪